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貨運動品牌2023中期業績普漲12%以上 安踏增利超3成
日前,國貨運動品牌2023年中期財報陸續出爐,營業收入普遍恢復強勁增長。
今年上半年,安踏體育營收漲14.17%達296.45億元,保持國貨運動品牌領先;李寧營收提升12.98%至140.19億元;特步國際上半年收入65.22億元,同比增長14.76%;361°營收增長幅度最大,較去年同期增長18%至43.12億元。
國貨運動品牌2023年上半年營收情況營收營收增幅凈利潤凈利潤增幅安踏體育296.45億元+14.17%47.48億元+32.3%李寧140.19億元+12.98%21.21億元-3.11%特步國際65.22億元+14.76%6.71億元+13.94%361度43.12億元+18%7.66億元+26.81%361°營收增幅最大:電商和兒童業務增速明顯
2023年上半年,361°兒童業務收益增長33.4%至9.1億元,電商業務收入增長38%至10.8億元,這是361°集團旗下增長最快的兩項業務。
1、兒童業務
在全民運動意識提升及體育消費向戶外遷移等有利因素的帶動下,兒童及青少年專業運動需求持續升溫。361°兒童以“熱愛吧,少年 !”為品牌宣言,定位為“青少年運動專家”,聚焦兒童及青少年運動市場,發力跑步、跳繩、籃球、 足球等品類,建立了不同需求的產品矩陣。
上半年,361°兒童在鞋類產品上,一方面升級迭代核心科技,提升產品專業性,推出配備高端科技的閃羚跳繩鞋3.0及4.0、彈力簧跑鞋3.0及風透跑鞋4.0等,不斷豐富產品矩陣;另一方面,產品設計加大融合童趣與時尚,今年已推出坦克鞋、玉兔鞋、恐龍鞋、水果鞋等聯名爆款IP產品。
在服裝產品上,先后推出迅彈科技、易去污科技、冰膚科技、 烯暖科技等創新科技,滿足不同細分場景下兒童及青少年運 動生活的著裝需求;其中,中高價位段的運動產品廣泛使用魯道夫銀離子抑菌科技,銀離子具備抗菌防臭, 抗菌清新、涼爽舒適、安全、環保、廣譜、持久、強效抗菌等功能。
在體育營銷上,361°兒童組織了“觸地即燃 · 少年 籃球訓練營”、“觸地即燃 · 少年賽”,通過官宣呂曉明為361°少年籃球總教練、丁威迪探營少年籃球訓練營等活動助力訓練營發展。
在銷售渠道上,報告期內,361°集團共有2448個銷售網點在售兒童產品,較去年增加160家。按照區域劃分,約69.6%位于中國三線或以下城市,而6.2%及24.2%分別位于 中國一線及二線城市。
2、電商業務
上半年,361°集團電商業務(天貓淘寶、京東、唯品會、抖音、小紅書等)收入達10.79億元,約占總營收的25%,同比增長高達38%。
現階段,361°集團在電商平臺出售的是網絡**品,與實體店出售產品形成差異化,網絡**品主打“高性能”、“高顏值”和“有個性”。報告期內,361°的部分資源在向電商渠道傾斜,361°品牌的多款新品選擇在電商平臺首發,同時電商平臺**產品也拉動了該渠道的業績上漲。
安踏凈利潤漲幅最大超三成:FILA走出盤整期,集團廣告支出減少
2023年上半年,安踏收入同比增長14.2%,達296.5億元,逼近300億大關。這一數字與疫情前2019年同期相比實現翻番。
其中,股東應占溢利(不包括分占合營公司損益影響)同比大幅增長39.8%,達52.6億元;股東應占溢利(包括分占合營公司損益影響)同比增長32.3%至47.48億元。此外,毛利率同比上升1.3個百分點,至63.3%,達歷年最高水平。
凈利潤大幅增長,其緣由有四方面:
第一,DTC轉型成效顯著。截至今年6月底,已經有7600家安踏門店完成DTC轉型。采取DTC模式的安踏業務收入增21.8%至80.85億元,占安踏業務的57.1%;電商模式的安踏業務收入增長1.4%,占比32.7%;傳統批發模式下安踏業務收入下降32.6%,僅占比10.2%。
庫存方面,安踏上半年存貨減值1.89億元,而2022年上半年為2.28億元,庫存周轉天數同比下降21天,降幅接近15%。安踏表示,隨著零售市場復常,庫存情況已回到健康水平。
第二,“現金奶牛”FILA也已走出2022年的盤整期,今年上半年重回增長軌道。上半年,FILA品牌收入同比增長13.5%至122.29億元,營收占比為41.3%,經營溢利同比增近50%,經營溢利率達29.7%,恢復到歷史最好水平,庫銷比回到了5倍以內的健康水平,新品售罄率超80%。
除了安踏和FILA,包括DESCENTE(迪桑特)及KOLON SPORT(可隆體育)在內的所有其他品牌收入同比大增77.6%,達32.46億元,經營溢利率同比上升8.7個百分點至30.3%,總收益較2019年同期增長超過3.5倍。
第三,安踏旗下Amer Sports(亞瑪芬)合營公司創下歷史最佳業績,收入同比增37.2%至132.7億元。安踏表示,上半年合營公司基本達到盈虧平衡,經營利潤基本覆蓋收購貸款利息及收購溢價分攤。
第四,除研發、人員開支保持穩定外,上半年安踏廣告及宣傳開支占收入比例下降3.2個百分點至7.1%。安踏稱,由于2022年同期進行北京冬奧推廣宣傳產生較多費用,而本財政期內相對較少大型廣告及營銷項目,同時高端品牌開店及店鋪升級進度放緩,相關開支因而減少。
李寧凈利潤增幅為負:折扣力度大、拓店數量大所致
李寧披露2023年中期財報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李寧營收140.19億元,同比增長13%,凈利潤21.2億元,上年同期21.89億元,同比下滑3.11%,毛利率從上年同期的50%下降至48.8%。
在2022年,李寧的毛利率就出現了下滑。當時對于毛利率下滑,李寧解釋原因有三:一是,因受疫情影響,2022年市場消費需求疲軟勢頭較為明顯,因此加大了零售終端和線上渠道的折扣力度。二是,原材料及人力成本上漲,采購成本也隨之上升。三是積極消化庫存的同時,優化庫齡結構,增加新品儲備以應對疫情后的市場發展和流水需求。
這一次是自2020年中報以來李寧首次出現的凈利負增長。此前在國潮、國貨消費趨勢下,李寧一直維持著高增長的狀態。尤其是在2021年,李寧的增長達到頂峰,這一年,李寧收入達225.72億元,比上年增長56.13%,凈利潤40.11億元,增長136.14%。
凈利潤、毛利率負增長的背后,李寧面臨著幾大困境:
1、瘋狂開店后瘋狂閉店。2022年下半年李寧凈開店491家,大概是2021年李寧全年凈開店數量(204家)的兩倍多。但在今年上半年,李寧門店數減少至7448家,凈關店數量達到155家。
2、新開門店中,不少是李寧的直營店,這將會直接反映在成本支出中。今年上半年的財報中,李寧的銷售及經銷開支同比增長16.7%至39.48億元,占營收比例增加0.9個百分點;行政開支則同比增長14%至5.91億元。
3、閉店后,打折清庫存成為必然。《北京商報》消息稱,李寧新品3個月折扣率由2021年的80%-90%低段降至2022年的70-80%高段;而新品3個月售罄率則由60%-70%低段降至50%-60%低段。
雖然李寧上半年的毛利率、凈利潤成績不理想,但2023H1李寧籃球、跑步、健身三大核心專業運動品類零售流水總占比達到65%,為2020年同期以來四年新高;同時,李寧鞋業務占比達到54%,保持超過服裝占比。
在此次的業績說明會上,李寧方面重申了李寧的定位——具有時尚性的國際一流專業運動品牌。未來,李寧將持續深耕“單品牌、多品類、多渠道”策略,,持續聚焦籃球、跑步、健身、羽毛球以及運動生活五大核心品類,聚焦運動科技創新,全方位布局功能性產品,展現品牌運動基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