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雙鞋,走出向上曲線
這幾天,步捷達鞋廠廠長鐘德正忙著發貨。廠區內,一雙雙國潮品牌回力鞋“整裝待發”。不遠處,金麥休閑運動鞋(回力牌)智造項目也正在火熱建設中。
這是諸暨市姚江鎮鞋業走出低谷,開啟“V”形反轉向上攀升的一個畫面。2023年,姚江鎮鞋業產值突破15億元,其中4家規模企業的產值超2億元,同比增長14.5%。280多家企業,從業人員超萬人,鞋業產值已占姚江規上工業總產值的28.3%。
姚江,這個曾經的“鞋業之鄉”,正在東山再起。
步捷達鞋廠生產車間,工人趕制訂單。共享聯盟·諸暨 蔣力奔 攝
破局:轉型轉出“回天之力”
姚江鞋業,起步于改革開放初期,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步入快速發展期。高峰時期,直埠鎮(現隸屬于姚江鎮)擁有鞋企近千家,僅憑一雙保暖鞋就闖出一片天,被譽為“鞋業之鄉”。
曾經,這一傳統產業不僅是當地的優勢產業,更是實打實的富民經濟。許多當地人都靠著從親友處借來的幾百元錢,在老街上租一間店鋪,以小本經營的方式,辦起了家庭小作坊式的鞋店。最頂峰時,鞋廠遍布整個鄉鎮,產業鏈從原材料經銷、加工,到生產、銷售,外地工人也蜂涌而至。
但當市場悄然變化之際,姚江鞋業卻一度故步自封。“單一的品類,缺乏創新的設計,不少企業家也抱著‘小富即安’的心理,不敢邁出大步子。”一位業內人士坦言,曾經輝煌帶來的固有思維,優勢產業同樣陷入生存危機。
面對斷崖式下跌,感受到市場寒冬的鞋業人和當地政府痛定思痛,迅速調整步伐,改變戰術打法。
“我們通過頭部企業招引計劃,讓金麥鞋業落地,完善產業鏈的同時,倒逼當地小規模企業從設計角度、品控角度發力,助力姚江鞋業提檔升級。”姚江鎮副鎮長郭超說。
金麥鞋業是上海回力鞋業旗下指定區域生產商,致力于回力品牌的自主研發、生產與銷售。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姚江鎮10余家鞋企是其穩定的供應商,步捷達鞋廠便是其中之一。
“在前期轉型的路上,鞋業已經落后一步。當前如何走好破局之路,擺脫低小散現狀,是姚江鎮政府和姚江鞋業的攻堅任務。”姚江鎮黨委書記趙旦丹說,為推動姚江鞋業再出發,姚江鎮政府成立了“產業協會提檔升級”攻堅專班,推出招引鞋類頭部企業、打造電商園區、對接電商直播團隊、鞋業協會換屆、規劃鞋業發展方向等一系列組合拳。
隨著回力品牌的生產線落戶,姚江鞋業有了上揚的發展方向和發展動能。經過四十余年的發展,姚江鞋業也從生產保暖鞋、布鞋等傳統品類向童鞋、女鞋等時尚鞋品轉變。
諸暨元品鞋業有限公司是姚江鞋業提檔升級的另一家受益者。這家公司僅落戶姚江3年,便已發展成一家規模企業,生產的時尚女鞋外銷歐美等地。“去年我們總共生產了70多萬雙鞋子,今年的目標是150萬雙。”元品鞋業負責人劉全偉說,公司累計投入技改的資金達2000萬元,機械化生產線已經從原來的一條擴展到兩條,進一步滿足訂單需求。
諸暨市元品鞋業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即將出口的休閑鞋進入包裝工序。共享聯盟·諸暨 蔣力奔 攝
借力:站在“巨人肩膀”上
在國內,鞋業發展的“老大哥”很多,堪比“鞋業巨人”。比如,浙江溫州,福建晉江。
他們有什么經驗可以借鑒?
“不論是運營品牌還是自主品牌,有品牌才能喊得響亮。”溫州市鞋革行業協會秘書長葉浩寄說。
這與姚江鞋業的發展思路不謀而合。正如當下溫州鞋業發展所遇到的難題那樣,姚江也同樣存在鞋業品牌知名度不高的瓶頸。
“自主品牌的打造非一朝一夕,我們想要更快發展就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周泉是諸暨市鞋業協會副會長,也是乾誠鞋業負責人。
乾誠鞋業,已經走上了品牌運營之路,簽約了“小豬佩奇”“熊貓”“樂斯小黃鴨”等國潮品牌IP童鞋類目中國地區線上線下獨家運營權。“用現有品牌借力打力,打響姚江鞋業的知名度,讓更多人知道,這里是鞋業之鄉,重新‘長高長壯’。”周泉說。
說到鞋業品牌,繞不開的是福建晉江。晉江鞋業品牌眾多,其中最為知名的包括安踏、特步、361°、鴻星爾克等,這些品牌在國內外市場上都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晉江已形成了一批較成熟的產業集群和品牌集群。
近期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要求不斷創新和發展“晉江經驗”。這也足以證明晉江鞋業的地位。“它既是歷史榮耀的光環,也是我們未來前行的坐標。”諸暨市鞋業協會秘書長郭信均說。
其實,對姚江來說,還有另一個“巨人”——襪業。“鞋襪不分家”。去年的第十七屆中國·大唐國際襪業博覽會上,19家姚江鞋企參展。“這是姚江鞋業首次參加襪博會,我們搭個車,借機把品牌打出去。”姚江豪樂鞋業負責人、“可愛兔”童鞋品牌創始人楊海軍說。雖然是首次參展,鞋企們也希望借臺唱戲,走出自己的新路。
今年,姚江啟動了“鞋業再出發,助力新發展”專項行動,其中提到要借勢辦好鞋業展會。“通過各種細分領域的展會,增加姚江鞋業的曝光率,加速‘破圈’,有了知名度便有了流量,才能倒逼企業創新發展,從而形成良性循環。”姚江鎮黨委書記趙旦丹思路清晰。
浙江云豪鞋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工人們忙著趕制訂單。共享聯盟·諸暨 蔣力奔 攝
出圈:吸引年輕人,留住年輕人
“舍不得投入,缺乏創新,是鎮上很多小微鞋企的共性。”諸暨市鞋業協會秘書長郭信均表示,思路決定出路,從生產、運營到銷售都需要迭代升級,跟上潮流,一個產業才會煥發出更大的生機。
日前,諸暨市姚江鎮姚旺數字新零售青年創業中心授牌成立,將推動更多企業向高端化潮流品牌產品轉變,讓鞋業插上互聯網翅膀,實現彎道超車。同時,回力數字總部平臺新零售項目也在持續推進中。
然而,從生產、運營到銷售都需要人才支撐。據了解,包括鞋業在內的傳統制造業面臨的共同難題,便是“二代”的脫節。
以鞋業為例,大部分鞋企相繼到了二代接班階段,不少家族企業出現“青藍不接”的情況,有的二代經出國深造,對一代的傳統產業不感興趣,有的二代普遍缺少基層經驗,缺少帶團隊的能力。
對此,各地也提出了相應對策。比如,溫州鹿城區深入實施“青藍接力”培養計劃,建立健全“老帶青”創業輔導制度,建立“創二代”掛職鍛煉和學習培養制度。
姚江,也在積極培育“鞋二代”企業,力爭實現鞋業產業基礎再造和整體產業鏈提升。
另外,能否吸引年輕人、留住年輕人,成為了出圈的關鍵。
溫州市鞋革行業協會秘書長葉浩寄,特別提到近期榮獲2023溫州灣新區首批人氣打卡點稱號的溫州卓詩尼產業園。卓詩尼產業園以“年輕向尚”為主題,全力打造集生產制造、研發設計、商務辦公、體育健身、娛樂休閑等于一體的特色文化旅游消費綜合體。
這或許為其他地方提供了一種思路——即便離城區較遠,年輕人還是樂意在此工作和生活,因為,宜居宜業的齊全配套吸引了他們。
“我們正在打造電商園,一樓作為姚江鞋業時尚展區,展示姚江鞋業產業形象;二三樓作為圖書館和咖啡廳,用作年輕人交流休息。”姚江鎮黨委書記趙旦丹堅信,姚江鞋業在一系列組合拳下,產業轉型的曙光將不斷顯現。
有人說,時尚是個輪回。鞋子也已從生活必需品變成了穿搭時尚單品,下一個時尚發展的20年,誰也預測不準。而姚江鞋業離真正的騰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唯有堅守,修煉內功,方能永續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