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科創中國”紡織鞋服產學融合會議在泉州舉辦
大會現場。東南網記者 陳詩婷 攝
東南網10月20日訊(本網記者 陳詩婷)10月19日,由中國科協主辦,中國流行色協會、泉州市科協、黎明職業大學承辦的2023年“科創中國”紡織鞋服產學融合會議在泉州舉辦。
“科創中國”是中國科協貫徹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立足科技創新發展基點,著眼企業轉型發展痛點,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而推出的國家級重點品牌項目。本次會議以“凝心聚力,產業前行”為主題,國內外高校院所知名色彩專家、時尚流行趨勢專家齊聚一堂,圍繞中小學校服的面料改良、款式設計、色彩搭配、紡織鞋服的研發、設計、標準、品牌、營銷等展開研討,助力泉州打造校服生產基地,推動泉州紡織鞋服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導李薇,東華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教授、中小學校服研發設計中心主任崔玉梅,北京服裝學院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副教授周紹恩,上海英柏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許鑒,北京服裝學院助理教授、北京冬奧項目鞋品設計負責人周小凡,中國流行色協會總設計師招霞分別作《服裝創新設計的DNA》《新時代中國校服的流行趨勢與創新設計》《校服研創設計中的功能性與時尚性思考》《校服品質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提升方案》《未來已來—淺談AICG與鞋靴產品設計》《色彩賦能—2024春夏服裝色彩流行趨勢》等主題演講。
泉州是全國重要的紡織鞋服生產基地和外貿出口基地,擁有從原料供應、設計開發、生產制造、品牌營銷到物流配送的完整產業鏈。經過多年培育,全市共有紡織鞋服企業13000多家,其中上市企業就有近60家,中國馳名商標73項,中國名牌產品23項,涌現出了像安踏、九牧王、鴻星爾克、利郎等一批耳熟能詳的龍頭企業。近年來,泉州著力重塑紡織鞋服產業集群生態,多元賦能傳統企業技術創新,開展了國家級自主創新示范區、“ 中國制造2025”城市試點、“數控一代”“ 互聯網+” 等重要工作,推動了全市紡織鞋服產業不斷壯大發展。
“在紡織鞋服產業發展的道路上,提升產業創新能力和整體競爭力才是制勝法寶。”泉州市政協副主席黃世界致辭時表示,要堅持以創新為動力,以協同為手段,加強產學融合,搭建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的橋梁和紐帶,推動紡織鞋服產業實現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品牌化。
作為國內唯一的國家級色彩協會,中國流行色協會一直在推動色彩文化、色彩研發、色彩創新等領域的發展。三年來,該協會與泉州開展深度合作交流,在晉江勁霸男裝有限公司建立學會服務站,并聯合成立“ 中國茄克色彩研發基地”;先后調研安踏、特步、向興、信泰、龍之族等紡織企業,圍繞企業高質量技術清單,開展區域技術研發與市場應用情況的有效跟蹤,編制完成《加速泉州紡織鞋服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智庫報告;為泉州紡織鞋服產業發展把脈診斷,提出了大量專業咨詢意見,推動了泉州紡織鞋服產業轉型升級。
“中國時尚產業的構建離不開色彩,泉州紡織鞋服企業的發展也需要色彩的創新來推動。”中國流行色協會會長朱莎表示,本次大會圍繞泉州紡織鞋服產業,探討時尚設計與科技、文化、商業等創新要素的深度融合,旨在全方位、多范疇的基礎上,為泉州廣大紡織鞋服企業提供一個高水平的溝通、交流、探索的平臺。她表示,中國流行色協會將與泉州一起共同推動這座閩南名城的發展。
紡織鞋服產業是泉州重點發展的九大千億產業集群之一。“實現產學融合、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我們責任在肩、任重道遠。”黎明職業大學校長王烽指出,當前,產教融合進入了一個深化發展、質量提升的新階段。“如何走好產學融合培養創新人才之路,助力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是目前面臨的重要課題,希望通過大會與專家以及行業企業共商教育、產業、科研合作新模式、新機遇。
當天下午,中國流行色協會、泉州市科協、黎明職業大學還召開座談會, 就校服面料安全標準、設計與文化融合及如何助力提高中小學生審美能力,AIGC技術在各行業的應用趨勢及專業技術人才培養體系規劃,非遺服飾的創新推動力,流行色趨勢報告的影響因素和專業運動服裝的設計理念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討。大家認為,要集中各方力量,立足當地產業需求,暢通產學融合渠道,推進學科建設;整合優勢資源,推動跨界跨域交流、合作,共同推進紡織服裝產業提質升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