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雙星”閃耀體育路
11月27日晚,福建省第十七屆運動會開幕式在南平成功舉行,盛會背后,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體育戰線在加快體育強省建設的道路上不斷奮進,書寫華章。福建體育今起推出特別專題“八閩體育風采”,展示近年來八閩各地體育事業發展成就,展現八閩體育戰線風采。
黨的十八大以來,泉州市堅持體育事業與體育產業雙輪驅動和“雙星”閃耀的發展戰略,推動競技體育、全民健身等體育事業全面發展,大力發展運動鞋服等體育產業,涌現出安踏、特步、舒華等一批享譽全國的運動品牌,走出了一條“雙星”閃耀之路。
泉州山線綠道
體育競技閃耀
近年來,泉州的運動健兒,在國內外重大競技體育賽事中,不斷爭金奪銀,刷新了泉州體育的新紀錄。這背后,離不開泉州強大的體育人才的培養實力。
泉州市體校帆船冬訓
目前,泉州擁有3個國家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基地、5個省級體育后備人才基地,并積極探索網點校建設模式,目前共設立11所網點校,涉及擊劍、摔跤、射箭、羽毛球、乒乓球、籃球、田徑等項目。
南安體校 國家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基地之一
泉州體育不僅善于“造血”,還不斷向外“輸血”。近年來,累計向上級運動隊和高等院校輸送了 650余名優秀苗子。涌現出了李發彬、黃東萍、林超攀、陳海威、王烏品等一大批高水平的國際級選手,泉州市運動員在各項大賽上屢創佳績。
李發彬
黃東萍
泉州市還積極推行“多元化”辦賽改革,推動CBA、WCBA、WCVA福建主場落戶泉州,球場上座率穩步提升;隨著環泉州灣國際公路自行車賽、中國羽毛球超級聯賽季后賽、全國健美健身冠軍總決賽等一大批專業品牌賽事相繼成功舉辦,以及泉州“村BA”的破圈,帶動了泉州城市知名度、美譽度不斷提升。
環泉州灣國際公路自行車賽
全民健身熱潮
近年來,泉州市統籌推進建設群眾身邊的健身設施、健身指導、健身組織等一系列體育惠民舉措,構建了覆蓋城鄉、綠色智慧、全民參與的高水平公共體育服務體系。
晉江市足球公園(圖片來源:晉江電視臺)
2014年以來,已建設中央、省、市級全民健身場地設施700多個,共有各類單項體育協會、群眾性體育組織556個,累計舉辦各級賽事(活動)2500余場(次),帶動近300萬人次參與健身。
鯉城區智慧體育公園
泉州市第二屆“鄉村振興杯”籃球賽暨泉州市全民健身村級籃球聯賽
泉州市體育局連續5屆獲評“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2022年,晉江、南安、永春被評為福建省首屆全民健身模范縣,獲評單位占全省1/3強,同時,晉江市作為我省唯一單位推薦參評國家全民運動健身模范縣。泉州全市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群占到了全市總人口的40%以上,《國民體質測定標準》總體合格達標率91%。
扶貧濟困·田園九九公益徒步活動
體育產業做大做強
泉州的體育產業聞名遐邇——改革開放以來,泉州人以運動鞋服為主體,締造了一個總產值超過千億元的運動產品產業集群。
2019晉江鞋(體)博會
統計顯示,目前,泉州全市共有16280家體育企業,位居全省第一;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7家,涌現出安踏、特步、鴻星爾克、匹克、361°、舒華等眾多走向世界舞臺的民族品牌。
“晉江經驗”提出20周年之際,媒體采訪團走進安踏“982”創動空間,了解安踏品牌發展之路。(林勁峰 攝)
全市體育產業總產出(總規模)超3000億元,約占全省體育產業總產出的70%以上,占全國的11.14%。全市共有國家級體育產業示范基地1個、國家級體育產業示范單位7個,數量居全省第一。
作為中國體育產業重鎮,多年來,泉州高度重視體育產業發展,深入布局體育產業鏈條,先后出臺多項相關政策,設立市級體育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推動體育用品制造企業轉型升級,形成“百花齊放”的新格局。
截至目前,泉州共有12家體育企業在境內外資本市場上市,72家體育企業在新三板和海峽股權泉州交易中心掛牌。
來源:福建日報、泉州晚報、泉州體校、南安體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