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新鞋海報被指打擦邊球,國產運動品牌廣告支出遠超研發
2021年的“國貨熱”帶動了安踏等國產運動品牌的營收大增。根據安踏公布的2021年財報,去年安踏營收493億,同比增長38.9%,整體毛利率同比上升3.4個百分點至61.6%,首度超越阿迪達斯,坐穩2021年中國運動鞋服市場份額第二位。
在營收大幅提升的情況下,安踏近幾年的營銷主要圍繞奧運戰略。
冬奧會期間,安踏作為中國隊唯一官方合作運動品牌,通過賽場植入、運動員代言等營銷手段,搶足了目光和流量。谷愛凌的“金龍雪服”、任子威的“冰上鯊魚皮”以及“國旗款”羽絨服一度席卷社交平臺,激發了眾多觀眾的消費熱情。
據Wind數據,冬奧開幕當天,作為運動類主贊助商的安踏股價大漲7.18%,收報123.9港元/股。
事實上,不只是安踏,另一國產運動服飾巨頭李寧也在加碼廣告營銷。2021年,李寧廣告及市場推廣費用猛增近四成至17.8億元。去年3月,李寧官宣肖戰成為運動潮流產品全球代言人,又與傳奇滑板選手Erik Ellington合作,試圖以“流量”戰略破圈。
但相較高調的營銷,國產運動品牌的研發占比卻不是很“夠看”。2021年安踏研發成本為11.35億元,收入占比僅達2.3%,是近五年的最低值。李寧2021年財報顯示,其研究及產品開發開支占營收比率由上一年的2.2%降低至1.8%。
雖然研發費用仍呈增長趨勢,但相較廣告及市場推廣支出占比的大幅增長,國產運動品牌對于產品研發的投入和重視稍顯不足,想要在國際市場上與耐克、阿迪等品牌進行較量,仍需尋找持續增長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