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鞋界的寶馬” 怎么了!只能靠“賣地”求生存
它曾被稱為是“女鞋界的寶馬”,僅用5年的時間就成功上市,市值一度高達190億港元,但現在旗下的7000多家門店陸續關閉,只能依靠“賣地”勉強生存,這究竟是哪一家鞋類品牌呢?
女鞋界的寶馬,連續五年穩居國內市場第一
開頭提到的這家企業其實就是達芙妮,在1990年正式成立,該公司的創始人是陳賢民和張文儀,起初公司只是在臺灣市場發展,到了90年代之后,他們又將發展眼光投放到了大陸市場中,達芙妮憑借著價格優勢,迅速搶占市場,成為當時國內最受歡迎的女鞋品牌之一。
達芙妮發展到1995年在香港上市,這也意味著該女鞋企業僅用了5年的時間就成功上市,到了2004年,達芙妮旗下產品銷量就已經超過了5000萬,連續五年的時間榮登國內女鞋品牌第一的位置。
到了2012年,達芙妮的營收已經突破了100億港元,旗下的門店數量為7000多家,市值更是達到了190億港元,至此達芙妮也被大眾稱為“女鞋界的寶馬”,在當時可以在各大商場中發現達芙妮的身影,市場上每賣出5雙女鞋,就會有一雙來自達芙妮。
女鞋界“寶馬”就此隕落,關閉7000家門店
而達芙妮好成績的取得自然也離不開國內女性消費者的支持,現如今女性也逐漸發展成為國內消費的主力軍,其中20到60歲的4億女性消費者,其每年的消費支出高達10萬億元,到2020年,“她經濟”的市場規模就已經達到了4.8萬億元,按照當下的這種發展趨勢,我國之后或將成為全球第三大女性消費市場。
也正是因為國內女性消費力量的崛起,使得許多服裝、鞋類等行業都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場面,到2021年上半年,國內服裝企業已經達到了12467家,其總營收為6534億元,同比上漲了12.99%。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多企業在這之中也逐漸開始走向衰敗,就連曾經穩居世界第一的達芙妮,也未能逃得過去,在2020年該公司的營收為3.64億港元,與2019年數據相比較減少了83%。
在這一年的8月份,達芙妮對外表示,將會退出中高端的實體銷售業務,關閉旗下的7000多家門店,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就相當于基本退出了實體店市場。而達芙妮在這之中究竟都發生了什么呢?為何會出現如今這般局面呢?
達芙妮市值僅剩3.21億港元,靠“賣地”求生存
在2010年國內的電商行業逐漸興起,許多企業在這之中都將銷售渠道從線下轉到了線上,而達芙妮還一直將發展中心放到線下門店中,忽略了線上業務的開展。
等到其他企業都借助電商風生水起之時,達芙妮才意識到線上市場的重要性,為此達芙妮在當時決定暫時放棄與京東等銷售渠道的合作,轉身選擇耀點100,雖然達芙妮也在積極采取措施,試圖追趕其他行業內企業,但最終的結果卻并不如意。
耀點100因為內部資金出現問題,最終不得不選擇破產倒閉,這也讓達芙妮的事業備受打擊,在2013年,達芙妮就開始出現虧損的局面,兩年后其虧損值達到了30億港元,市值也僅剩5.85億港元,與此前輝煌時期相比較下降了97%左右。
為了挽救公司發展,達芙妮在2019年又開始實行“貼牌”的發展戰略,但該戰略也并沒有按照它預想中的發展,在2020年“貼牌”收入僅有520萬元。
現如今達芙妮只能依靠“賣地”勉強生存,通過出售旗下的土地以及物業,在2021年1到6月期間,其總營收達到了5040萬港元,凈利潤達到了4480萬港元。
不過目前達芙妮公司的市值還在持續下滑,僅剩下3.21億港元,曾經“女鞋界的寶馬”就此隕落,也確實令眾人感到意外,至于說達芙妮是否還可以重回其巔峰之位,還需要看其今后的具體發展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