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厚植全產業鏈條!皓月集團擦亮皮革品牌
一直以來,皓月集團發展以肉牛養殖為特色的主導產業,積極打通上游產業、下游配套加工業,綜合引種、育種、擴繁、養殖、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形成完整的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肉牛產業鏈。而皓月集團在肉牛產業鏈建設、補充、強化上的嘗試和探索還遠不止于此。
眾所周知,肉牛養殖及產品深加工的開發生產是將其現有的自然資源優勢轉化為商品經濟優勢的有效途徑,但如何帶動牛肉及副產品深加工的發展?皓月集團制革產業是一個重要樣本。
多環銜接 皮優質良
作為皓月集團產業下游的皮革加工,集團通過產業結構不斷調整與優化,深耕厚植優勢產業牛皮加工。目前,集團已具備從原料采購、鞣制染色、產品設計、成品加工到銷售貿易的完整產業鏈條。
多年來,皓月集團經過幾個階段的發展,目前,工藝技術水平、生產能力、產品研發能力、綜合實力等方面都躋身一流,生產的產品涵蓋家居飾品、文創產品等最終消費品,形成了多品種、多系列格局。
去肉、片皮、鉻鞣、擠水、削勻、復鞣染色、干燥、震蕩拉軟、摔軟、涂飾、熨平、壓花、量尺、包裝,一整套工藝下來便可獲得一張完整的制革原料。因鮮皮制成的皮革制品更具柔軟性、抗撕拉力強、不松面、可塑性更強等優點,所以適合制作各種風格的皮革制品,最終制成高檔鞋面藍濕革、高級汽車坐墊革、生態環保革無鉻白濕革、高檔沙發革、優質二層藍濕革、服裝革、箱包革等系列高端產品。
“皓月牛皮開長大,傷殘少,等級高。屠宰完后機剝下來的鮮皮一小時內由保溫車運至制革生產車間。”據皓月集團工作人員介紹,第一時間進行腌制浸水進入制革流水線,能有效的阻止了膠原蛋白的流失,更有效的阻止細菌的滋生,保證了皮革制品的質量。
精研細琢 拓行業先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皮革行業是一個化腐朽為神奇的行業,把廢棄的動物皮張變成光鮮亮麗的皮革,最終制成各種時尚的皮革制品。在這個過程中,皓月集團認為科學技術始終是引領和推動行業發展的靈魂。
皓月集團以自產原料為強大的依托,產品均為本集團優良肉牛品種西門塔爾、夏洛來、利木贊等育肥公牛原皮,原皮開張可達50平方英尺以上,牛皮厚度均勻,屠宰的肉牛全部選用500公斤以上的育肥公牛,生長期兩年以內。100%機械剝皮,無描刀傷,無虻眼,無溜毛,無細菌傷是皓月牛皮的特點,處行業領先水平。
在此基礎上,皓月集團進一步加大力度抓好污染物總量削減,進行含鉻廢水分流并安裝了專門物化處理設施,處理后統一納入綜合廢水進行深度處理。同時,積極引導產業改造傳統生產工藝和轉產轉型,飛速向制革精細化、深加工等方面發展,逐步提高制革業的科技含量和產品檔次。
檢驗產業是否具有生命力的最終標準是市場,而做大做強市場也就是對產業的支撐。出于這樣的認識,皓月非常重視對專業市場的規模化開發,因此,皓月國際皮革工業園項目應運而生。
據皓月集團工作人員介紹,皓月國際皮革工業園項目,總規劃分三期進行。將引進以意大利為主的世界知名品牌鞋帽、箱包、皮裝和皮革家具等數十家頂級皮革制造加工商共同發展。
“一期工程年加工50萬張牛皮革和20萬套汽車皮革坐套,投資5億元,計劃2025年完成;二期工程年加工100萬張牛皮、200萬張羊皮和50萬套汽車皮革座套,投資10億元,計劃2030年完成;三期工程達到年加工150萬張牛皮、300萬張羊皮、100萬張鹿皮。投資15億元,計劃2035年全部完成“皓月國際皮革工業園”工程。”皓月集團項目部于洪說道。
據了解,“皓月國際皮革工業園”工程項目建成后,可實現銷售收入582億元,年利稅將達到82億元,可為吉林省周邊地區解決30000人的就業問題。
皓月國際皮革工業園的建設,將填補吉林省皮革產業的空白,標志著吉林省皮革工業將直接跨入世界皮革工業的先進行列,大大提升吉林省制革行業在世界皮革市場的競爭力。
搜狐吉林融媒體中心:王億濤
編輯:呂彥龍
審校:楊雪妍
編審:晨曉
總編:王興科
終審:王艷春
監制:李珺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