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星爾克,國貨品牌的一種魅力!
這兩天,鴻星爾克因為一場意外大火,又“火”了。4月29日,莆田一家工廠發生火災,鴻星爾克在附近的合作工廠也被波及。本來已被疫情影響了三年,偏又遭遇火災,這對企業是毀滅性打擊。雖說這家供應鏈工廠因火災影響,暫時無法交付產品給鴻星爾克,但鴻星爾克并沒有追究合作工廠訂單違約的責任,反而積極伸出援手,調集人力物力財力幫助清理搶修受災廠房,助其復工復產、渡過難關。鴻星爾克的義舉,讓它又一次廣受贊譽。
去年河南發生暴雨災情,鴻星爾克在自身經營困難的情況下向災區捐贈5000萬元物資,為自己立起了“有民族大義的企業”的flag,而消費者感動之余,也以“野性消費”的模式來支持鴻星爾克的產品。
德善并舉、充滿責任感的企業,值得被社會看見。而同時被社會看見的,還有包括鴻星爾克在內的不少國貨品牌日益提升的影響力和吸引力,近幾年來,“國貨崛起”“國貨之光”已經成了網絡中的高頻詞,國產品牌也成了新一代消費者追捧的對象。在2021年新國貨品牌影響力排行榜上,排名前十的國貨品牌,其市場影響力和口碑影響力指數均在90以上。當然,除了情懷,國產品牌崛起的背后是有著“天時、地利、人和”三大要素助推的。
天時,在于強調品牌建設的環境,比如加強市場監管,打擊假冒偽劣、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以及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加強職業教育,厚植工匠文化,使國產品牌具備強大的發展后勁;地利,在于中國消費升級、產業升級兩大趨勢,隨著國內大循環的加速,國內消費發生了明顯轉變,越來越多人選擇國產品牌,數據顯示,去年包括安踏、鴻星爾克、特步等鞋服產品,美的、海爾、格力等家電均在京東唯品會等平臺大賣;人和,則是消費結構發生了基礎性變化,90后、00后正在成為主流消費群體,年輕一代對國貨的偏愛又進一步推動了國貨品牌的創新和變革。
網友評價鴻星爾克的義舉“這很鴻星爾克”。這句話的背后體現出國產品牌日益清晰的辨識度,清晰的辨識度來源于國產品牌逐漸在摒棄曾經遠離消費者的形象,從過去的山寨、劣質、價格低廉的代名詞走向了國潮、精致、中國文化的象征。 通過質量提升、品牌打造、情懷彰顯,與消費者之間形成“雙向奔赴”的良好互動。
在網絡平臺上,已有超過千萬網友觀看了鴻星爾克的這條熱搜新聞并點贊留言,各種溢美之詞下,體現的是“良心”網友對良心企業責任擔當的贊賞,更折射出國貨品牌的巨大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