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寧皮革城,突圍世界時尚圈
潮新聞 記者 褚晶君 李世嘉 攝影 徐惠文 王志杰 通訊員 郭沁釴
平均1.3秒生產一件皮衣、3秒生產一只皮夾、48秒制成一組皮革沙發套——這樣的“奇跡”,正是由海寧中國皮革城創造的。
連日來,隨著氣溫下降,海寧中國皮革城也進入了銷售旺季。11月市場總客流量達67.7萬人,創三年來新高。
在皮革產業的圈子里,海寧中國皮革城起步較早,成立于1994年,是全國中高端秋冬時裝的一級批發基地,也是大家公認的“老大哥”。
如今,快到而立之年的皮革城,是如何穩固自己的江湖地位?又是如何迎來轉型蝶變?來皮革城走走逛逛,或許你能在這里感受發展的跳動脈搏。
傳奇的“身世”
回顧這位“老大哥”的人生經歷,可以說是個傳奇。
身為全國最大的皮革交易市場,他卻出生在一座并不盛產皮毛的江南小城之中。
關于他的誕生,又要追溯到“一張皮”。1926年,當時一位赴歐留學的“海歸”在海寧建立了全國最早的三個現代意義的制革廠之一,生產出了工業化生產的第一張皮革。此后幾十年發展,海寧皮件企業數量達300多家。
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全國各地興起了建設專業市場的高潮!按蠹叶荚诮ㄊ袌,我們是不是可以建一個皮革市場?”建一個專業市場,成為海寧必然的選擇。
1994年9月22日,海寧中國皮革城的前身“浙江皮革服裝城”正式揭幕。當初的宣傳語是“買皮衣到海寧”,隨著廣告的傳播,迅速成為上海、杭州等大中城市消費者的一句口頭禪。短短三個月,成交5.8億元,讓人對這個新市場刮目相看。1995年底,海寧經工商部門注冊的皮件皮革企業高達1987家。
不久之后,“浙江皮革服裝城”更名為“中國皮革城”,正式步入快速發展的軌道。2002年,海寧皮革企業的數量創紀錄,達到5127家,全年實現現價工業產值131.5億元,皮革工業總量列全國第一,蒙奴、雪豹等皮革產業龍頭企業大量涌現。
2010年1月26日9時30分,隨著深交所開市鐘聲的響起,海寧中國皮革城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掛牌上市。國內皮革專業市場有了首家上市公司。
不管是國潮風格的外套,還是復合當下流行趨勢美德拉風格的皮衣,亦或是拼接元素的皮草大衣……走進如今的皮革城,令人眼前為之一亮。
一樓底商,有肯德基、老娘舅等快餐店;商場內部,有年輕人鐘愛的奶茶、咖啡;部分區域的頂樓也設有餐廳。產品層面,除了二三十年來一直經營的皮革、裘皮、鞋靴,還增添了風衣、羽絨服、西裝、家居服、帽子、圍巾、箱包等品類,可覆蓋四季時裝需求。
當下的海寧中國皮革城,與其說是“皮草商城”,更像是一座綜合體,可以一站式“逛吃”。
“本來是陪家人轉轉,沒想到自己也開始試衣服了!”臨近歲末,不少人開始準備起新年“戰袍”,劉先生一家一大早就來到了海寧中國皮革城。
據劉先生回憶,他上一次來這里還是在十年前,因為感覺皮草、皮衣比較隆重,考慮到穿的場合不多,所以沒能入手,“這次是因為老婆說今年流行皮草,所以想帶她買一件,結果發現,如今的皮革城完全刷新了我的印象!
從“特長生”到“全能型”
時尚產業賽道是個長跑項目,領先一時不難,困難的是如何在一直領跑,這時候,拼的是綜合素質。近30年時間,皮革城一直在變,逐步從“特長生”轉型成為“全能選手”。
一個“變”字,是記者在皮革城采訪期間,聽當地商戶、設計師講得最多、也給人印象最深的字眼。
從“買皮衣到海寧”,升級為“皮衣時尚,潮起海寧”,后來又進一步升級為“我看世界,風尚看我”,廣告語的每一次革新都象征著皮革城的每一次轉型升級。
從中也可以看到,皮革城一條清晰的發展路徑:皮革、裘皮的核心地位始終不會變,并在此基礎上加快時尚產業升級,打造成為一個面向四季全品類服裝延伸的大時裝產業綜合市場。
皮革城的“變”,在于“產業鏈”之變。近30年來,皮革城建設海寧皮革時尚小鎮創意區,引導海寧本地優秀企業在生產研發皮革、皮草產品的基礎上,疊加發展四季裝,一系列舉措推動了皮革城的蝶變與騰飛。
皮革城的“變”,還體現在“創意鏈”上。十多年前,海寧的設計師不到百人。如今,在海寧中國皮革城的設計基地里,大大小小的設計工作室有數千家,不乏有“中國十佳服裝設計師”和“金頂獎”設計師的入駐。
皮革工業設計大廈的12樓,浙江如月服裝設計有限公司坐落于此。如月主理人吳偲偲表示,公司成立之初,主打設計皮衣皮草。隨著市場的變化,公司也開始轉型設計羽絨服、呢大衣等秋冬服飾。這個季節,正是服裝企業、品牌、買手選款、買版的高峰期,公司每天忙著接待一波又一波來自全國各地的新老客戶,“今年我們出了5000多個款!眳莻苽普f。
眼下,一條涵蓋時尚設計全周期的“創意鏈”悄然形成:目前,海寧時尚企業中擁有專職設計師的已經占到70%以上,設計師、打版師等專職設計人員近萬人,全國60%以上的新款皮裝都是出自“海寧設計”。
皮革城的變化,給不少顧客帶來了驚喜。來自臺州的顧客屈夢嘉在市場逛了不到半小時,就下手購買了一個皮包!白罱鞖饫淞,想購買一些過冬的服裝!逼鋵嵾@已經不是屈夢嘉第一次來海寧皮革城了,但她直言每次來購物都有不同的驚喜,“感覺今年市場又有新變化,像皮草區不僅款式比以前更豐富,還多了許多不同的品類,每家都有我喜歡的款,都挑不過來了!
越來越大的“朋友圈”
內蒙、鄭州、重慶……翻看皮革城的“朋友圈”,朋友可謂來自天南地北。
今年6月,皮革城舉辦第30屆中國皮革博覽,引來了一大批海內外的“客人”前來做客。從1994年9月22日,第一屆全國皮革服裝展銷會開始,海寧每年都會請全國各地的朋友“來家里坐坐”。
從最初的一場展銷會,到一年一度引領秋冬時尚流行趨勢的博覽會,經過歷屆展銷會,海寧的皮革業以及皮革城的發展得到了有力促進,成就了海寧榮升“中國皮都”的神話。
除了請“客人”來,“老大哥”也喜歡到外面交朋友。8月15日鄭州站、8月25日西安站、9月4日重慶站、9月6日成都站、9月8日內蒙古站……今年,“老大哥”的足跡已經踏遍大江南北。
“我們每年都舉辦一場海寧中國皮革城城市產業聯盟活動,進一步加深了兩地市場的了解!焙幹袊じ锍窍嚓P負責人說。
持續擴大的“朋友圈”,為市場帶來了人流、客流。這一點,田風國際品牌店店主孫雪深有感觸。
采訪當天,適逢工作日的中午,皮革城A座的田風國際品牌店店主孫雪正在店內忙得不可開交!爸苣╊櫩透啵娴哪苡梦跷跞寥羴硇稳荨N規缀跻獜脑缑Φ酵,像這樣情形持續快一個月了。”如此熱鬧的場景,讓孫雪仿佛一下回到三年前。
但與三年前不同的是,今年的客群來了許多新面孔!皟让、新疆、西藏等地的顧客來了不少,客源更加寬廣了!睂O雪說。
如今,海寧提出打造千億時尚產業集群,此刻,皮革城又有了更高追求:扛起海寧時尚引領大旗,不滿足于做“中國皮革服裝之都”,還要打造“全球皮革時尚之都”和“中國高端秋冬時裝之都”。
走向世界時尚版圖中心,皮革城正奮勇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