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園弄用落葉做了一雙“鞋”一本“書”
華園弄在哪?就是每年秋天杭州人都會惦記的那片“朝暉銀杏林”邊上的小路。
當下,正是來華園弄賞銀杏葉的好時機。這條位于朝暉公園(上塘高架旁)南側、靠著南應加河的水畔小路,每到秋天就是杭州主城區的網紅拍照地。
昨日,華園弄的風景再升一級,兩個銀杏葉藝術作品“空降”在小路上。過往路人看到后,都要停下來,拍張照再趕路。
“足跡”靈感來自梵高的畫
這兩座藝術作品的名字分別叫“足跡”和“武林文韻”,由中國美院的設計師設計。
“足跡”是一雙大頭靴子,大概有3.7米高,用黃色的銀杏葉做成鞋面,紅色的楓葉纏成了鞋帶。
“武林文韻”是一本由銀杏葉做成的落葉書,就像一本豎立在書架上的武林秘籍。
之所以說它們“空降”,是因為這兩個藝術作品,是下城區環衛工人們和美院的學生們一起“趕出來”的,直到昨日凌晨4點多鐘才完成。
說起來,美院的學生已經“玩”了10年葉子,但是,葉子作品走出校園,這還是頭一次。
看到“足跡”,你可能聯想到梵高畫中的鞋子。據說,梵高一生大概畫過8幅關于鞋子的畫。美院博士陳驍說,“這次創作的靈感,正是來源于梵高的這些的畫。想用一雙鞋子,來反映下城的發展離不來每一位居民勤勤懇懇、腳踏實地的努力。”
1886年,梵高畫了一幅畫,叫《一雙舊鞋子》。畫里,一雙舊鞋子,安靜地站在金色的谷物上。這幅畫里,有大自然的饋贈,有勞動者的勤懇勞作。如今,在華園弄,也有一雙鞋子站在金黃的大地上,既像是勞動一年的收獲,又像是邁開腳步即將前行。
看到這雙鞋有人想起一首歌
家住朝暉二區的周阿姨,拿著手機對著“足跡”興奮地拍起照來。
“這雙鞋子所在的位置,就是我們每天跳廣場舞的地方。看到這一雙鞋子,我就想到了舞蹈。對,就是翩翩起舞。”周阿姨說,每天晚上跳一段舞,讓自己的生活變得特別美好,現在能在這雙鞋子旁邊跳舞,心情會更好。
高阿姨和五個小姐妹,也想拍幾張照片留念。她們在“足跡”前擺了一個又一個POSE(姿勢),但總覺得差了點什么。突然,高阿姨想到一個好主意,把手里的紅雨傘“啪”的撐開,放在地上。紅色的傘放在黃色的葉子上面,剛好襯托姐妹們喜氣洋洋的情緒。
拍完后,高阿姨高興地把照片展示給我們看,還講起了這條小路的“前世今生”。“我在這里住了30多年了。最初的時候,這條小路光禿禿的,泥濘不堪。后來,政府組織大家在這里種銀杏樹,還把路也修好了。你們看看河邊的步行長廊,是不是也很漂亮啊!”
正在給夫人拍照的王叔叔說,這雙鞋讓他想起了一首老歌。“穿上大頭皮鞋,想起了我的爺爺,走過雪山草地,踩過了敵人的肚皮。”忍不住想唱兩句的王叔叔,清清嗓唱了起來,引來很多人駐足。
半個月展示期后就會被移除
有句老話說,前人栽樹,后人乘涼。現在,華園弄大片的銀杏樹,也是30年來一點點長起來的。
30年前,朝暉剛開始建設不久,南應加河兩岸的公共綠地被劃作居民義務植樹地。朝暉街道組織居民、轄區單位的年輕夫婦帶著孩子來種植“同齡樹”,統一栽種在南應加河畔的華園弄。一年年下來,大概有一千多對夫婦在此種下銀杏樹。
“這次中國美術學院和下城區一起,立足于銀杏落葉,在美麗的南應加河旁,將落葉進行藝術化再升級、再創造,打造網紅景點的爆款雕塑,是下城區美麗小巷、美麗河道、美麗綠道建設的又一次全新的嘗試。”下城區城管局負責人說,這次的創作作品,征集了很多市民的意見和建議,最終才選定了一雙鞋子和一本書。希望能通過這兩座作品,讓大家從一條華園弄里,品出下城區的古韻、秋韻和神韻。
可惜的是,這兩座應景的藝術作品只有短短半個月的展示期,之后就會被移除。所以,想要去打卡的朋友要趁早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