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VS李寧,王子與草根的一哥之爭
2022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吸引了全世界關注的目光。
作為贊助商出現在各項賽事的國產運動品牌中,從開幕式便引爆全網的安踏,一時成為最大贏家,李寧則位居次席。這再次引發了廣大網友的討論:安踏和李寧,誰才是國產運動品牌一哥?
安踏與李寧的一哥之爭
今起,荊楚網(湖北日報網)推出特別策劃——商道對對碰,基于楚天輿情數據研究院大數據挖掘優勢,全網監測安踏和李寧兩大品牌相關數據,并結合公開信息從五大維度進行對比,客觀分析商業競品的發展現狀與未來展望,激勵品牌健康發展,也給廣大網友提供消費參考。
一、管理層對比
根據官網披露的信息,李寧董事會當前由6名成員組成,分別為李寧、高坂武史、李麒麟等3名執行董事,以及顧福身、王亞飛、陳振彬等3名獨立非執行董事。其中,李寧任執行主席。
李寧董事會關系圖
作為曾經的體操王子,出生于1963年的李寧,名字和事跡可謂家喻戶曉,在此不再贅言。其組建董事會奉行多元化政策,成員除李寧外皆有海外留學經歷,且分別在服裝、金融、教育等領域的上市公司,擁有擔任高管的深厚資歷。
作為1987年出生的年輕人,據媒體公開報道,李麒麟是李寧長兄李進的兒子。除了在李寧公司任職,李麒麟跟王思聰一樣,還擁有自己的電競戰隊。2019年,李麒麟與其父李進以45億元財富入選胡潤百富榜第912位。從持股比例看,李麒麟是僅次于李寧的第二大個人股東。據此分析,李麒麟很有可能是李寧未來的接班人。
李麒麟和李寧
與李寧同為聯席行政總裁的高坂武史,也是名單中引人注目的那一個。
高坂武史是日籍華人,1971年出生于中國,中文名錢煒。在2019年加入李寧之前,他在優衣庫工作了23年,從底層店鋪工作起步,先后參與過生產、商品、零售等部門工作,隨后成為優衣庫開拓中國市場早期團隊的重要成員。
對于高坂武史作為職業經理人被引入,有分析認為是李寧打算“放手”對公司的管理。同時,高坂武史擔任聯席行政總裁負責集團運營,也很可能是李寧意圖借助其在服裝品牌全產業鏈上的管理經驗,幫助李寧鞏固“潮品”印象,走上新臺階。
反觀安踏的董事會組成,目前有11名成員,丁世忠、丁世家、賴世賢、吳永華、鄭婕、畢明偉等6名執行董事,王文默1名非執行董事,以及戴仲川、姚建華、賴顯榮、王佳茜4名獨立非執行董事。
安踏董事會關系圖
這份名單中,丁氏家族占據4人,其中1970年出生的丁世忠和哥哥丁世家兩人為主要股東。丁氏家族通過成立家族信托的方式,長期持有公司 50%以上的股權,對安踏集團擁有控制權和管理權。其他董事也多具福建背景,體現出閩企的典型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草根起家的安踏近年先后引入3位獨立非執行董事,分別具有法律、金融、會計、零售及商業咨詢方面的資深經驗。在安踏近年來多次出手購買國外運動品牌以搶占細分領域市場的背景下,此舉可能意味著,安踏將繼續維持購買戰略。
從李寧和安踏主要管理者來看,一邊是曾經如日中天的體育明星,一邊是商道底蘊深厚的閩商代表,兩者的PK在未來會更具看點。
二、發展策略對比
2018年以后,李寧采取“單品牌、多品類、多渠道”的發展策略。
其中一個重要表現是,當年李寧受邀參加紐約秋冬時裝周意外爆火后,借助“國潮”的熱度,推出子品牌“中國李寧”,并順勢對產品進行了提價。
據統計,在紐約時裝周后,李寧悟道2-ACE-韋德之道普通款,均價從899漲至1700元,樂高款一度達到5000元。財報顯示,“中國李寧”一系列服裝年度銷售量超過550萬件,悟道鞋系列銷售量超過5萬件,售罄率均超過70%。
從中可以發現,李寧從未放棄成為全球化品牌的目標,并一直朝著品牌定位高端化努力。
反觀安踏,則堅持“單聚焦、多品牌、全渠道”的發展策略。
近年來,安踏通過并購擴張形成多品牌矩陣,進而占領相關領域的細分市場。特別是旗下的FILA、始祖鳥釋放強勁勢能,為安踏營收的快速增長,創造了動能。其中,安踏在2009年收購的FILA,目前營收已占安踏集團的“半邊天”。
安踏旗下品牌
據安踏2021半年財報顯示,安踏主品牌營收105.78億元,斐樂(FILA)營收108.27億元,斯潘迪(Sprandi)、迪桑特(Descente)、可隆(Kolon Sport)、小笑牛(KingKow)等品牌營收為14.07億元。安踏主品牌占比為46.37%。
安踏CEO丁世忠表示,安踏主品牌一直堅定做中國市場,做大眾市場,強調性價比高,明確不會貿然走高端路線,而是維持可持續健康的發展。這一點是與李寧的最大差別。
三、盈利能力對比
2000-2021上半年四大品牌營收情況
自2012年安踏營業收入首度超越李寧,便一直對后者保持領先。
2016至2020年周期內,安踏營業收入分別為 133.46、166.92、241、339.28、355.12億元,毛利潤分別為64.59、82.41、126.87、186.59、206.5億元。除2020年因新冠疫情影響外,安踏的營收同比增長率皆大于19%,并在2018年達到公司成立以來的峰值——44.3%。
同期李寧的營業收入則分別為80.15、88.74、105.11、138.7、144.57億元,毛利潤分別為37.05、41.76、50.53、68.05、70.94億元。從中可以看出,自2015年李寧重掌公司后,李寧集團逐漸從庫存影響中恢復。
此外,2018年李寧登上紐約時裝周引爆全網后,當年及次年營收和毛利潤同比增長率,皆有顯著提升,但目前在總體上,仍與安踏有著一倍多的差距。
四、暢銷產品競爭力
荊楚網(湖北日報)記者在淘寶安踏官方網店看到,2022年3月月銷量前5的商品,數量均大于兩萬。銷冠為2022年春季新款革面小白鞋,售價229元,目前已售出3萬余雙,擁有1000多條評論。
經搜索發現,安踏官方網店目前擁有2081萬粉絲,在售商品覆蓋了運動鞋服、配件、護具以及健身器材等多個類別,部分商品特別標有安踏科技,價格從29元至最高8999元不等。標注為谷愛凌同款的2022年北京冬奧特許商品國旗款男女專業滑雪服套裝,售價在所有商品中最高,目前尚無人購買。
安踏淘寶官方網店
荊楚網(湖北日報)記者再次搜索淘寶李寧官方網店,同期前5名月銷量均大于1萬,但僅有第一名超過兩萬,為李寧春秋白色運動鞋,活動售價258元,累計獲得超過6萬條評論。
經統計,李寧官方網店目前粉絲數2575.5萬,在售商品類別與安踏相通,另單獨設有“COUNTERFLOW(逆流)”潮品展示區。該系列部分產品曾亮相2019FW紐約時裝周。所有商品售價均在39至2999元之間,最貴的是李寧旗艦新款滑雪棉服,當前月銷量7件。
李寧淘寶官方網店
值得一提的是,李寧和安踏在運動鞋方面,低中高端皆有產品覆蓋。中低端方面,安踏的銷量高于李寧,但在售價超過1000元的高端球鞋領域,安踏只有1件商品,李寧則有價格從1000元覆蓋到2000多元的系列。
五、周期曝光度對比
2022年2月1日-28日,楚天輿情數據研究院對安踏和李寧在全網的曝光度進行了統計,相關數據如下:
安踏和李寧全網曝光度對比圖
提及安踏的信息共138204條,其中微博112413條,微信5328條,新聞8427篇。其中,正面情緒占比63%,負面情緒占比4.88%,出現最多的五個關鍵詞是中國、品牌、全球、風險、安踏,提及“安踏冬奧會”的微博共20200條。
在負面情緒中,絕大多數網友反映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周邊難買,質疑安踏在做饑餓營銷。此外,部分網友對安踏的產品質量、物流運輸以及直播混亂情況,作出負面評價。
安踏輿情媒體分布
曝光峰值出現在2月5日,當天有35509條關于安踏的信息,主要原因是安踏在冬奧會開幕式上的大量曝光。
安踏輿情走勢
同期,提及李寧的信息共102611條,其中微博78323條,微信5321條,新聞8293篇。其中,正面情緒占比78.19%,負面情緒占比6.7%,出現最多的五個關鍵詞是中國、風險、市場、全球、體育,提及“李寧冬奧會”的微博共561條。
在負面情緒中,絕大多數集中在李寧簽約匈牙利短道速滑隊一事。原因在于該隊華裔隊員劉少林和劉少昂在冬奧會上的表現,引起部分國內網友爭議,從而牽連到李寧。另有部分聲音將李寧與安踏對比,質疑李寧的經營能力。
李寧輿情媒體分布
曝光峰值出現在2月25日,有15936條關于李寧的信息,原因是當天肖戰成為李寧運動潮流品牌全球代言人,有大量肖戰粉絲轉發李寧發布的微博。
李寧輿情走勢
六、階段性結論
回顧過往,安踏在2015年突破了曾經攔住李寧的百億元門檻,登上當時國內體育用品公司業績的最高點。
通過大量收購成熟品牌,安踏快速切入對應領域的細分市場,將不同需求的消費者納入自己的囊中,創造了高速發展的十年。
反觀李寧,過去十年首先經歷了品牌戰略失誤、多次換帥、轉型不利、關店潮、海外市場萎靡等風波,直到在2014年末,重新迎回創始人李寧執掌公司之后,迅速實現了扭虧為盈。
2018年,李寧借“國潮”熱度,開啟了新一輪增長,并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品牌高端化的策略。
2019年引入高坂武史這位經理人,透露出李寧有意在零售、品牌、渠道等方面大力布局,只是在開店選擇上,更為謹慎,也更注重高端門店、塑造品牌形象。
如今的李寧,相比當初策略更為穩健,產品覆蓋低中高端,在國內“支持國貨”的聲量越來越大的背景下,未來將有不錯的發展前景。
但目前,不論從公司體量、營收,還是市場占有率上,李寧仍與安踏有著一段不小的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