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閉店,退出......快時尚品牌“快”不起來了?
六年前,一陣“快時尚”風潮在中國掀起一陣巨浪,作為時代發展的催生物,在當下信息爆炸的社會環境里,越來越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快時尚近年來在中國的熱度究竟有多高?其受歡迎的程度曾一度讓從來不屑于“快時尚”的奢侈品都希望自家門店能夠與其靠攏,以獲得人流量。其“快、準、狠”的特點迅速在中國站穩了腳跟,豐富的產品和親民的極大地激發了消費者的興趣。
01 巨頭淪落
一提起快時尚品牌,大家最先想到的一定是H&M、Zara、GAP、UR、優衣庫(需求面積:1800-2000平方米)等。這些品牌以優惠的價格,時尚的設計感,快速的上新,攬獲了全年齡段的用戶群體,迅速占領了中國服飾品牌的市場份額。
但就在近幾年,就連Zara、C&A、H&M,Forever21等在中國本來很吃香的快時尚品牌,現在過得并不好,疫情的爆發更是雪上加霜,加速了這些品牌關閉部分門店或退出中國市場。
今年3月份,H&M銷售額下降46%,關閉了3778家門店,占全球門店總數量的75%。其中,8家位于意大利的門店將永久關閉。
Zara母公司發布的2019年度報告也顯示,該集團全球50%的店暫時關閉,即全球的7469家門店中有3785家門店已暫時停業。今年4月份,美國服裝巨頭GAP因疫情暫時關閉了北美及全球范圍內大多數門店,重新開店時間未定。而在此之前,GAP在全球擁有近4000家門店,70%以上位于北美,貢獻了近八成收入。大范圍的閉店,再加上線上銷售遇阻,這對GAP來說幾乎意味著收入停滯。在快時尚行業業績逐年放緩,品牌紛紛閉店之際,優衣庫卻依然持續擴張。在今年的6-8月份,在20多個城市開出近30家門店。其中8月14號,更是在全國18個城市同天開業19家新店。那么問題來了,再這樣的大環境下,為啥優衣庫就能逆流而上,乘風破浪呢?
02 為啥優衣庫還不斷擴張?
遠的咱不說,8月14號當天,鄭州瀚海海尚購物中心也有一家2000㎡+的優衣庫開業,是河南單店面積最大的旗艦店。算下來,鄭州已經有10家優衣庫了,選址基本都在購物中心內。
有分析認為,優衣庫在中國的擴張計劃,會促使優衣庫和中國市場的相互依賴性越來越強。據了解,優衣庫的原材料工廠中一大半都來自中國,雖然近期有把工廠遷移至東南亞國家的想法和動作,但強勁的銷售額仍得益于中國市場的貢獻。
再者優衣庫很好的詮釋了“高頻打低頻”這個詞,它的市場定位是“衣服倉庫”,即“任何時候都能選到衣服的巨大倉庫”,對商品的陳列的空間設計也很有考究。
回想一下,是不是感覺每一家優衣庫長得都差不多,呈矩形模塊狀,主要通道都是筆直寬敞的。貨品雖然很多,但找東西特別方便,一點兒也不覺得擁擠。
再舉個例子,優衣庫的陳列臺看著沒啥新鮮感,但可以讓顧客迅速的了解到展示出來的產品信息,大大的減少了顧客選擇尋找的時間。
當然,優衣庫的客群也是呈了兩極分化。有的人覺得全都是基本款,沒什么特色,有的人覺得簡單但不low,月薪5千穿優衣庫,月薪50萬的也在穿優衣庫,聽說很多單品能賣出驚人的10億件!特別是近兩年,優衣庫不斷的出聯名款,漫威系列,星戰系列,迪士尼系列...可以說是“基本款里的愛馬仕”了。
結語
總的來看,優衣庫不一定所有商品都是同類中最低的,但一些商品確實便宜。此外,價格低廉,好打理,質量也不錯,這也正是優衣庫的優點。
購買衣服時,也不用經歷復雜的試穿,不用和店員周旋,討價還價,簡直是男人逛街的福音,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