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不“放假” 穿好兒童鞋一起快樂運動
寒假來臨,不知道大小朋友們都有什么安排?寒冷的冬季,可能很多家長和小朋友都不愿意出門面對低溫進行戶外運動,但運動是不可少,很多家長發現孩子冬天呆在家里缺乏運動可能更容易生病。在這里給大家推薦一些寒假生活中適合孩子日常鍛煉的方法,運動不“放假”,大家一起動起來吧!
冬季運動,裝備不能少:
冬季運動第一件事就是需要注意保暖,戶外運動前穿上保暖的衣物、鞋襪等防止著涼,但這并不是指衣物穿的越多越好,而是要穿合適的衣物。運動之前的衣物可以穿得厚實些,在熱身運動之后身體變暖就可以脫掉外衣,等運動完成之后需要趕緊穿上外衣。
其次,兒童運動所穿的鞋子也要多注意,建議選擇有功能設計的兒童鞋。因為孩子足部一直支撐著身體的重量壓力,運動的過程中,足部受到的壓力更大,且孩子的足部尚未完全發育完全,更需要得到細致的呵護。
兒童有三維護足概念設計,會有不同足弓承托幅度及后跟斜度的鞋墊、堅硬的后跟杯和不同前足圍度設計,從三個維度全面保護孩子的足部,能承托孩子的足弓,穩定后跟骨,控制后足外翻幅度,減少足部疲勞,給到孩子舒適的足部環境。
簡單又有效的運動:
1、兩點左右跑:
放兩個礦泉水瓶,兩水瓶之間的距離可根據情況自行掌握。讓孩子使用側滑步在兩水瓶之間進行快速移動,進行10-20次。
2、原地蹬地跑:
雙手、雙腳支撐于地面,雙腿快速前后蹬地練習動作頻率根據自身情況,頻率越快強度越大,持續進行30秒。
3、原地小步跑:
原地快速小步跑,擺臂、腳步頻率盡可能加快,持續進行30秒。
4、靠墻靜蹲:
后背靠在墻上,屈髖屈膝,膝關節保持90度,同時注意膝關節不能超過腳尖,根據自身情況可通過調節膝關節角度降低難度,持續30-60秒。
運動要遵循適度原則:
無論什么時候,運動都需遵循適度原則,切不可“貪多”。適宜的運動強度主要表現在:運動后感覺輕度呼吸急促,周身微熱,面色微紅,內心感覺輕松愉快。雖然稍微感覺有點疲乏,但是經過休息以后可以消除,并且沒有疼痛和麻木。
其中,兒童青少年運動量要以中低強度為主,身體微微出汗為宜,運動后要注意保暖和休息,建議上午、下午和晚上各進行15~20分鐘的鍛煉,每周三次。
總之,冬天也要多進行運動,而且要掌握好方法,還好穿好合適的裝備,通過科學的運動鍛煉增強體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