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家鞋廠殺到新疆 四川一鞋廠投資15億
謝震文是浙江臺州人,1999年在四川成都打拼,做起了鞋材生意,并注冊了鴻震遠品牌。經過19年的發展,現在除了成都總公司外,謝震文在全國各地和俄羅斯還成立了8家分公司。
當地廠房
今年6月,和田地區到四川招商引資時, 謝震文和一群工作伙伴參加招商會, 了解到不少招商政策和區位優勢, 有了在和田建鞋業產業園的構想。那時恰逢成都至和田機場正式開通,坐著首航班機,謝震文第一次到了南疆。
當地廠房
“我們考察了墨玉縣、洛浦縣、和田縣,又詳細咨詢了廠房免租政策、水電優惠政策等內容。當地政府非常認可我們計劃發展鞋業產業園的構想,給了我們很多建議和鼓勵。” 隨即,謝震文成立了和田縣鴻震遠鞋業產業園運營管理有限公司, 計劃投資15億元分期建設2000多畝鞋業產業園。
據悉,從簽訂框架協議至今,產業園已完成項目投資超過4億元,目前10余家來自成都、溫州、廣州、安徽等全國各地的鞋業公司已入駐產業園,預計年底入駐企業將超過20家。
當地廠房
截止到10月底,產業園內200多條生產線已正式投產,累計帶動約7000人就業,預計年底產業園用工人數將再翻一倍,達到1.5萬人左右。
“產業園的好處是方便集群發展,各個鞋業公司集中在一起,容易形成號召力、品牌效應,利于拓展更廣闊的市場。目前產業園已經超額完成了一期規劃的投資任務,接下來,我們將按照當地政府的引導,在一些村、鄉開設衛星工廠試點,將零部件加工、生產搬到村民家門口。”謝震文說。
謝震文認為,衛星工廠不僅僅是“單位”,更是“學校”,教給大家技能后,村民可以以家庭為單位加工產業園訂單所需的小配件,擅長刺繡、手工的當地人還能為產業園帶來更多新疆元素。
“我們要讓產業園輻射整個和田縣,讓當地人可以圍繞鞋業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從中找到致富的路子。我們會繼續引進全國各地的鞋業企業,讓‘和田制造’的好鞋走向更廣闊的市場。”謝震文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