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阿里達成“A100”戰略 太平鳥的數字化到底怎么玩
1月11日,在阿里巴巴ONE商業年會上,和阿里巴巴達成了A100戰略合作。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指出,過去20年在阿里巴巴經濟體內部,包括購物、娛樂、本地生活服務等多元商業場景及其形成的數字化能力,與云計算等其他服務充分融合,已經形成獨特的阿里巴巴商業操作系統。
阿里巴巴商業操作系統將幫助企業完成“品牌、商品、銷售、營銷、渠道、制造、服務、金融、物流供應鏈、組織、信息技術”等11大商業要素的在線化和數字化。與此同時,阿里巴巴的“A100計劃”,希望借此開啟全球范圍內最大規模的品牌數字化轉型。
TOC配合AI算法
太平鳥作為目前時尚品牌中,最能抓住年輕消費者的品牌,從2016年開始就已經開始數字化轉型了!你可能不知道,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太平鳥首先對供應鏈管理進行了調整,2017年完整地做了一年,而在2018年太平鳥已經在商品TOC管理中開啟AI應用。
先來說說這個TOC管理模式,簡單來說即企業根據銷售情況來制訂生產計劃,“以銷定產”模式能夠突破公司發展的瓶頸,帶來運營效率的提升。太平鳥原先模式即是國內本土服飾企業慣用的傳統手法,加盟商所有貨品通過訂貨模式實現。
而AI技術的加入,讓智能算法在商業上得到應用,促使供應鏈快速反應。首先是公司需在銷售端獲取大量信息數據。了解何種尺碼、款式的產品在哪一個門店銷售情況好。太平鳥目前通過每周兩次的產銷協調會議對信息反饋進行整理確定補單產品。補單后10多天,公司根據TOC分析結果把貨分到各個加盟商門店。其次則是將供應鏈信息打通,未來門店的動態會直接供給供應商、加盟商,實現信息在產業鏈上的暢通。如此可以實現加盟商之間貨品的快速流通。
目前來說,品牌能否真正了解顧客需求是目前品牌發展的當務之急。時代發展至如今的互聯網時代,品牌就可以根據數字化來挖掘真正的顧客需求,從而快速反應滿足需求。數字化運營就要涉及功能、流程、結構和技術的應用,以高效的利用和擴展數字渠道的交互性,從而做出定位,打造個性化的產品。
這是推動盈利增長方面最至關重要的環節。數字化直接影響品牌公司對市場需要做出的反應和速度,從而真正挖掘需求,進而實現數字迭代。
新零售門店要做數據回收
面向未來的數字經濟時代,所有企業都在走向整體的數字化經營,消費者和市場也在發生顛覆性的變化。“過去十年我們共同擁抱互聯網。今天擁抱不夠了,擁抱是物理接觸,今天需要全面融合到互聯網,融合到數字世界當中。”逍遙子說。
那這個變化什么?這個變化就是數字時代下,客戶的體驗變的無時無刻,有的時候是一次交談,有的時候是在門店的駐足區域,有的時候是在線上等等。任何時候任何形式,都可能發生體驗。
而品牌應更加珍惜消費者到店體驗的時間,線下門店變的無比關鍵。如今的數字化,是給深度了解顧客創造了機會,比如顧客在門店的動線熱區、試穿率、停留時間。有了這些數字化,位置好、形象好、體驗好的門店就可以更加智能化的執行運營策略。
新零售門店才是數字化的窗口
在2018年9月15日,太平鳥全新升級的坐標拓展至杭州大悅城。太平鳥將以品牌旗艦店為零售現場,打造潮流平臺PEACEBIRD+,鼓勵年輕人一起共創門店的互動內容,將自己的熱愛用極具想象力的方式去發現并實現。
落實到門店的具體呈現,太平鳥選擇從技術、體驗等層面切入,打造PEACEBIRD+全新的消費場景。
這家新零售技術充分應用的超級門店,通過新零售工具和智能設備,全面升級傳統門店的營銷互動玩法,提升顧客購買體驗及銷售轉化,并最終實現數據回流,幫助品牌沉淀數據。新零售門店還實現了智慧門店的一些應用場景,包括智能試衣鏡,互動大屏注冊會員,語音AI購物屏,統一結算收銀等。
新零售門店的數字化、功能化,既能提升顧客購買體驗及銷售轉化,實現數據回流,幫助品牌沉淀會員資產及人群畫像。這樣就能實現數據的精準化,可以說這是數字化轉型的重點窗口。據了解,在太平鳥此類的新零售門店已經超過200家。
太平鳥2018管理層年會
縱觀2018年,我們可以看到太平鳥在數字化商業中的探索。數據是能源,而智能是引擎,2019年太平鳥在企業運營的一些空域將實現0到數字化的基礎建設,在實現數字化的領域,繼續實現數據化,繼而達到智能決策。
2019年,太平鳥將數據作為今年的“四大戰役”:終端數字化,實現POS機升級和WIFI布置;渠道數字化,利用渠道周邊的客群、人居密度等實現開店渠道的數字化;商品實現RFID芯片布局,全面接收消費者信息;供應鏈數字化,實現生產端的智能化;物流數字化實現門店和物流基地的數字對接。
創意的營銷,差異化的銷售,年輕化的服務和運營在如今的門店中起著關鍵作用。但是還有其他一些關鍵點,例如數字化、社交、互動話題等等。之前對于品牌而言,這些通常都不是首要的考慮因素,但這些是目前新零售環境下,給顧客帶來體驗并且有助于顧客更多的去了解品牌的關鍵點。數字化管理的應用,更是讓品牌更科學的了解顧客、了解顧客真正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