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胎于“炒鞋”社交平臺 “得物”進軍消費金融
在去年年初更名的“得物”,一年后又有新動作了。
近期,行業人士注意到其運營主體公司已上線專屬分期產品“佳物分期”,同時正在招聘供應鏈金融、金融支付等相關領域的人才。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公司除了消費分期、支付領域的謀篇布局之后,也有意進入供應鏈金融等領域。針對以上信息,記者在發送的提綱中也有提及,但截至發稿前對方未回復。
潮流網購社區探索金融服務
從潮流小眾APP轉型為垂直潮牌頭部,坐擁十億體量的得物開始了新探索。
資料介紹,得物APP是目前國內領先的集正品運動潮流裝備交易、球鞋潮牌鑒別、互動圖片社區于一體的綜合移動互聯網平臺。天眼查顯示,其運營主體為上海識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疑似實際控制人為楊冰,總股權比例74.5%。
作為85后創業家,因為楊冰虎撲體育聯合創始人兼總裁的身份,虎撲也成為其最早的孵化平臺,內部投資孵化項目球鞋鑒定及交易平臺毒APP于2015年誕生,楊冰為第一大股東。
隨后毒APP依靠虎撲社區多年積累的球鞋鑒定師和球鞋消費者資源成長迅速,截至2019年4月,毒已經獲得若干知名投資機構如紅杉資本中國、普思資本、Digital Sky Technologies等的3輪融資。但在2019年后,公司并未公開宣傳新一輪融資信息。2020年1月,“毒APP”更名為“得物APP”。
而關于得物對金融領域的探索則源于分期消費。此前,得物合作的分期平臺有合作花唄分期和樂信,模式也是主要從消費者和供貨商家兩端著手。其中,分期平臺“佳物分期”上線于2020年12月,由上海德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聯合金融信息服務方及金融機構推出,信用額度僅限于用戶在得物APP平臺消費使用。
據了解,目前“佳物分期”采取白名單制,僅對部分用戶開放。在得物APP,部分用戶點開分期支付時,服務由花唄分期支持,應用內未現佳物分期服務入口。有圖片顯示,佳物分期開通后,合同列表有分期樂注冊協議。在公開平臺,佳物分期的咨詢問題,有被分配至分期樂客服回應,涉及旗下樂花卡業務。
從分期,進階支付,得物都做了哪些努力?記者注意到,除了上線的佳物分期外,公司還申請了小物分期、嘟嘟花、溜溜花、佳物花等金融物管類商標的注冊以及“”網站域名的備案(名稱為“德吾pay”),這也更加印證了行業人士對公司金融版圖布局的猜想。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下半年公司因銷售假冒偽劣產品被中消協點名的事件影響較大,而公司為何選在這個時間布局金融領域不知也是否另有深意。記者在發送的提綱中皆有提及,但截至發稿前對方未回應。
尚需足夠成熟的商業模式支撐
從2017年上線球鞋交易功能向球鞋交易平臺轉型的一年后,“毒”每月GMV成交總額已接近2億元,更在該年創下了20億——30億元的理想成績。到2019年,公司全年GMV達60億-70億元。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初,得物App月活用戶數已經達到4000萬。如今,得物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球鞋交易平臺,市值達到10億美元。繞不開的做大做強,繞不開的流量變現。但擁有電商場景的消費金融玩家居多,后入局的得物憑借著潮流電商和潮流服務兩大核心服務能否站穩腳跟?
脫胎于“炒鞋”社交平臺得物成長迅速,被稱為電商“黑馬”,但得物當前指向也比較明顯,不過是電商+金融的老路子,但對標早期玩家,其獨有的社交基因和社區團購的商業模式也預示著其能走上前輩們的“老路”也沒那么容易。
一方面,在消費市場上,小眾的圈子潮鞋交易是很難支撐起足夠成熟的商業模式的。2020年改名得物后,得物開始重點發力潮流全品類,從品類和模式上進一步擴充。但主要針對的消費主體還是年輕人,其中90后甚至占到了90%,公司也仍在最大限度挖掘年輕人的價值。
得物也宣稱將打造亞洲乃至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鑒別場景,但其也因為鑒別誤差、售后服務、霸王條款等問題一直詬病不斷。此前,毒APP就因涉及假冒偽劣、隱私等問題被中消協以及電子商務協會點名。2019年,央行上海分行還發文《警惕“炒鞋”熱潮防范金融風險》,指出炒鞋平臺實為擊鼓傳花式資本游戲,尤其點名得物。
一位行業資深分析人士表示,“就像垮下去的聚美優品一樣,因為受眾群體比較垂直,所以用戶對產品質量會更加敏感,對偽造品的容忍度會更低。如果得物想上市,就不能繼續縱容這種事情高頻率發生。”
另外,在當前監管日趨收緊的金融環境下,電商平臺的消費金融市場也已經非常成熟。上述資深行業人士認為當前情況下,得物能安心做流量變現也是對電商業務的輔助和完善。
“雖然賽道天花板不高,但增加社區的包容性和文化屬性、重塑社區調性,以及未來如何穩固上游供應鏈,完善售后服務和獲取新用戶等都是其將要面臨得挑戰。”該分析人士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