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鞋新生”遇見“撒開腳丫”——低碳環保與社會公益融合的耐克樣本
“曾經的我是一個恬靜、內斂的小女孩,一說話就臉紅,更別提參加運動會打籃球了。”一名六年級的小學生郝雨菁這樣說道,“但兩位老師的出現改變了我的想法!
2019年的夏天,耐克“撒開腳丫”項目走進山西沁源縣王陶小學開展活動,郝雨菁被選為六一走秀節目中的一員。但由于內向的性格,郝雨菁根本不敢在人前邁步,“所幸當時耐克的兩位老師(員工志愿者)耐心指導我如何大方地展現自己。在她們的鼓舞下,我也變得越來越自信”。
欣喜的是,這份鼓勵一直源源不斷地給予郝雨菁力量。2021年5月,她在縣級田徑運動會上代表學校參加了跳高、跳遠比賽,同年9月入選了;@球隊,運動伴隨著她不斷追求更好的自己。
時隔三年,在距離郝雨菁2000多公里的云南巍山縣廟街鎮古城小學,將有一批與她同齡的女孩們,在全國首個“撒開腳丫”主題環保運動場上肆意奔跑。
可以看到,在踐行可持續理念的征途中,耐克從自身業務優勢出發,著眼于社會發展的現實問題與細節之處,用心打磨體系化、品牌化、創新型的公益項目,推動實現商業目標與社會價值的統一。
“環保和公益是耐克企業文化的重要內核,‘舊鞋新生’和‘撒開腳丫’都是耐克大力投入的長期項目。如何持續創新,激勵更多人的參與、引導觀念和行為的改變,從而讓環保和公益產生更大的社會影響,是耐克不斷在探索的方向。”耐克大中華區體育公益負責人許琳表示,“此次聯合行動正是這樣一種突破,我們打造了一個方便公眾參與的平臺,讓大家在舉手做環保同時參與一個意義深遠的公益計劃。”
新生:延續一雙鞋的生命旅程
一雙廢舊耐克球鞋的歸宿是什么?扔了可惜,留著沒用,是許多人面對“愛鞋”時的兩難心理。當環保概念越來越深入人心,當循環經濟的風潮吹到鞋履行業,讓“舊鞋”獲得“新生”便逐漸成為當下的流行趨勢。
一只舊鞋的新生總共需要幾步?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只需要2步。首先,在支付寶搜索“耐克舊鞋新生”小程序;然后,點擊“立即回收”,即可讓自己的“愛鞋”開啟一段可持續的新旅程。經過Nike Grind技術的拆解加工,回收后的廢舊球鞋鞋底搖身一變,化為橡膠顆粒用于鋪設運動場,“換個身份”助力開啟新一輪的奔跑。
這,就是耐克的“舊鞋新生”環保計劃,通過減少原生面料及橡膠消耗,從而減少碳排放。目前,耐克已經在各地修建了25個Nike Grind環保運動場,平均每個月就有一個全新環保運動場落成。
環境保護工作是一項需要堅持“長期主義”的事業。早在1992年,耐克就開創性地推出“Recycle A Shoe”(“舊鞋新生”)計劃,從供應鏈中收集具有回收價值的剩余材料,經Nike Grind技術轉化成創新的運動產品。2015年,Nike Grind計劃正式落地中國。
為推動“Move to Zero”計劃,鼓勵更多消費者關注環保事業并親身參與到資源循環的行動中來,2020年8月,耐克在大中華區發起首次面向全國消費者的“舊鞋新生”計劃。2022年9月,耐克攜手螞蟻集團,在支付寶上線“耐克舊鞋新生”小程序。消費者通過小程序完成舊鞋回收,即可因循環利用所作出的低碳貢獻,獲得相應的螞蟻森林“綠色能量”。這一合作充分發揮了兩大平臺成熟項目的影響力,讓資源循環成為民眾“可參與的綠色”。此外,耐克還積極擴大線下參與項目的門店規模,在全國多個高校入駐“舊鞋新生”服務站點,便利更多消費者加入行動。
從供應鏈到消費者,這份長達30余年的堅持,體現的是耐克對實現環保閉環的堅定決心,也是其對可循環理念的長久堅守。
在技術革新方面,耐克更是與同濟大學展開合作,進一步革新Nike Grind回收技術以提高回收效率,從廢舊運動鞋不同組分分離技術開發,廢舊運動鞋閉環利用工藝開發,以及生命周期碳排測算與追溯體系構建三大方面進行提升。研究成果表明,從再生鞋的全生命周期碳足跡來看,與現有運動鞋相比,平均碳排放降低了62%。
當前,循環經濟已然成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2021年10月,國務院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提出“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充分發揮減少資源消耗和降碳的協同作用”?梢姡涂恕芭f鞋新生”計劃正是以實際行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是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品牌日常行動的重要體現。
賦能:讓更多女孩奔跑起來
“女孩是精致的”“運動不是女生的菜”“經常跑步跑得腿都粗了”……現實中,許多傳統的思維誤區是限制女孩兒們“撒開腳丫”的典型障礙。韓景文,一名來自北京十八中附小的女孩,就曾分享她的困惑:她從小酷愛足球,不過,老師和父母都對她說踢足球影響學習,女孩子踢足球不像女孩子。
景文的困惑恰恰折射出女孩在參與體育運動時面臨的重重困難。耐克發現,在全球范圍內,9-14歲的女孩退出體育運動的概率是男孩的兩倍。如何更精準地識別影響女孩參與運動積極性的因素,如何更科學賦能女孩加入運動行列、享受運動之美,是許多公益力量值得思考的問題。
為深入了解“女孩運動參與度較低”這一長期存在的社會現象,2018年,耐克與北京大學婦女兒童體育研究中心和邁普數據開展合作,在全國四個城市,對2000多名9-14歲女孩進行了調研以及訪談。結果顯示,“世俗偏見”“自身設限”“客觀因素”“社交習慣”“缺乏榜樣”是降低女孩參加運動可能性的五大關鍵因素。
在此背景下,2019年3月,耐克在中國推出首個通過運動賦能女孩的公益項目——“撒開腳丫”,明確提出要提供具有性別競爭力(女孩更感興趣的運動)的課程、提升教練水平,切實提高女孩的體育能力,釋放她們的潛能與自信。
不可否認的是,“撒開腳丫”這一基于翔實的調研分析與企業使命推出的公益項目,敏銳洞悉了問題的深層原因,針對女孩參與運動的實際痛點給予了相對應的改善措施,踐行了科學公益理念,有益于提升女孩的真實受益。
作為全球運動品牌的領跑者,耐克十分強調科學運動的重要性,在“撒開腳丫”首期項目中就通過發布中文版“執教女孩運動指導”手冊,給予相關從業者全方位的指導與建議。這也契合了2020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所印發《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中,所提到要“完善師資培訓”“教會學生科學鍛煉和健康知識”等政策要求。
為更好回應并解決前期項目調研中“女孩缺乏運動榜樣”這一痛點問題,2022年3月,“撒開腳丫”項目第二期迭代升級。耐克通過邀請中國女性精英運動員發聲參與、聯合多個“公益合伙人”等方式,在運動賦能女孩領域孵化了更龐大的社會公益力量。
融合:延續企業社會責任的生命力
如果說環保和公益是耐克企業文化的重要內核,那么,將在云南巍山縣廟街鎮古城小學建成的“撒開腳丫”主題環保運動場就是兩個內核的強強聯合。不難看出,“運動場”是兩個項目得以融合的具象實物基礎,舊鞋可新生為運動場,運動場又為女孩們提供了撒開腳丫的空間。
讓“低碳環!庇錾稀百x能女孩”,此次聯合行動是耐克在低碳環保與社會公益融合領域給出的答案,具有創新意義。首先,它在環保與運動賦能領域進一步釋放了“榜樣力量”,借助“她能量”呼吁更多人為環境保護和鄉村女孩的體育教育事業貢獻力量。其次,此次聯合行動也以形式創新帶動更多消費者加入探索可循環未來的進程,讓公眾在參與項目的過程中,進一步深化對環保與賦能女孩成長等議題的思考。
正因耐克在可持續發展領域始終秉持長期主義,持續跟進、評估、優化項目,因而走出了一條科學公益之路,為“環!焙汀肮妗钡娜诤咸峁┝四涂藰颖尽
從該樣本分析,不同領域融合的重要前提是,兩者皆為經得起推敲的有效公益,能夠切實解決具有社會公共價值的特定問題。同時,公益項目需要根據社會環境的變化不斷迭代升級,這亦是保持其生命力的關鍵所在。
無論是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的低碳環保還是各類資源不均衡背景下的社會公益,都需要尋求有效解決方案,倘若可以融合解決,那將是對企業貢獻出的社會公共資源的最優使用,也是企業延續社會責任生命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不二路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