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步國際再度重金加碼慢跑鞋中的“勞斯萊斯”
圖源:視覺中國
12月17日晚間,特步國際(01368.HK)發布公告稱,以6100萬美元(約合4.34億元)收購Saucony(索康尼)所在合資公司所持權益,同時收購索康尼在中國40%的擁有權權益。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繼2019年特步國際與索康尼首次合作后的再度牽手,且此番合作完成后,特步國際將擁有索康尼在中國市場的更大話語權。
據悉,索康尼品牌創辦于1898年,擁有“慢跑鞋中的勞斯萊斯”、"跑者頭等艙"等稱號,與亞瑟士、new balance和BROOKS被業界并稱為“四大慢跑鞋”。
鈦媒體APP了解到,特步國際擬通過與Wolverine World Wide, Inc.(以下簡稱“Wolverine”)成立若干合資公司,于中國內地、中國香港及中國澳門開展索康尼及Merrell(邁樂)品牌旗下鞋履、服裝及配飾的研發、營銷及分銷。
為進一步發展索康尼及邁樂品牌于合資公司所營運地區的業務,于公告日,特步國際若干成員與Wolverine及其若干附屬公司訂立多項協議。
其中提及,倘若索康尼品牌的知識產權在全球范圍內進行銷售,或Wolverine的控制權發生變化,特步國際全資附屬公司XMS Sports Co. Limited(以下簡稱“XMS Sports”)將獲得進一步收購Saucony Asia IP Holdco 35%或60%擁有權權益的認購權。
特步國際表示,上述交易將由公司的內部現金資源悉數支付,預計將于2024年1月1日或之前完成。
二級市場方面,截至12月18日港股收盤,特步國際股價報收4.35港元,跌1.81%,成交額為2793.94萬港元,當前公司總市值約114.9億港元。
通過“買買買”實現全球化布局
鈦媒體APP注意到,特步國際主要以收并購的方式跨出國門、進軍海外市場。據悉,公司最早于2019年正式加入“出海大軍”。
2019年初,特步國際直接全資附屬公司Xtep Holdco與Wolverine全資附屬公司Gemini Operations B.V.簽訂協議成立合資公司,雙方各出資1.55億元分別持股50%,在中國內地、香港及澳門開展索康尼及邁樂品牌旗下鞋履、服裝及配飾的開發、營銷及分銷。
同年5月,特步國際與E-Land World Company. Ltd及E-Land USA Holdins Inc.(合稱為“衣戀集團”)訂立股份收購協議,以現金作價約2.6億美元(約合16.42億元)獲得E-Land Footwear USA Holdins Inc.的全部已發行股份,并于兩個多月后,完成了對K-Swiss(蓋世威)、Palladium(帕拉丁)、Supra三個國際品牌的收購。
據悉,衣戀集團主要從事3個國際知名品牌(包括K-Swiss、Palladium及Supra)及兩個子品牌(即PLDM及KR3W)的運動、高性能運動、全地形冒險活動及健身活動鞋履、服裝及配飾,以及休閑服裝的設計、開發及營銷。
自此,特步國際正式開啟多品牌布局、全球化發展的戰略,成功實現了包括中國香港、澳門及美國、韓國等國家及地區的多品牌布局。2020年下半年,特步國際對外出售了Supra的所有權。
目前,除自有品牌外,特步國際共擁有4個國際運動品牌,形成了覆蓋大眾運動(特步)、專業運動(索康尼、邁樂)、時尚運動(蓋世威、帕拉丁)三大領域的品牌矩陣。同時,公司還依托跨境電商平臺逐漸滲透東南亞跑步圈層,欲實現更廣闊的的海外市場布局。
在2021年9月召開的投資者發布會上,特步國際基于當年上半年完成的約41.35億元營收,推出了第五個“五年計劃”(以下簡稱“五五規劃”)。其中提及,特步國際將打造從功能性到時尚運動產品,覆蓋全年齡段的品牌矩陣,推行特步主品牌與新品牌雙軌并行,釋放規模經濟和協同效應,同時提升市場份額。
公司預計到2025年,主品牌特步將實現營業收入200億元的目標,其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23%。
至于公司收購的新品牌方面,預計到2025年累計實現40億元的目標,年化復合增速將達到30%。其中索康尼2025年營收要達到1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70%;邁樂達到2億元,年復合增長率同樣70%;帕拉丁要增長到12億元,年復合增長率20%;蓋世威要達到16億元,年復合增長率25%。
據特步國際最新公布的2023年中期業績報告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共實現營收約65.22億元,同比增長14.8%。其中,大眾運動(即主品牌)實現營收約54.3億元,同比增長10.9%,占總營收的比例達83.2%;時尚運動(即蓋世威、帕拉丁)實現營收約7.49億元,同比增長18.9%;專業運動(即索康尼、邁樂)實現營收約3.44億元,同比增長119.9%。
中國體育品牌相繼出海
除特步國際通過收購獲得出海機會外,近年來,不少中國運動品牌也接連在國際市場上找尋新的增長點。
首先是剛陷入輿論風波的李寧(02331.HK),其的出海之路經歷幾進幾出,甚是波折。最早于2000年,公司就已經在希臘、法國和西班牙等9個歐洲國家擁有了特許經銷商。而后,又多次憑借運動員在奧運會等多項國際體育賽事上穿著李寧服飾進行“二次出海”,但無奈西班牙的經銷商破產,導致李寧的國際化擴張再次宣告失敗。
2018年,中國李寧首次登上紐約時裝周,憑借“悟道”系列,李寧順勢點燃了國人的國潮熱情,以此宣布第三次出海。此后,李寧品牌多次登上國際時裝周,逐漸鞏固自身“國潮領軍人”的地位。
2020年至2022年間,李寧及其第一大股東相繼完成了對香港本土服飾品牌Bossini(堡獅龍)、意大利百年奢華品牌Amedeo Testoni(鐵獅東尼)、英國鞋履品牌Clarks(其樂)的收并購,進而實現多品牌的出海之路。
其次是安踏體育(02020.HK),于2009年開始在海外市場“開疆拓土”,先后收購了FILA、日本高端滑雪品牌Descente(迪桑特)、韓國戶外品牌KOLONSPORT(可隆戶外),并與其他投資者組成投資者財團收購Amer Sports(亞瑪芬)。試圖通過“買買買”,成為“世界領先的多品牌體育用品集團”。
進入2023年,安踏體育成立了東南亞國際事業部,并分別于6月份、10月份進駐新加坡、泰國曼谷開設線下首店,進而布局東南亞市場。
另一個持續布局海外市場的是361度(01361.HK),作為最早出海的品牌之一,361度于2013年就在海外設立了子公司,其首站選在了美國。
據悉,361度為了在海外樹立高端品牌形象,先是通過邀請歐美頂尖設計團隊,為國際線設計商品;再通過連續贊助4屆亞運會及成功贊助巴西里約奧運會,逐漸在海外建立起知名度,與當地市場建立聯系。
2016年至2017年,361度開始與菲律賓的代理商合作,在東南亞開啟了推廣線下零售業務,并逐步進軍越南等市場。2023年開始,361度持續發力東南亞,通過電商平臺SHopee,僅以2個月的時間,就實現了公司在菲律賓的日均GMV翻倍。
鈦媒體APP發現,近年來,隨著愛國潮、科技力提升等的影響,中國運動品牌開始迅速崛起,并在產品力、品牌力、銷售力方面持續發力,已具備與國際品牌競爭的實力。而隨著疫情開放后,加速了本土體育品牌的出海,使得中國體育品牌在國際市場占據一席之地。
不過,如何與同類型品牌形成差異、打造出屬于自身的優勢,仍是不少企業需要思考的方向。(本文首發于鈦媒體 APP,作者|陳偉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