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國慶新開百店,背后是店類調整和渠道布局
從2019年以來,相比起開店速度,開大店、開好店才是李寧的主旋律。但李寧公司近日對外發布的數據顯示,從9月底至10月7日,全國新開超百家李寧門店。放在最近幾年,無論是對于李寧還是整個運動品牌行業,這樣的速度都不多見。
▲相比李寧,安踏主品牌從2019年以來門店持續減少,到2022年6月底共有9223家。
此舉或許不是李寧有意而為。從整個大環境來看,在上半年的疫情影響下,許多城市陷入停擺,不少公司只能將業務放在下半年進行。站在李寧的角度,李寧聯席CEO錢煒就曾在2022年半年業績發布會上表示,李寧對店鋪數量沒有執拗的KPI目標,更多以建設高質量、可盈利、高效店鋪為拓展方向。
正如錢煒所說,除了關注數量,更重要的是從門店的位置、大小、類型等,看到百店齊開背后,是李寧的店類調整和渠道布局。
根據官方數據,這一百多家門店共覆蓋全國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其中近四成分布在北上廣深四大超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光是北京就開了7家,上海、南京和重慶都開了6家門店。
此次新開門店涵蓋了李寧旗艦店、標桿店、工廠店、中國李寧時尚店、李寧YOUNG等門店,覆蓋購物中心、百貨、商業街、奧特萊斯等渠道。另外,李寧與華潤、萬達等商業集團合作,入駐杭州湖濱、成都春熙路、北京合生匯等核心商圈。
除了一線城市的核心大店,李寧還同步推進三四線城市的布局升級,開設標志性門店,例如,李寧標桿店首次進駐了云南大理、山西呂梁、河北張家口等城市。
從門店面積上看,這一百多家門店里,面積大于300平米的店鋪超45%,李寧旗艦店及標桿店總計16家。總體來看,本次百店開業與李寧一直提到的開大店、開好店,打造肌肉型企業的渠道建設策略一脈相承。
如果將時間線拉長,李寧上一次快速擴張,還要追溯到2008年左右,當時因為北京奧運會的紅利,國內所有運動品牌都在瘋狂擴張。2007年財報顯示,李寧年內凈增門店數達到1343家,平均每個月新開業100多家門店,如果抵消掉關店數量,新開門店還要更多。
不過,在運動品牌集體經歷了庫存危機后,大家都著手關閉低效門店,到了疫情爆發后,又關閉了一批店鋪。
最近5年,只有2019年門店變化較大,其他時間李寧的門店基本穩定在7000家左右。
其中,2022年上半年新開了240多家門店,店鋪總面積增加約20%,但算上關店數量卻還凈減了25家,這也說明李寧仍在不斷關閉小面積門店。如果按照這個節奏,即便國慶期間百店開業,到了年底,李寧的門店數量應該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相比數量,李寧門店類型的變化更值得注意。
2018年,李寧開始開設獨立的中國李寧門店,根據財報,中國李寧2019年新開97家門店,達到120家,超額完成任務,并提出到2020年底達到170-200家的目標。雖然后面的財報都沒有透露中國李寧的門店數,但這幾年運動時尚的收入占比越來越高,大概率處于上升的態勢。而2017年才推出的李寧YOUNG也在不斷擴張,門店已經接近1200家。
也就是說,雖然門店總數和疫情前差不多,但中國李寧和李寧YOUNG門店的占比不斷提升,李寧品牌雖然還是占大頭,門店數量上反而少了。
其次是直營零售店的增長。自2015年以來,李寧的直營門店連續減少,但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直營門店時隔多年第一次迎來正增長,增加了16家。今年上半年,在疫情沖擊下,經銷商門店減少了98家,零售直營店卻增加了100家。
一般來說,直營門店投入較大,形象好,擔當著品牌推廣的責任。從這個角度來看,李寧關閉低效直營門店的階段基本完成,已經完全進入用直營店展示品牌形象、觸及消費者的時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