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鵝被中國打斷了翅膀
加拿大鵝北京獨立門店
Canada Goose Holdings Inc. (TSE:GOOS; NYSE:GOOS) 加拿大鵝的最新季報顯示中加兩國之間的緊張關系無阻該加拿大高端外套制造商的高速增長。然而,關鍵市場美國今天公布了創九年新低的零售數據,集團管理層也表示中國與加拿大、美國之間的關系對未來業務的潛在影響使他們束手無策,Canada Goose Holdings Inc. (TSE:GOOS) 在周四重挫最多13.24%。
2018年底,Canada Goose 加拿大鵝中國內地首間門店開業成為全球關注焦點。原定于2018年11月中開業的中國內地首家Canada Goose 加拿大鵝獨立門店,在部分“抵制”聲浪中,延遲兩周,才在北京三里屯太古里開門迎客。
Canada Goose Holdings Inc. 加拿大鵝首席執行官Dani Reiss 在今天的業績電話會議上表示只能“把政治留給政客”,至于集團在全球最大奢侈品市場——中國的發展,他指出管理層對中國的商業計劃非常滿意,至今計劃的執行也十分順暢。
他同時向分析師透露,不打折的Canada Goose 加拿大鵝入駐天貓僅一個月便成為“雙11”羽絨外套類別的十大品牌,集團非常看好當地的需求,而且“我們在中國才剛剛開始”。在回答分析師提問時,他指出即使品牌直接進入了中國市場,世界各地的游客生意也未受影響。
時尚行業研究咨詢投資機構No Agency 分析師唐小唐在周四的報告中指出,加拿大鵝過去三個月的股票市場上的表現,顯然被中國打折了翅膀,投資者對其高增長高估值的熱情不再,得罪了全球最大奢侈品客戶顯然不算一件好事。盡管北京門店開業后有排隊現象,但該分析師表示,物以稀為貴和惜售效應,加之寒流和輿論效應,即使是反向的,才是真正原因。
在截至12月底的三季度,Canada Goose Holdings Inc. 加拿大鵝實現50.2%的收入增長,收入從前一年同期的2.659億加元增至3.993億加元,遠勝市場預測的3.6億加元。增長主要由DTC(直營)渠道78.7%的增幅推動,過去一年該渠道新增了五間零售門店和1個電子商務網站,固有業務亦有強勁表現。批發收入為1.64億加元,按年上漲22.2%。
No Agency 同時指出,三季度盡管收入錄得高增長,但必須注意該集團目前在持續拓展DTC 渠道,實際上加拿大公司的庫存增長甚至高于銷售增幅。分析師唐小唐表示,相對于LV、Gucci,加拿大鵝并不具備持續吸引中國消費者的標簽,高價低使用率的天然屬性,亦難以成為中國消費者,尤其是南方消費者在奢侈品購買時的首選項。一旦品牌邁入10億美元大關,加拿大鵝負面的季節性效應將會立即顯現,拖累品牌的盈利能力,中國消費者的不確定性,甚至注定加拿大鵝會重現UGG 和Crocs 曾經遭遇的困境。
D.A. Davidson 分析師John Morris 表示,三季度的高庫存顯示,加拿大公司庫存的增幅,遠高于50%的銷售增長,這可能意味著在銷售旺季后,加拿大品牌將會采取降價促銷以改善庫存。不過他亦指出,高庫存可能是為了滿足而做出的儲備。
截至12月底,加拿大鵝擁有2.178億加元庫存,較2017年同期1.248億加元大增74.5%,環比較二季度末增長31.7%。
Nomura Instinet 分析師Simeon Siegel 指出雖然Canada Goose Holdings Inc. 擁有明確的收入增長路徑,但兩大渠道的毛利率倒退則可能對股價形成壓力。
三季度DTC 和批發渠道的毛利率分別從前一年同期的76.5%和51%下降至76.1%和48%,主要因為安大略省最低工資大幅上調了21%,推高了已售庫存的勞工成本,此外產品組合也在改變。該集團在11月宣布斥資3,250萬加元收購加拿大履制造商Baffin Inc.,由此進軍鞋類領域。
凈利潤大漲64.1%至1.036億加元,EPS 也從0.56加元上升至0.93加元,經調整EPS 為0.96加元,盡管比市場期望的0.81加元高出18.5%,但這是過去八季以來的最小幅度。
基于三季度增長提速,前九個月收入同比大漲44.6%,該集團在半年內第二次上調全年增長預期,現在的收入最低增長展望為35%,而最初預期為20%。
截至周四收跌12.66%、報68.46加元,Canada Goose Holdings Inc. (TSE:GOOS) 在過去12個月飆升61.35%,現市值約75億加元。
- 上一篇:森馬的成就源于五個堅持
- 下一篇:雙十一首波爆發!9冠王駱駝多品類銷量領跑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