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探索新技術 努力深耕制鞋路
【-品牌資訊】東莞厚街鎮云集了各類優秀的制鞋企業,有這樣一個企業,站在厚街或許它并不是特別起眼,但它卻用執著深耕制鞋這條路,由此前專為外國品牌代工,偶然的機會卻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循著品牌這條路,它努力前行,用創新譜寫制鞋的輝煌,企圖走向打造品牌的巔峰,它就是東莞友泰鞋業有限公司。
友泰鞋業公司秉承不斷的創新與執著,在制鞋的道路上跨過一個個里程碑。這一切都源于一個執著追求的“鞋匠”即東莞友泰鞋業公司董事長張國揚。從踏入社會就與鞋子結下不解之緣而一直深耕鞋業,他用不斷創新的鞋子丈量自己人生的精彩,自創Henkee“先吉”品牌,扎根中國進而企圖締造全球知名品牌,點亮中國制造一張勝牌。
家境貧困擋不住追夢的熱情 他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標
上帝給了我們生命在凡間開創屬于自己的一片藍天;掌握命運的人永遠站在天平的兩端,總是不愿屈服,不甘平凡,在守望命運的歲月中一直徘徊在破碎與完美的邊緣,可心里卻還是充滿了希望。而被命運掌握的人僅僅只明白上帝賜給他命運!
張國揚1946年出生于臺灣臺中的一個普通農村家庭,為了減輕父母撫養五個孩子的經濟負擔,他放棄了念普通高中的機會,轉進一所高職就讀機械系機械科。畢業后即進入機械廠擔任設計員,開始分攤家計到入伍當兵。兩年退伍后考進海關在臺北關擔任查驗進出口機械產品職務,從中積累到進出口的文書作業與實務經驗。不服命運的他通過自己的努力而順利考進臺北科技大學夜間部,白天打工晚上學習,還要匯錢回家成了當時的他生活的主旋律。
畢業后,張國揚的結拜兄弟李明昌的父親在臺中經營外銷制鞋工廠,邀請張國揚回鄉擔任該幾年廠務主管,從中也積累制鞋的專業。鞋廠上軌道后李明昌已可接手,于是鼓勵他合資創立“全鋒機械公司”并由張國揚擔任董事長主導公司的運營。初期專營自動化的制鞋機械。從此踏上創業的征程,譜寫自己人生的精彩。因此李明昌先生應該是他的貴人。
機緣巧合激起獨創品牌的火花 他找到企業的發展方向
人生就像一局棋,布滿了危險,也暗藏機遇。人生也從來不乏機遇,而是在機遇到來之前,是否已經累積足夠的專業與勇氣,若是有一剎那的膽怯,也許就流失幸運在這一剎那間伸出來的香餌。
張國揚初創“全鋒機械有限公司”時,即憑借優良產品及提高產能、降低成本的優點,協助臺灣制鞋產業快速成長為全球鞋靴的供應中心,深受業界好評而榮獲臺灣區制鞋公會頒給“造福鞋業牌匾”,更引領同行產品進行整廠外銷,終于締造全球包括中國大陸最知名的“全鋒”品牌制鞋整廠設備。
公司訂單長年供不應求,企業規模也逐年擴展并添購大量自動化精密加工機械與等同國家級的精密檢測儀器,借此也獲得美國波音及其他國際知名飛機公司的青睞,成為臺灣最具規模的飛機零組件民營企業,因此受命擔任創立臺灣區航太公會的召集人。
1986年起陸續接待國內上海、西安及哈爾濱等許多飛機公司高級主管到廠參觀大陸仍沒有的全自動加工機械與航太級品保系統。接著張國揚也率領公會成員,回訪大陸這些國營企業及北京航空大學,并幾度榮獲當年航空部長接見,洽談大陸飛機零組件委由臺灣企業精密設備加工事宜,后來更規劃兩岸合資,共同研發大陸急需大量的區間客機,達成精密零組件臺灣生產在大陸組裝的共識。
不幸的是兩岸飛機產業鏈合作共贏的契機,卻因蔣經國驟然逝世被繼任的李登輝全盤封殺,導致大陸自行研發而延誤了好幾年才試飛,張國揚親臨珠海國際航空展目睹該型客機昂首離地起飛的瞬間,百感交集、潸然淚下,既為自己企業失去的商機傷心,也為大陸的后繼同業能在沒有外援情況下,終于獨立造出這架客機為全球華人爭光與完成當年個人與航空部長及兩岸領導人的愿望而高興。據報道,目前該機已接獲逾700架訂單,則臺灣航太廠商因李登輝而失去巨額的零組件訂單與發展契機,實在令人扼腕。
1979年他成立鞋廠為外國品牌代工,同時可以試用、改進公司研發新的機種。早期大陸所有國營制鞋廠的產品,都是傳統的加硫帆布鞋、皮鞋,還沒有俗稱冷沾式(非加硫)的生產線工廠。1981年,上海市化工局透過香港貿易公司采購全鋒公司二條全新冷沾式生產線及配套機器設備給屬下鞋廠使用。張國揚以第三國護照身份親自帶領香港及曼谷分公司的技術員到廠安裝、試車及技術轉移。他說這是我第一次到大陸,很多人風聞都來看看我這個臺胞是什么樣子。
由于該鞋廠使用效果很好又逢改革開放的勢頭,接著輕工部、紡織部等陸續采購供屬下鞋廠使用,進而帶動國內的制鞋產業起飛。并于1990年代以全鋒機械公司在廣東與福建省二地龐大的鞋機售后服務團隊,引領東南亞臺資鞋廠及臺灣制鞋產業鏈企業安心、陸續轉進大陸,終于締造中國大陸繼臺灣之后成為全球制鞋產業中心,提供千萬個就業機會與大量農產食品、生活用品的消費需求,更帶動紡織、皮革、橡膠、化工、五金、磨具、造紙及紙器與辦公器材等等產業的發展,因此張國揚強調制鞋工業雖然是勞力密集產業卻是全球農業國家邁進工業化的火車頭工業。似乎確實有其深層體驗與道理。
1989年,張國揚也把臺灣鞋廠遷移到廣東省,同時兼具培訓“全鋒”品牌鞋機的國內客戶員工的任務。或許一切都是老天的眷顧,一個不如意事件竟也成為自創“先吉”品牌的契機。而且還與美國NB 品牌公司有關。
1995年,張國揚的鞋廠成為美國公司NB品牌運動休閑鞋主要的代工廠,并應邀做為NB品牌在中國大陸內銷的第一個總代理。當年NB品牌在中國大陸并不為人所知。總代理團隊從零開始苦心經營,第一年賣不到2萬雙,第五年卻已逾50萬雙休閑慢跑鞋。1999年6月卻被告知五年合約期滿,中國市場不再銷售慢跑鞋而堅持僅能銷售當時占公司營業不到10%而且迄今仍無法與、阿迪等許多知名品牌競爭的運動鞋,考量這個決策必然導致公司無力可圖,張國揚決定終止續約不再經營內銷業務。
未料到NB公司卻不承接所有專賣店及庫存品牌產品,也拒絕繼續供應慢跑鞋給代理商,導致公司與渠道商簽訂的供貨協議還沒到期而面臨違約責任。后來許多知名百貨公司主管與代理商點醒了他:不妨自創品牌繼續供貨。這個事件讓張國揚體驗到總代理“為人作嫁”的下場,也是Henkee “先吉”品牌于2000年注冊與運營的緣由,應該是“無心插柳”的另一個事證。
創新發明收獲斐然喜人的業績 他創造制鞋的專利產品
朝著目標拼搏、奮斗與努力,不平凡的人生也能綻放異樣的光彩。堅持不懈的努力和腳踏實地的奮斗拼搏,終究會放出耀眼的光芒。由于積累制鞋專業與內銷經驗,“先吉”品牌休閑鞋鞋兼具實舒適與時尚,因此獲得了臺灣三棲紅星林志穎的青睞,擔任2002至2003年的品牌代言人。2005年更榮獲中國國家體委武術中心遴選為合作伙伴,提供國家代表隊品牌服裝、鞋及包袋等用品,贏得亞洲杯及世界杯比賽的冠軍,為國爭光并略盡企業回饋社會的責任與理念。
2014年底前,Henkee在北京、上海、 武漢、廣州設有分公司及發貨倉庫并擁有逾50個自營專賣店。“先吉”品牌的消費人群不分性別,但60%產品定位為年輕的消費者,因此率先將休閑鞋抹上色彩,搭配服裝同步流行,深受消費者喜愛而被昵稱為“先穿為吉”的品牌。
張國揚總是站在消費者的角度,急消費者之所想,他深知研發時如果只為掙錢節省成本而不深層次滿足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未來將丟失更多獲利。因此優質與創新指引他走向制鞋技術的巔峰。
張國揚本人先后拿到了除臭的“呼吸墊”專利,該項鞋墊具有氣孔,行走時鞋墊孔里臭的空氣會被壓縮跑掉,當腳提起時,外面新鮮的空氣又會進來,因此可以保證不臭腳。另一項專利則是“智能加熱鞋墊”,這是張國揚對制鞋的又一次科技創新。制鞋業20年來一直沒有運用智能恒溫控制的電子科技,所以加熱到燙腳而不實用。
2013年,張國揚突然想起手機的鋰電池連續用久了會發熱,應該也可以給鞋墊加熱才對。于是找手機業朋友研發鋰電池加熱的智能恒溫控制晶片,與鋰電池一并置于鞋墊內,啟動開關后鞋墊即快速加熱到接近人體溫度就停止,當腳掌溫度降到設定溫度時又自動加熱,就可以全天候于室外穿著并維持血液的正常溫度與循環,減輕秋冬季心臟因血管收縮加上地心引力拉扯導致超負荷所引發的慢性重癥。一舉解決古今醫學界追求“保暖腳掌,百病不侵”的理念(搜索可查證),造福秋冬季氣溫低地區的消費者。這就是張國揚于70歲高齡仍要堅持研發他的專利構想產品的緣由。
張國揚說“如果成年人平均一年僅花100多元就可以減除年長后的一些血管硬化導致重癥的醫療費用,對個人及家屬都是福報,而且政府也可減少未來老人醫療補助的巨額財政負擔,這是結合制鞋與電子的專業新新思維產品,既然給了我專利證書,我能不做就退休嗎”這一席話值得事業有成的企業家深思。
誠信經營倡導以人為本的理念 他堅守企業的立足之本
誠信是道路,隨著開拓者的腳步延伸;誠信是財富的種子,只要誠心種下,就能找到打開金庫的鑰匙。誠信,是一股清泉,它將洗去市場上欺詐的骯臟。
張國揚認為誠信就像人生航船的楫槳,控制著人生事業的去向。
談及立足市場的秘訣,張國揚堅信沒有質量就沒有明天,因此公司產品質量意識強,不讓殘次品流入市場,同時堅持按國家三包規定保障消費者權益。正是這份執著及善于捕捉時機的他,才能在創業的道路上越走越深。
“先吉”品牌2011到2014年曾先后進駐互聯網平臺從事網絡銷售,但是基于消費者同樣身高但腳掌長度與肥度卻不盡相同,鞋子的尺碼也就不一樣的特性,加上低價竟銷模式的這些平臺,張國揚自認是無法提供正規的制鞋企業成功締造品牌的。
對于消費者,張國揚是值得信賴的產品供應商;對于公司員工來說,過去他為鞋廠員工創造良好的生活條件,宿舍有空調,提供員工良好的作息環境與人性化的管理,讓員工與企業融為一體共進退。他提供同行業具有競爭力的高薪資,年底還會有分紅制度,給企業攢足員工的向心力與工作的熱情。2014年底品牌實體店全部租約到期撤離,同時張國揚也婉拒國外客戶遷廠東南亞而關廠規劃退休時,都依法全額資遣員工,沒有留下一件勞資糾紛。
樹立品牌拓寬銷售渠道的深度 他規劃企業的輝煌未來
創新是古老大海上的一葉方舟,嶄新的風帆揚起一片新的源泉;創新是綠茵草地里的一朵花朵,嫣紅的花蕾綻放一抹新的希望;創新是蒼蒼藍天中的一個太陽,燦爛的光輝閃耀一道新的永恒。
2015年7月,張國揚重新啟動公司,進行開發“先吉”品牌優質休閑鞋銷售,同時積極研發智能加熱鞋墊搭配品牌冬季休閑靴。投入二年多時間與資金從事零配件與磨具的研發、樣品制做到測試完成,預定在2018年秋冬季量產上市。
2017年3月,張國揚另辟蹊徑,獨家冠名贊助湖南省高等院校舉辦“先吉”杯營銷策競賽。并在自營店所在城市與主管部門共同舉辦“先吉杯”冠名球類與廣場舞等項目的競賽。之后,通過微信平臺擴展營銷。“不管是在技術方面,還是在營銷方面,我們都需要迎合創新的模式,這是企業生存發展的關鍵。”張國揚說。
為了讓消費者實際體驗來認可“先吉”品牌產品,2017年起,公司又陸續參加全國各地的展銷會,讓各地消費者體驗品牌產品并結合網絡銷售,同時接洽優質網紅直播、微商及眾籌企業進行線上線下結合,讓“先吉”品牌進入大眾的視線來獲得消費者的青睞。
對于公司未來的發展,張國揚一方面研發新潮優質款式并指導產業鏈廠商引進面料、鞋底的新科技,提升品牌產品的性價比;另一方面構思如何讓鞋業插上互聯網的翅膀,這是張國揚日夜琢磨的事。
從前張國揚將心血播撒在制鞋的技術道路上,雖已耄耋之年,他仍以飽滿的熱情來延長制鞋技術的軌道。他希望未來“先吉”品牌也能唱響中國每個市場的號角,進而締造一個中國制造的知名品牌。因此,張國揚含蓄地強調品牌企業如果能穩定獲利,則會循臺灣創辦的企業一樣,朝股票公開發行及上市的永續經營模式邁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