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區域專題系列報道之一:品質為基 時尚引領 品牌騰飛 綠色責任——海寧皮革業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
品質為基 時尚引領
品牌騰飛 綠色責任
海寧皮革業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
編者按:經過多年的培育和發展,我國皮革行業特色區域在產業基礎建設、產業鏈條延伸、生態環境治理、品牌創建培育、市場營銷拓展、服務體系配套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發展,已成為皮革行業發展的中流砥柱和推動行業轉型升級的中堅力量。為了更好地發揮特色區域對行業發展的引領和帶動作用,本刊自2022年起開辟“特色區域”專題,全方位展現特色區域創新發展的風采,樹立特色區域新形象,促進特色區域高質量發展。
一、發展概況
海寧市皮革行業由制革、皮革(毛皮)服裝、箱包皮具、皮革化工、皮革五金及其它皮革制品等企業組成,涵蓋了設計研發、生產制造、市場渠道等各個環節的完整產業鏈,是科技和時尚融合的循環經濟產業,是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輕工傳統支柱產業。經過多年的發展,海寧市先后獲“中國皮革之都”“中國皮革皮草服裝名城”“中國皮革商標品牌基地”“浙江省產業集群區域國際品牌試點產業”等榮譽稱號,走出了一條皮革皮草服裝產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之路。
海寧市共有皮革工業企業1486家,從業人員12萬余人,據不完全統計,“十三五”期間,海寧皮革行業輕革年產量折合牛皮約450萬張,占全國總產量的5%以上,生產皮革服裝約2900萬件,產量均居全國首位。2020年,規上皮革企業總產值61.59億元,主營業務收入64.23億元,利潤945萬元。皮革行業承壓前行,企業從追求規模效益逐步走向內涵式發展。
海寧中國皮革城是目前中國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皮革專業市場之一,是中國皮革業的龍頭市場,也是全國中高端秋冬時裝的一級批發基地。目前,已建成以海寧為總部,輻射東北、華北、華東、川渝、湖廣、新疆等地的連鎖市場網絡,已開業面積約349萬平方米,經營企業達11200多家,占據全國皮革服裝市場60%以上的份額,直接輻射人口近3億,年交易額超過200億元、客流量1400多萬人次。海寧總部已開業市場及配套設施建筑面積約160萬平方米,入駐經營企業6000多家,設有A座-H座八大交易中心以及原輔料市場、品牌風尚中心(設計基地)、網商創業園、會展中心、五星級酒店等配套區塊,主要經營皮革服裝、裘皮服裝、毛皮服裝、秋冬時裝、皮毛、皮革、皮具箱包、鞋類等商品,同時圍繞整個產業鏈開展市場采購貿易、小額擔保、O2O、跨境電商、互聯網金融、設計師集成等時尚和創新服務,入駐經營戶6200多家。市場先后獲得“全國文明市場”“浙江省重點市場”“浙江省五星級文明規范市場”“浙江省首批特色小鎮創建項目”等眾多榮譽。
二、品質基石
1、匠心引領產品品質
優秀的工匠不一定都能成功創業,但真正的創業者身上,都有著工匠精神。而每一件皮革制品的誕生,也都離不開匠心制造。中國真皮衣王——凱陽服飾的董事長許建陽曾告訴我們:“衣服和人一樣是有內涵的,面料、工藝、設計都會影響服裝的精、氣、神”。所以,在凱陽的車間里,常常可以看到一件衣服被不斷地修改和試穿,就是為了讓衣服剪裁合身達到完美。為打造高端時尚的男裝皮衣,公司組建了資深的設計研發團隊,引進歐洲、日本先進皮裝設計軟件及工藝設備,整合國內外優質原輔料資源,舒適、得體的版型,努力為客戶提供最具市場競爭優勢的男士皮裝以及最完善可靠的后續服務。公司強大的研發能力和技術實力既提高了產品質量,又保證了皮革產品能緊跟時代的步伐,“細節”“創新”“專業”的工匠精神,引領了產品品質的發展,也讓凱陽成為皮革行業的常青樹。
2、標準助推行業高質量發展
“‘浙江制造’產品團體標準由企業主導制定,定位于‘國內一流、國際先進’,體現精心設計、精良選材、精工制造和精誠服務‘四精’的要求。”海寧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用通俗的話說,這就是一個高質量高標準的代名詞。海寧皮革行業制定浙江制造團體標準18項,通過“品字標”認定企業5家,行業“品字標”浙江制造標準發布領跑全省。
在對浙江制造企業雪豹的走訪中,我們了解到,目前在皮革服裝行業,羊皮的應用占到了80%。然而,市面上對于羊皮服裝的制作標準門檻卻較低,導致產品質量參差不齊。“浙江制造”是代表浙江制造業先進性的區域品牌形象標識,能夠制定標準就意味著在行業內掌握了話語權。
浙江雪豹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朱偉祥告訴筆者,“浙江制造”標準高于現有的行業標準,這樣一來,不僅服裝品質得到保障,讓消費者更加滿意,而且也有利于推動皮革服裝行業邁向高質量發展。
雪豹作為一家具有30多年歷史的企業,近年來十分注重產品研發和質量管控,嚴把從服裝面料采購到成衣制作的各個環節。目前,雪豹服飾已累計獲得2個浙江制造品字標認證,發布3項浙江制造標準。
近年來,海寧皮革行業產品整體質量水平有較大幅度提升,行業產品國家監督抽查合格率保持在較高水平,標準化工作取得了長足進步,助推行業高質量發展。
三 、時尚引領
1、“我看世界、風尚看我”,海寧設計
從制革到制衣,海寧皮革一直走在全國的前沿。作為傳統行業的皮革產業,海寧皮革人也在思考未來發展的新動力。2011年,海寧中國皮革城的海寧皮革產業設計基地被認定為浙江省級特色工業設計示范基地,標志著海寧皮革產業開始向“微笑曲線”中附加值更高的一端——設計“進軍”。作為全國較大的皮革產業集群,海寧皮革業在“我看世界、風尚看我”的創新理念引領下,皮革設計師隊伍正在迅速發展壯大。
來自海寧皮革行業協會的資料顯示,目前擁有設計師的海寧皮革企業已經不下200家,設計師總數接近千名。武學偉、武學凱、王飛、史宏偉、王媛媛、施杰、蔣波、孫海濤……如今的海寧集聚了一大批優秀的設計師,金頂獎獲得者、全國十佳設計師爭相入駐。此外,部分海寧皮革企業在大力培育“御用”設計團隊的同時,還和國內外優秀的設計工作室保持合作關系。
“2011年可以說是‘設計師元年’,經過多年來的培育和發展,設計已經和皮革產業全面融合,‘設計+’時代已經開啟!”中國皮革協會副理事長、海寧中國皮革城名譽董事長任有法曾經這樣說道。目前海寧皮革城1500多家上規模的皮革、裘皮、箱包企業中,擁有“科班出身”設計師的企業已經不下600家。扎根海寧的設計師不下千人,其中不乏畢業于國內外知名院校設計專業的年輕人,而且不少還是歷年“真皮標志杯”中國國際皮革、裘皮服裝設計大獎賽的獲獎選手。浙江耐特利爾時裝的一名設計師張倩雅就曾經獲得過“真皮標志杯”金獎,該企業負責人朱總在比賽期間就對這位設計師十分欣賞,并向她拋出橄欖枝。參加比賽獲得企業家賞識,作品登上全國舞臺,設計師們借助這一平臺,促進設計成果轉化,接受市場考驗,最終產生效益帶動海寧皮革產業發展。
海寧中國皮革博覽會是中國皮革業的時尚盛會,迄今已經舉辦了28屆。設計是時尚的核心動力,制造是一切現代產業的基礎,海寧中國皮革博覽會擁攬世界舞臺,站在國際皮裝流行的高峰,國內國際知名品牌、名模名師匯聚一堂,服裝企業、批發客商、品牌代理商、時尚買手等客戶與參展商進行深度有效的面對面對接,促成產業之間縱向和橫向交流合作。2017年,海寧皮革迎來了新的轉變,海寧皮革開始“時裝化”。皮革產品的“時裝化”并非簡單地引入四季時裝,更重要的是它吹響了整個海寧時裝產業戰略升級的號角。
在每年博覽會期間,同時還有中國皮革裘皮時尚周、中國設計趨勢高峰論壇、“真皮標志杯”設計大賽、中國網絡模特大賽以及各種時尚發布會,界內人士共襄盛舉。
2、海寧皮革走向國際時裝周
海寧皮革不僅引領中國皮革時尚發展潮流,在世界大舞臺上也展示了自己獨特的時尚風格。作為世界四大時裝周之一,米蘭時裝周一直被認為是世界時裝設計和消費的“晴雨表”。2019年,一場來自中國海寧的時尚大秀FASHION HAINING PRESENTS ZLFZSS在米蘭達芬奇國家博物館上演,吸引了來自十多個國家的時尚界買手、采購商、設計師,以及國際知名時尚媒體的關注,其中包括意大利時尚財經媒體Class Editori集團主席Paolo Panerai,阿瑪尼女裝總監Julia Hoffman。
此場大秀,是海寧皮革城與海寧本地優秀企業弗奧時裝的第二次攜手。天馬行空的藝術創作,簡約而又摩登的現代風格,豐富而又細膩的視覺沖擊,碰撞出多元化的藝術包容特性……。短短20分鐘的發布秀,讓觀眾仿佛穿越了時間與空間,從21世紀的智能科技到16世紀的文藝復興,從哥特和巴洛克到白墻灰瓦,一套套服裝如同行走的藝術品在展廳中穿梭!
經過多年的發展,海寧皮革也從傳統制衣逐漸向設計、制作、銷售的產業集群轉變。皮革產業是全市三大支柱產業之一,設計是皮革產業的命脈,可以說,誰擁有皮革產業的創新設計,誰便占據了產業價值鏈的頂端。
皮革市場淡旺季明顯,每當秋冬季來臨,海寧的皮革市場就開始活躍起來。數以千計萬計的二級市場商戶,選擇奔赴海寧皮革城。這里每年銷售了全國60%的皮裝。海寧企業設計什么,海寧批發采購節上賣什么,當年就一定會流行什么,批發商就知道要采購和銷售什么。26年深耕皮革產業的醇厚積淀,極具研發生產能力的皮革全生態產業鏈,囊括皮衣、皮草等全品類的海量秋冬時裝年度新品,都將海寧皮革推上了全國皮革價格發布中心、流行趨勢風向標的寶座,吸引國內乃至國際采購商扎堆集聚采購。
中國人穿的每三件皮衣里,就有一件來自海寧,這里聚集了上萬名商家,年客流量超千萬,涵蓋了從皮衣、皮草、派克服到羽絨服、羊絨大衣、皮毛一體和衛衣、風衣、西裝、時裝等全品類秋冬服裝。海寧生產了全國30%的皮革產品,卻銷售了全國市場的60%。海寧皮革成為打造秋冬潮流時裝的引領者,早已超越了地域范疇和城市影響力。
四、品牌騰飛
1、雪豹1989,開啟海寧皮革品牌之路
時間撥回1989年,雪豹在上海金陵中路創辦“上海雪豹皮草行”,成為了首家品牌皮衣專賣商場。伴隨著“雪豹,寶中之寶”“雪豹走進大自然”的廣告語,上海灘時髦人士趨之若鶩,在商城前排起長隊購皮衣,甚至出現了憑票購買的火爆場面。這是雪豹品牌紅遍大江南北的開始,也是海寧皮革品牌之路的重要里程碑。
海寧市皮革行業協會秘書長龔慧紅告訴筆者,從那以后,也就是20世紀90年代初期,海寧許多皮革服裝廠開始仿效雪豹,創建品牌,一時間,海寧興起了二三百個皮革品牌。1992年,海寧全市鎮辦、村辦、個體和私營皮革服裝廠達到了200多家,海寧市委、市政府決定將皮革產業作為主導產業培育,既鼓勵公有制性質的集體和鄉鎮企業發展,也允許個體私營企業創辦皮件廠,從而在全市迅速形成了大力發展皮革產業的氛圍。
2、品牌發展,努力騰飛30年
30多年來,海寧皮革產業在市委市政府的引導下,注重特色發展,強化設計創新動力,凸顯品牌影響,不斷推進產業集群的轉型升級。目前,海寧皮革行業擁有5000多個注冊商標,現有中國排頭品牌企業17家,浙江名牌8個,嘉興名牌6個,海寧名牌9個,浙江區域名牌企業48家。成為全國皮革行業品牌最集中的縣市之一。
雪豹上海品牌店人頭攢動
1996年,中國皮革行業第一次評定“中國皮革行業排頭品牌”,海寧的雪豹、蒙努被評為“中國十大真皮衣王”,占總量的20%。通過企業多年的努力和海寧皮革協會的積極倡導和推薦,2018年海寧有18個企業榮獲不同品類的衣王、裘王稱號。其中有2家中國真皮領先衣王,占總量的50%;8家中國真皮衣王,占總量的62%;4家中國真皮名裝,占總量的57%;3家中國裘皮衣王,占總量的21%。相比1996年增加了16家。品牌之路卓有成效,成績來之不易。這30年是海寧皮革行業品牌不斷發展、努力騰飛的三十年。
3、做品牌,每個服裝人的夢想
海寧的服裝人常說,品牌是每個服裝人的夢想。在海寧,除了雪豹,還有很多后起之秀,如浙江上格時裝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負責人告訴筆者,公司旗下主打的in see等三大品牌銷售網點已覆蓋北京、上海、哈爾濱、長沙、成都、重慶、武漢等20多個大中城市,有近60家門店。2006年,上格從品牌代理為他人做嫁衣的發展方式,轉向走品牌之路。創建品牌的過程是一個燒錢且需要大量資源的過程,無論面對多大的困境,上格從不放棄品牌的發展,不僅僅因為絕不服輸的魄力,還來自于對夢想的熱烈追逐。
4、線上品牌抓住發展好時機
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除了線下品牌的騰飛,線上品牌也迎來了發展的好時代。“野獸小姐”“MANDYSHEN”“coco”“MIX GEORA”“BOOL”等眾多來自海寧的網絡人氣品牌受到消費者的追捧。高端女裝皮草品牌“野獸小姐”的負責人告訴筆者,經過幾年的努力,他們憑借時尚的設計和高端的品質贏得了60多萬皮草粉絲的喜愛,成為了電商高端皮草品牌的頭部電商。再比如,線上知名男裝品牌“MIX GEORA”,現已在銷售渠道天貓、淘寶直播、抖音等多個平臺布局。近兩年銷售品類也已經從單一皮衣皮草拓展到四季服裝,已成功轉型為線上全渠道全品類銷售的電商公司。
海寧市皮革行業協會秘書長龔慧紅在中國國際皮革展海寧皮革展位上推廣品牌
5、行業協會為品牌建設搖旗吶喊
品牌騰飛的背后是所有服裝人的奮斗,也有行業協會的努力。海寧市皮革行業協會秘書長龔慧紅告訴筆者,協會始終把企業品牌建設作為協會的頭等大事,大力扶持和指導有創新、有潛力的企業積極發展品牌。
協會有一塊重要的品牌培育工作——“海寧皮革”浙江區域名牌。它是優質產品的標志、質量誠信的代表、科技創新的先鋒、社會責任的表率、優質品牌的代表。
自2009年成功創建以來,已培育發展48家優質企業成為海寧皮革浙江區域名牌授權使用單位,這一舉措增強了企業爭創品牌意識,提高了產品質量,有效維護和提升了海寧“中國皮革之都”的形象。協會通過展會、期刊、雜志、戶外廣告、宣傳片等方式宣傳海寧皮革浙江區域名牌,專門制作了標識服務承諾、監督投訴電話等內容的區域名牌吊牌,展示區域品牌的形象,提高知名度,打造特色區域形象,提升海寧皮革的競爭力。這幾年海寧市皮革行業協會不僅堅持培育線下優秀品牌,也積極挖掘線上的優質品牌,給行業品牌發展增加了不少活力。
五、綠色責任
1、艱辛而不平凡的環保治理路
海寧不僅皮革產業經濟總量、皮革服裝產量、毛皮交易量全國領先,在環保治理方面也處于全國領先水平,特別是近10年來,通過2010年全國開展的環保核查、2013年浙江省開展的“五水共治”和海寧市環保局的“零點行動”等專項行動的開展,海寧制革業的環保治理水平實現了質的飛躍。通過整治提升,海寧制革行業存在的環境污染難點熱點問題基本得到解決;長期困擾制革企業的氨氮超標問題得到了解決,調節池總鉻基本達標,總排口各項污染物均能保持穩定達標排放,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雙贏。
海寧環保治理之路艱辛而不平凡,取得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政府嚴格執法,政策引導與嚴管倒逼同步;二是協會積極推進,整合資源實現科技攻關;三是企業落實到位,全力以赴創新為先。
2、環保成為“一把手”工程
在海寧,企業高度重視環保問題,企業負責人親自抓,把環保作為“一把手”工程。每個老板都是環保專家,說起環保標準、技術、指標頭頭是道。更有甚者,老板親自搞技術創新和環保改造。真正做到全力以赴投入,技術創新敢為人先。近幾年,海寧制革企業年均投入環保治理的資金都超過百萬,有的甚至超過了千萬。
海寧兄弟皮革有限公司總經理錢志明曾經告訴筆者,每天睜開眼第一件事,就是趕緊用手機看一下在線環保監測數據、檢測結果,看了心里就踏實了。在對海寧市富升裘革有限公司走訪中,我們了解到公司負責人周永根還曾親自研發不少新型技術,在工廠類似這樣的小型改造已經成為家常便飯。浙江卡森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執行董事張明發向筆者介紹了很多最新的輥涂設備和低壓無氣噴涂設備等,都是意大利機械設備廠根據他們的需要定制改造的,能夠大大減少化料浪費。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皮革協會理事長李玉中一行調研兄弟皮革公司
3、環保經驗共享的氛圍濃厚
在海寧企業之間,互相分享環保治理經驗和互幫互助的氛圍也十分濃厚,往往是一個技術攻關成功,就由點到面推廣開來。如節水技術攻關,由富升裘革有限公司牽頭,選擇西班牙技術嫁接,對轉鼓進行技術改造,這個項目浙江省投入了200多萬的科技經費,海寧皮革研究院和富升裘革有限公司投入600~700多萬,能節約30%的用水,近幾年技術進一步優化,在海寧其它企業推廣效果很好,污水排放量減少40%,減排以后,環境資源空間也騰出來了。
4、清潔化生產是基礎
談到環保治理的經驗,海寧企業家的共識是“清潔化生產是基礎。不推行清潔化生產,實現源頭控制,解決制革污水治理的問題是不可能的。” 海寧市富升裘革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永根表示:“環保必須先從清潔化生產做起,化學品的投放只要平衡就可以,不是越多越好,而且過程控制比末端處理重要。我們的經驗一是用最少的化料讓皮吸收,化料投放太多,皮吃飽了又跑到水里去,還增加了治污成本;二是污泥控制如果不做好,后面的成本很高。工廠現在管道獨立、車間獨立,實現精細化管理,污水完全能夠實現達標排放,固廢這塊兒鉻泥做成鉻粉可以再利用,廢氣通過光觸媒技術處理,整個過程完全能夠實現綠色生產,循環利用。”
綠色是一份責任,在“碳達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綠色環保產品將成為未來消費的主流趨勢,皮革行業作為一個化腐朽為神奇的行業,其產品源于自然,不僅有效杜絕資源浪費,也減少了對易污染環境替代品的需求。可以說,皮革行業是真正綠色可循環經濟,制革行業未來依舊大有可為。
在線咨詢
快捷留言
- 請問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嗎?
- 我想了解加盟費用和細則。
- 留下郵箱,請將資料發給我謝謝!
- 我對加盟有興趣,請迅速聯系我!
- 我想了解貴品牌的加盟流程,請與我聯系!
- 請問投資所需要的費用有哪些!
-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