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品牌價值接近百億的中國休閑鞋制造商富貴鳥在泥潭中不斷徘徊。
表示,由于公司管理人正審視公司及其附屬公司的情況,包括(但不限于)財務及業務運作方面,本公司將無法于2019年3月31日前刊發其2018年年度業績;及于2019年4月30日前寄發其2018年年報。而且本公司亦無法刊發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的未經審核賬目。
此外,富貴鳥股份交易將繼續暫停,直至另行通知為止。
30年前,創始人林和平與林和獅、林榮河、林國強4人將原本的石獅市旅游紀念品廠變革成生產鞋類產品,1991年將工廠名稱改為“富貴鳥”,于是便誕生了真皮鞋品牌富貴鳥。
富貴鳥在后面發展也迎來了一個高峰期,因為鞋品具有高質量保證被國家質檢總局等權威機構評為“首屆中國鞋王”,且銷量一直遙遙領先,銷售網點在2002年增加到1500多個。
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富貴鳥于2013年遠赴香港上市。很多人認為,趁著這么好的勢頭,富貴鳥也會迎來另一個發展的高峰,但結局往往是令人意想不到。
才上市僅一年的時間,2014年富貴鳥年營收實現23.23億元,凈利潤實現4.51億元。相比2013年的營收下降到1%,業績呈現快速下滑的趨勢。2015年,富貴鳥凈利實現3.92億元,同比減少13.09%,2016年,凈利實現1.63億元,同比減少約59.16%。2017年更是出現了首次凈利潤虧損,營業收入僅達到4.12億元,凈利潤實現0.11億元,同比比下降107.7%。
作為曾被譽為“中國真皮鞋王”稱號的富貴鳥,如今為何會得到落寞離場的地步?
富貴鳥從上市后業績呈現直線下滑的趨勢,大概與多元投資、財務管理不善有很大的關系。
富貴鳥上市后,欲通過多元化投資來獲取高收益,盲目走上了金融領域,投資P2P及小額貸款公司,石獅市富銀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叮咚錢包、“共贏社”便是其中一些。相較于毛利低、投入周期長的鞋服實業,富貴鳥管理層認為金融領域投資收入更快更高,但沒想到卻帶富貴鳥進入了一個尷尬局面,出現了資金鏈問題,導致了企業業績快速下滑。
國泰君安(20.180, 0.02, 0.10%)曾指出,富貴鳥及其子公司存在大額違規對外擔保事項及資金拆借事項,截至報告發布日期,發行人資金拆借金額(含擔保已被銀行劃扣履約的金額)合計至少42.29億元,相關金額很可能無法收回。
有錢要不回、有債還不上說的就是富貴鳥陷入的狀況。據數據顯示,富貴鳥貨幣資金流從2016年底的29億元,降到2017年中20億元,在截至2017年12月31日富貴鳥的可用活期存款及流動資金不足1億元。
2018年3月,富貴鳥被證監會指出其涉嫌信息披露和債券募集資金使用違法違規,并在10月,收福建監管局行政監管書,被責令改正監管措施。
處于內外交困的富貴鳥欲想通過引入外部救援來緩解困境。去年12月有消息稱,富貴鳥管理人員正計劃引入有實力的重組方,對公司資產與負債進行重組并提供流動資金。富貴鳥12月21日發布公開招募重組方顯示,滿地科技稱將與石獅市六勝共同設立一家公司將參與富貴鳥股份重組之投標。
有一點疑問,筑債高達42億元的富貴鳥選擇重組,但真的有企業愿意接這個“爛攤子”嗎?接手后對企業的發展有何益處?服裝行業專業人士楊大筠曾說到,如果政府出面主導也還是有企業愿意接手,畢竟富貴鳥也是一個發展30年的企業,具有一定的體量,對企業未來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價值。
服裝市場不再像十幾年前的發展狀態,如今的市場是一個更高要求、更年輕化且深度發展的階段,且創新能力也被提出不同的需求。對于離開主業太久的富貴鳥,如果再有一次機會重啟,能否在涅槃中重生呢?這還是一個亟需考待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