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東女鞋拿貨渠道,大東女鞋加盟費多少在鎮上開店可以嗎
手工作坊起步時,百元以下的女鞋,在達芙妮、百麗等鞋企走下坡路的時候,每年可以實現2800萬雙的銷量,50億的銷量,而且每年都以驚人的速度增長。
在其他品牌走下坡路的時候,廉價品牌大東為什么能成功反擊?
就算賠錢也要集中控權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南方出現了制鞋熱潮,各個手工作坊興起,但大多不知名,陳廣民的制鞋手工作坊也是如此。
于是,1996年,陳廣民創辦了浙江康豐鞋業有限公司,后更名為大東鞋業。
雖然大東鞋業有自己的R&D和生產團隊,并在全國各地開設了許多分公司,但銷量仍然很難上去。此外,2012年前后,整個鞋類市場狀況不佳,陳光民急需解決方案。
當時中國鞋類市場有兩種銷售模式:一是以康奈、奧康為代表的批發零售“連鎖壟斷模式”;一種是以益康、蜘蛛王為代表的終端專賣店模式。
但是這兩款都不適合大東,因為大東的鞋子便宜。如果沿用這兩種模式,不知道零售價格會往哪里漲,大東離破產也不遠了。
經過思考,陳廣民決定實行公司控股、合資開設門店、統一管理的合資模式。
2012年6月,陳廣民將當時已設立的原由代理人控制的18家省級分公司全部變更為公司控制。
陳光敏的想法是“大家一起有錢賺”。比如某省某代理分公司有2000萬元的折扣。自我改造后,這2000萬元占49%的股份,大東公司總部控制占51%的股份。總部將負責該分公司未來的資金投入和鞋子分銷。最重要的是,即使分公司虧損,總部每年也會拿代理人原來2000萬元的10%作為“最低收入”,而如果分公司盈利,代理人會按49%分紅。
這種解決方案很容易被代理商接受。即使十年虧錢,也不能虧錢。大東靠什么實現業務不虧損?
超低價、零庫存、賣不掉就送
機構成為加盟店后,店主的主要支出是房租和員工工資,其余全部由大東解決。
資源高度集中,大東會有資金和權利做更多的事情,也會開始放大戰術。
在之前的代理店模式中,中間有很多代理,價格差異越來越大。陳光民舉了一個例子。如果一雙女鞋的成本價是50元,公司給省級代理商的價格是70元,代理商給經銷商的批發價會達到100元,那么和其他一起,經銷商的零售價會達到300元。現在公司直接把商品配送到各個專賣店,每雙鞋180元就能賣出去。如果一家店之前一個月只能賣6萬,合資后可能賣16萬。
同樣的款式一定要低價賣得好。看大東天貓旗艦店,價格一般在50元左右,最低的鞋子才29元,最高的鞋子才269元。
以前的專賣店都是一個月或者一個季度,甚至半年回款一次,但現在每天回款。店里每天賣的錢必須當天或者第二天就要打到公司的賬戶,公司一個月跟店里結算一次。打個比方說,如果是1億元的資金,一年周轉兩三次,可以做兩三億元的生意;一年周轉五六次,就可以做五六億元的生意了。
賣不掉就送這是大東對于庫存的處理方式。正常價格賣不出去,那就打折,要是打折還賣不出去,那就送給顧客,買一送一沒人要,那就直接免費送。
陳光敏的想法是,庫存會占用資金,存放太久的鞋子會發生氧化,賣相不好,即便是虧本買出,也能省下一大筆倉儲管理費,而且還能增加顧客的好感度,增加回頭客。
大東能夠快速崛起,除了這三個大招外,其實還有很多細節值得借鑒。
從研發到上市半個月搞定
大東有一支數百人的買手設計團隊,分布在國內國外,能第一時間發現時尚品牌的動向,進而研發出自己的產品。
剛開始從研發到上市需要三四個月的時間,慢慢變成一個月時間,現在幾乎半個月就能搞定。
大東這樣的價格,路邊攤可以賣,小店面也可以賣,但大東偏偏開了高大上的專賣店,明星+專賣店,成功的塑造出大東鞋的高端形象,這也從另一個角度滿足底層女性的虛榮心,雖然價格低,也可以穿品牌鞋。
大東的目標市場是一二線,但實際上賣的最好的是二三四線,但不論在哪,大東的店面選址是有秘訣的。
第一種位置是大型超市、人群密度高的地方,雖然其他品牌也會這么選址,但沒大東這么執著。
第二種位置是達芙妮,鞋柜等品牌的旁邊,大東一點也不在乎自己的客戶被其他品牌吸引走,買低價鞋的人在買高價鞋時會考慮,但買高價鞋的人在買低價鞋的時候不會考慮。這也是大東蹭流量、引流的一種方式。
低價快速擴張之后,大東急需轉型升級
大東用自己的優勢和女性的心理,鋪就了一條康莊大道,但不得不思考盛極而衰這個問題。
價格低、質量好、時尚,但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鞋碼偏大,穿著不舒服等。
廠家用得制作標準比同行標準大一碼到一碼半。此外,大東鞋除了少部分是真皮材質外,其他均是PU皮材質,材料價格低,導致成本低,但也導致舒適度下降。
所以,現在的大東鞋性價比相對較高,但是品質相對較低。
大東鞋目前急需轉型升級。但不得不說,大東的商業模式可以稱作為經典的商業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