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在柏林引發搶購的馬拉松競速鞋,看安踏跑步戰略
【-行業新聞】國慶前夕,世界六大馬之一的柏林馬拉松如約而至。在柏林馬拉松博覽會上,成為國內唯一一家參展的中國企業,并在參展過程中,在柏林一家知名潮店FIRMAMENT全球首發競速跑鞋C202/2.0柏林特別版。
售價110歐元(折合人民幣858元)的安踏C202柏林特版競速鞋,首發限量86雙,3小時內全部售罄。國內市場中,售賣價格為599元,10月12日下午及13日凌晨開始,線上與線下陸續發售,幾乎也都是一搶而空。
競速跑鞋一般不會在設計上花費更多功夫,而且與潮店進行首發,更不是跑鞋常見的售賣形式,針對這雙有設計感的跑鞋,為何會選擇柏林進行首發,而且選擇限量方式進行售賣,安踏相關負責人告訴了氪體原因。
一雙有文化表達的競速鞋
一年前,「馬拉松之王」基普喬格在柏林馬拉松打破了世界記錄——2小時01分40秒。如今,他又在維也納完成人類「破2」壯舉,雖然這個成績并不會得到國際田聯的官方認可,但這樣的人類極限突破無疑也會被歷史銘記。
馬拉松是一項不斷挑戰人類耐力極限的孤獨運動。雖然基普喬格代表人類率先達到新極限,然而對于正在不斷刷新自己新PB(個人最好成績)的馬拉松跑者們,他們還在與自己做斗爭。
專業跑者都會有接近自己臨界點的極限,這個極限可能卡在30公里,也或者因內心潛意識的某些「烏云罩日」心態放棄,這種掙扎狀態可能是旁人無法產生共鳴的。
「C202/2.0柏林款設計概念從馬拉松跑者出發,再用中國傳統水墨畫風格表現出來,希望能帶給跑者一種‘沖破云霧’的豁然開朗。」安踏跑步推廣副總監姜淼告訴氪體。
C202/2.0版本在許多細節上進行了全新設計,抓地效果、緩震與回彈效果都有顯著提升,就是希望讓跑者能在比賽中跑得更好。
首先,水墨云霧作為鞋面主設計元素,云紋貫穿于鞋面與中底,搭載安踏自主研發的A-FLASHFOAM蟲洞科技,可在大大降低鞋底重量的情況下仍然提供足夠的支撐和回彈。
其次,鞋面采用一體式工程網布,透氣性更強。
再者,分區化支撐設計可以提供優秀的穩定和支撐效果,同時采用新材質的鞋舌,伸縮性、穩固性和舒適性均得到提升。
在柏林潮店首發背書下,加上頗有文化蘊意的設計感,不少弄潮兒們已經開始躍躍欲試準備入手收藏。對于一款專業馬拉松跑鞋,為何在潮店進行首發,背后究竟是何用意?
姜淼解釋道,「選擇在柏林參展并在潮店進行首發,一是為了致敬世界上最快賽道;二是中國品牌到歐洲市場,想要吸引當地消費者注意力,還有海外華人看到中國品牌也感到自豪,柏林版更多的是想做一個文化表達。」
近兩年,安踏相繼在跑鞋市場發力,新科技搭配的相應跑鞋產品都陸續上市,接連不斷的新動作,背后是安踏需要鞋類的增長帶來更多品牌價值。
鞋類增長對安踏很重要
依靠「單聚焦、多品牌、全渠道」的策略,安踏集團的財務數據一直顯著提升,成為國產運動老大。
在2019年中年財報中,安踏共營收人民幣148億元,整體增長了40%,但品類細分下,服飾收益增幅達到50%,而鞋類占總收益比為34.6%,低于去年同期的38.9%。
可以看出,在安踏營收結構中,鞋類收入僅占比三成四,低于、特步與361°的鞋類營收占比。因此,增加鞋類收入也是安踏需要做的工作之一。
在集團籃球先行的情況下,依靠湯普森人氣效應,安踏籃球「要瘋」系列產品2018年達到5億元流水,跑鞋則是被寄予希望的另一條事業線。
在越演越烈、注重科技的跑步市場,國內外品牌早已呈現龍爭虎斗之勢。前有、、NewBalance分別擁有Zoom、Boost、Fuelell主打跑鞋產品和科技,后也有李寧、、匹克、361°對跑鞋市場的步步緊逼,但好在跑鞋市場足夠大,安踏也有機會突圍。
據中國田徑協會發布的數據,「2018年全國舉辦800人以上馬拉松及相關賽事共1581場,其中中國田徑協會認證賽事339場,全國馬拉松累計參賽人次583萬,年度消費額達到178億元,全年賽事帶動總消費額288億元。」
根據艾媒咨詢發布的《2019中國運動鞋服產業競爭態勢與行業發展大數據分析報告》顯示,中國運動鞋服市場的主要增長來自于運動鞋的貢獻,2018年中國運動鞋服市場中,運動服裝銷售額為192億人民幣,而運動鞋履銷售額達423億人民幣。
跑鞋市場既可以滿足專業跑者的需求,也可以作為大眾日常穿著鞋類,跑鞋有很大市場空間。近些年,國內運動品牌也投入很大精力在跑鞋市場當中,包括贊助馬拉松賽事、聘請國外設計團隊、加大科技研發投入、還有IP聯名時尚化表達等。
面對競爭環境,安踏高層在接受采訪過程中,多次強調「極致性價比」的優勢。
2019年,安踏進入「價值協同」年,集團董事局主席丁世忠還首次將「價值零售」提升到戰略高度,科技、品牌、服務、體驗、文化等緯度滿足消費者需求。
翻開安踏跑鞋天貓商城售價,與可口可樂的聯名款首發價為499元,雙十一預售到手價僅為369元、NASA漫游者首發價為599元,而最近天貓聚劃算價格為398元,不是聯名款設計的科技跑鞋售價也在279-398元之間。
安踏鞋類創意總監RobbieFuller是球鞋界響當當的知名人物,他曾經是adidas的高級設計總監,加盟安踏后,KT3-Rocco、A-FLASHFOAM蟲洞系列、FLASHLITE氫跑鞋、C202系列跑鞋,都是他交出的成績單。
國際設計師+自主研發科技+不超過600元價格,換言之,安踏想做消費者「想要買還買得起的運動品牌」。
與競爭對手,還有集團內部的籃球事業部相比,安踏的跑鞋事業部成立晚,顯然還是一名「新貴」選手,而他們對跑步的計劃卻也有條不紊進行著。
安踏跑步事業部的發展計劃
2018年底,安踏推出自主研發的鞋類科技A-FLASHFOAM蟲洞面世,與此同時,他們也宣布跑步事業部的正式成立,A-FLASHFOAM蟲洞科技將適用于安踏籃球、跑步、綜訓等鞋類產品之中。
「和其他品牌相比,安踏更專注于自身核心消費群,腳踏實地地先做專業口碑,同時在產品研發方面我們也會進一步加大力度,拉近和國外品牌差距,未來希望有更多優秀的、專業的跑者穿著安踏的跑鞋,跑出好成績。」安踏品牌市場中心副總裁朱晨曄表示。
針對大眾消費者、普通跑者、專業跑者、精英跑者,安踏都在設計相應需求的跑鞋。
2015年,安踏與陳盆濱做了一項「Challenge100馬拉松」項目。陳盆濱穿上安踏設計的Challenge100(簡稱C100)跑鞋完成了100天100個馬拉松的挑戰賽,拉開了安踏C系列專業馬拉松跑鞋的序幕。C100系列是安踏現在的馬拉松跑步訓練鞋。
2018年北馬中,有2000名跑友被提供了搭載A-FLASHFOAM蟲洞科技的北馬定制款C202跑鞋,其中超過700多人穿著這雙跑鞋完成了PB,這款鞋也被很多專業人士稱之為「PB鞋」。
今年早春,安踏推出自主研發的FLASHLITE氫科技,并推出針對大眾化跑者的「氫跑鞋」,單只重量僅為130g,適合10公里以內跑步人群,也能夠滿足白領的日常出行需求。
大眾消費者則是對跑鞋的外觀設計和潮流文化更有需求,可口可樂、NASA、漫威等熱門IP都是安踏跑步與之合作的對象。安踏跑步品類事業部總監高哲祥表示,「科技會繼續是跑步市場的新戰場,除了蟲洞、氫科技,安踏還會針對不同需求消費者的鞋款,搭載不同科技材料的產品陸續問世。」
在馬拉松市場中,高哲祥透漏,「與專業馬拉松運動員合作是安踏一個方向,另外,他們也在尋找屬于安踏風格的合作與傳播。」
2019年,對安踏跑步事業是關鍵一年,夾在東京奧運會與北京冬奧會之間,科技研發、產品成績單以及消費者口碑搭建,都對安踏跑步事業部的日后工作產生影響。這次在柏林發售C202/2.0產品,是安踏跑鞋首次在國外進行首發的跑鞋產品,消費者的購買熱情也是給了安踏跑步事業更大信心。
隨著運動人群的擴大,具有科技含量的、舒適、美觀的跑鞋成為大多數消費者的追求,從市場增速以及安踏近些年的科技研發投入、球鞋設計感方面來看,未來鞋類產品的增長也是指日可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