“國潮一哥”李寧的3個答案:單品牌、多品類、多渠道
曾被國潮推上巔峰的李寧又一次走到了十字路口。
3月20日,李寧集團公布2023年業績。期內,李寧集團股東應占溢利為31.87億元,同比下降21.58%;營業收入則增長7%至275.98億元,5年內實現翻倍,年復合增速達15%。
增收未增利的局面考驗著李寧集團的戰略定力。押寶多品牌的特步國際創下業績新高,安踏則穩坐“國內運動一哥”。堅持單品牌的李寧集團是否會有所動搖?曾為業績增長的立功的潮流產品線,要如何留住年輕人?股價一路走低之后,該如何提升市值,亦或是轉身私有化?
面對諸多選擇題,李寧集團需要給出答案。

李寧集團管理團隊,時代周報記者攝
中國李寧很重要,但不會是主咖
在單品牌和多品牌之間,李寧集團堅定地選擇前者。
在3月20日李寧集團的業績說明會上,董事長李寧直言,李寧集團堅持走“單品牌、多品類、多渠道”策略,跟公司的成長基因有關系,也跟他的運動員經歷有關系。
“我創建李寧集團的目的,是希望是做一個專業運動品牌,能夠服務中國的體育事業發展,讓它不斷進入到各個運動品類,在每個品類里有專業產品,把體育精神注入在服務和運營里,這是我想做企業的初衷。”李寧強調,他希望去做一家源自中國的專業運動品牌,所有資源和價值都希望在單品牌上呈現。
李寧集團聯席CEO錢煒則補充道,李寧集團希望把單品牌挖得更深、做得更精,讓品牌具備更強大的品牌競爭力,對這一戰略會堅持到底。
作為“國潮一哥”,以中國李寧為代表的潮流產品線,一度助力李寧集團突破百億營收,也曾是后者股價走上巔峰的助燃劑。面對要潮流,還是要專業,李寧集團有自己考量。錢煒向時代周報記者強調,作為不可或缺的產品線,中國李寧是李寧品牌非常重要和核心的品牌資產,它會一直存在,但是不會取代專業產品成為生意的核心。
“目前,中國李寧的收入占比不超過李寧集團總體收入的5%。李寧集團仍是專業的運動品牌。公司對中國李寧產品線的定位,是作為產品線服務于李寧品牌。未來,中國李寧仍會作為李寧集團旗下的重要產品線,推動李寧單品牌不斷往前。”
面對資本市場估值和私有化問題,李寧表示,作為公司管理層,他更關心如何做好產品和發揮員工創造力,任何能提高投資者回報率的方案都會考慮,但目前沒有更多內容可透露。
在港澳先試水,把生意做到全球
李寧集團并沒有把生意半徑錨定在內地,香港是李寧集團探索境外市場的試驗田,亦是其測量全球市場反響的溫度計。
2022年12月,李寧集團在香港開設了首家旗艦店。這家位于香港尖沙咀的旗艦店里陳列著赤兔、驚鴻和飛電等經典產品,與NBA球星韋德聯名的限量色球鞋吸引眾人目光。而在門店2樓,4款中國李寧球鞋低調地擺在貨架上,一場產品實驗正在進行。
3月19日,李寧香港旗艦店工作人員告訴時代周報記者,3月以來,中國李寧鞋類產品首度在香港市場面市,未來2個月左右,中國李寧服裝產品也會在此銷售。

中國李寧香港發售,時代周報記者攝
錢煒曾表示,在香港開門店是來做生意,有機會就會開店。在去年12月,李寧集團更是大手筆斥資超22億港元購置了香港總部。彼時,李寧集團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這標志著李寧集團國際化進程的加速,公司在2024年將全面啟動海外業務的拓展。
時代周報記者獲悉,截至目前,李寧集團在港澳共有9家門店,6家位于香港,3家位于澳門,均為直營門店。其中,澳門的門店均為中國李寧店。2024年,李寧將繼續在香港開店,延續直營管理。
錢煒對時代周報記者坦言,李寧集團在港澳地區的布局是為未來出海做前期的突破和準備。但在海外做生意不簡單。今年會做一些破局的動作,但并不是要一下子加大力度,李寧集團的核心還是深耕內地市場,同時為海外市場拓展破局做準備。
盡管已經布局海外市場多年,但李寧集團仍在謹慎摸索階段。財報顯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李寧集團海外地區的營收占比僅為1.9%,同比僅增長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