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鞋去國外 奢侈品牌價格與服務不該倒掛
在那些大牌明星或者富豪眼中,7500元一雙女鞋可能算不上多么奢侈,但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這雙女鞋卻是足夠奢侈了。然而誰能想到,這樣一雙出自迪奧這樣的全球知名奢侈品牌價格昂貴的女鞋穿了3天就出現破損。難道真如網友所言,迪奧女鞋只是用來走紅毯用的一次性商品?抑或咱們的收入還真沒達到購買奢侈品的標準?
鞋當然是用來穿的。不管什么理由,一雙鞋穿3天就出現問題,這質量怎么也說不過去。更值得玩味的是迪奧銷售的態度,國內真的沒有修復迪奧女鞋的技術嗎?不知有多少知名的國際品牌都是在中國這個世界工廠代工生產的呢?
當然,如此傲嬌的奢侈品牌不只迪奧一家。據新京報報道,杭州的王先生花費上萬元購買了兩只LV手包,卻沒想到出現褪色、掉漆等問題,到專賣店更換之后還會出現上述現象。對此,LV品牌上海總部回應,你不要穿白色的襯衫,就不掉色了。還有一個手柄的事,他說是中國水土的問題,說我們的空氣質量不好。這個理由和迪奧“國內沒有這個技術”是不是如出一轍。
據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人全球奢侈品消費額達到1457億美元,增長7%,占全球奢侈品市場的42%。其中國內總消費額384億美元。中國已經成為了迪奧、LV等奢侈品企業重要的消費市場。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奢飾品企業在國內價高服務差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中國消費者也沒有體會到上帝的感覺。一方面是奢侈品境內價格高于境外。同樣的奢侈品,在國外購買比在國內要便宜得多。這也是中國游客在國外掃貨的一個重要原因。另一方面是奢侈品企業國內服務水平卻低于境外。在國外,類似出現寧波毛小姐這樣的情況,很可能就是無理由退換。在國內,商品“只換不退”、服務程序繁瑣的情況普遍存在于國內各大奢侈品牌。不但要對消費者有無過錯刨根問底,采取各種理由搪塞,動輒由所謂的上海總部解決。
買前是上帝,買后是孫子。中國消費者付出了奢侈品的高價格,享受的卻是廉價的服務,這種奢侈品價格與服務的倒掛現象亟待糾治。對于消費者來說,購買奢侈品時要有理性,不能因為奢侈品牌的廣告宣傳、打折等就沖動消費。出現了質量問題,也不要為了面子,不懂得主動維權。對于監管部門而言,不管是普通商品還是奢侈品,出現了質量問題,都要嚴格依法辦事,維護消費者權益。
中國奢侈品消費市場空間廣闊,但如果奢飾品企業只是將中國作為“提款機”,而不完善售后服務體系,不但有損國際知名品牌形象,而且可能會透支消費者人群,這種一錘子買賣也不可能長久維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