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隊買鞋!10倍高價賣出二手鞋“炒鞋”有風險需理性
當天早上8時許,和平區赤峰道上排起了長長的隊伍,一字長蛇陣從河南路一直排到了河北路,排隊者舉著雨傘佇立在街頭。有市民好奇地問:面對這惡劣的臺風天氣,這些年輕人不到安全的地方躲避,卻要站在大街上排隊,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有人揭曉謎底:他們是排隊等著買鞋。雨水不足以澆滅“鞋迷”的購買熱情,是什么樣的鞋子能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在趨之若鶩的背后,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呢?
記者了解到,知名運動品牌每當有新款鞋發布,津城街頭都會出現排隊購鞋的情形,甚至會成為街頭一景被掛在社交網絡平臺上。赤峰道上的這家商鋪早先已經發出了預告,稱將在12日當天發售三款限量版的潮流運動鞋。雖然天公不作美,可前來排號的消費者依然熱情不減,排隊者以年輕學生為主。有幾位排隊者告訴記者,凌晨2時許,該店門前就已有了零零散散排隊的人群,5時許人數已達200人左右,上午10時預先準備的500張號碼牌就已經全部發放完畢了。
排隊只為拿號,拿到號碼的“幸運兒”并不一定能如愿買到自己心儀的鞋子,還要看當天18時的現場抽簽結果,越早被抽中,可選擇的尺碼就越多,越到后面可以選擇的余地就越小,可以肯定的是,最后能夠搶購到的品牌擁躉只會是少數買家。
每當發售“限量款”產品就能激發起消費者如此高漲的購買熱情,這已成為一些品牌慣用的“套路”,而且這番“套路”屢試不爽。有年輕人在網上直言:我中了“鞋”、中了“毒”。甚至還有聲音說:“鞋子不是用來穿的,而是用來‘炒’的!”
現象:
“爆炒”的運動鞋
說起排隊購鞋,人們的眼前一定會浮現出計劃經濟時代物資相對短缺時的場景。在市場經濟時代,“排隊搶購”這類事離市民生活已漸行漸遠。但是,當某款商品被冠以“限量版”“定制版”“聯名款”等噱頭時,排隊搶購的情景就會再現,例如近些年被年輕人熱捧的運動鞋,就賺足了人們的眼球。
下面這組對比數據或許能回答您的疑問。2017年9月,某知名運動品牌聯手國際時尚潮牌,推出了一款限量版籃球鞋,初始發售價格為1399元人民幣,沒過多久在網絡購物平臺上的售價就已突破萬元,現在這款紅白黑相間的籃球鞋行情價已經達到了3萬元左右,同系列的其他配色也價格不菲,紛紛逼近萬元。前不久,同樣是這一品牌,攜手美國說唱歌手打造的“倒鉤”運動鞋,剛剛上市時官方售價為1299元人民幣,幾個月的時間便被炒到了七八千元一雙。
記者了解到,8月12日店內發售的其中一款限量聯名版運動鞋,定價為969元人民幣,發售幾個小時后,男款黃金尺碼的現貨在網絡二級市場上就已被叫到了3000元一雙,這些價格高昂的時尚運動鞋遠遠超出了預期的市場行情,在刷新著消費者心理底線的同時,也讓更多的人對其望而生畏。
這樣的市場氛圍更像是具有股票市場的某種特質,所謂“中年人炒股,年輕人炒鞋”。高額的利潤吸引了越來越多“炒鞋”者入場,打算借此撈上一筆,他們購鞋的目的不再是簡單的日常穿著,而是為了變現獲利,實現利益最大化。正因如此,熱門運動鞋屢屢創下價格新高。生產商和粉絲群聯手,放大了鞋子的價值,使鞋子變身為奢侈品、投資品、收藏品。
追問:
“炒鞋”的生意經
“一般鞋子的發售價格大多在千元左右,情況好的話能在二級市場上以10倍的價格賣出去。”鞋圈資深人士小米(化名)告訴記者。事實也的確如此,此類潮流運動鞋具備了低門檻和高收益的雙重屬性,正吸引著越來越多想要早日實現經濟獨立的年輕人投身其中!斑\氣好的話,拿著三四千元的成本去搶購幾雙新發布的潮鞋,再找尋合適的機會溢價賣出,這恐怕就是大多數年輕‘炒鞋’者的心態!毙∶讓τ浾呷鐚嵳f。
除了這些市場散戶,與之相對的另一個有分量的角色——莊家,也就應運而生了。據媒體報道,2018年11月,某聯名款籃球鞋要在云南昆明發售,一位家在東北的莊家專門搭飛機到昆明,以每人200元的價格臨時招募了50人來幫他排號搶購,后來得知當時昆明市場僅發售了26雙鞋,他一個人就“搶”去了其中的21雙。
這樣的投機行為加劇了球鞋價格的走高,與散戶們不同的是,莊家背后往往有著強大的資金支持,他們一般會瞄準某些特定款式和特殊尺碼進行集中掃貨,甚至會在發售時雇人排號增大抽簽概率,憑借貨源壟斷的優勢營造出市面上“一鞋難求”的局面!霸跊]有新的增量發售渠道的情況下,通過對關鍵暢銷款式黃金尺碼的壟斷,拉動了同品牌、同系列其他鞋子的整體價格攀升!毙∶讓τ浾哌@樣說道。
運動鞋市場的現實情況是,由于缺乏新的購買發售渠道,品牌廠商新的限量鞋款發布后,買家都要經過漫長的排隊抽簽的方式等待,真正想要買來自己穿的消費者幾乎已經很難在一級市場上順利買到自己心儀的鞋子。那么,品牌商家對此又是持怎樣的態度呢?
鏈條:
商家默許與散戶狂熱
目前火爆市場的潮流鞋主要集中于、阿迪達斯、Air Jordan(耐克旗下子品牌)這三大品牌廠商,對于逐漸失去理性的市場行情,他們似乎一直保持著沉默、默許的態度。
對于運動品牌所采取的默許態度人們很容易理解,高昂的炒作售價、一鞋難求的排隊場面,這些都在無形中提升了產品的品牌價值,在消費者心中進一步鞏固了其有別于一般品牌的高端印象。既獲得了漂亮的銷售業績,又打造了高端的品牌形象,廠商何樂而不為呢?廠家限量發售的“套路”在未來只會越來越多。運動鞋市場上,品牌保持著絕對的話語權,是球鞋的直接生產者,“莊家吃肉,散戶喝湯”,而那些真正的球鞋愛好者似乎只有望“鞋”興嘆的份兒了。
品牌方的限量手段加上“炒鞋”者的持續炒作,球鞋市場的暴利同樣被假鞋制造者們盯上。市面上被炒至萬元的球鞋款式,高端仿品通常幾百元錢就可以拿下。為避免買到假貨,國內提供鑒定售賣服務的垂直交易平臺應運而生。一些平臺服務商先后推出了“先鑒別,再發貨”的服務策略,通過提供有償鑒定的服務,幫助消費者避免買到假鞋。消費者既然有著怕買到假鞋的擔心,那么我來幫助你鑒定,鑒定完畢后再按照成交價向賣家抽取一定比例的傭金。
這樣便捷的二手交易平臺也在無形中進一步推高了球鞋的市場價格,人人似乎都可以成為“鞋販子”,只要遇到合適的報價,買家就可以將自己手中的鞋子拋出,年輕人的購買力在這時得到了最好的印證。根據某國外市場調查機構的預測,到2025年,全球運動鞋市場的規模將達到950億美元,其蘊藏著的巨大的市場潛力可見一斑。
建議:
量力而行 理性消費
小米是一名在校研究生,同時也是一位球鞋老玩家,從中學開始就買過不少球鞋用于收藏。對于這兩年的鞋市,他也有些看不懂了!疤嗟娜硕寂艿竭@個圈子里來了,每次發售新鞋時排隊的人那么多,你很難分清哪些人是打算買來自己穿的,哪些人只是打算賺錢的!
對于日漸失去理性的市場,小米表示出了自己的擔憂:“以前一些自己看上的鞋子,價格還算能夠承受,即使搶不到首發,其他渠道的價格也不至于那么離譜;而現在感覺買雙心儀的鞋,實在是太難了!眹鴥冗\動鞋市場的快速發展,正在使玩鞋的愛好變得不再那么純粹,如果說以前的買家更多的是出于心理上的滿足而購買的話,那么現在則更多有了經濟利益上的考量。
運動鞋市場與其他投資品市場一樣,也有著屬于自己的風險,泡沫終有被戳破的那一天,小米對于“炒鞋”的看法倒是十分理性,“我始終覺得鞋是用來穿的,不是用來‘炒’的!闭\然,球鞋這個愛好的確需要量力而行,理性消費,如果盲目追求所謂的潮流和轉手收入,反倒會被其所控制。還是不要因為一時的虛榮心或是貪圖短視利益而掉入更大的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