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鞋業環保之路還有多遠?
【-要聞分析】環境保護無小事,鞋業不會例外。
2017年6月8日,筆者與溫州一重點制鞋企業老板金總相遇,金總把一份文件遞給筆者稱,他收到協會的通知,希望筆者能夠解讀一下。
筆者打開一看,通知稱: 近期國家環保部擬將皮鞋制造列入《環境保護綜合名錄》,將皮鞋列為高污染高環境風險產品(即原來的“兩高一資”名錄)。列入后企業在融資授信、環保監控、上市等多方面受影響,甚至出口退稅全部取消,可能引發國外對華鞋業反傾銷,引發較大規模失業,同時打擊國內消費者消費信心。現需全國四大鞋業生產基地的重點制鞋企業盡快提供相關材料,經綜合整理上報國家工信部和環保部,以應對當前環保部對我國皮鞋生產的政策限制。顯然,國家環保部擬將皮鞋制造列入《環境保護綜合名錄》得到了中國鞋業的普遍重視。筆者笑笑說,全國重點制鞋企業都收到通知了,不是專門針對你們的。
金總長長地舒了一口氣,笑著走了。筆者心里卻在思考一個問題——
面對越來越嚴的環保趨勢,中國鞋業環保之路還有多遠?
鞋業環保形勢嚴峻,發展受到制衡?
筆者心里很明白,國家環保部將皮鞋制造列入《環境保護綜合名錄》的趨勢難以逆轉,原因很簡單,全民環保大勢所趨,中國某些鞋企自己釀造的苦酒,必須自己喝。
2017年3月7日,山東萊西市環保局執法人員到位于萊西市沽河街道辦事處的青島泰華鞋業有限公司監督檢查,發現該單位不正常運行水污染處理設施、新增生產線未取得環保部門批準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擅自開工建設并投入生產,責令繳納排污費數額1.5倍的罰款,即人民幣100286.67元;
不久前,河北省邯鄲曲周齊彩鞋業污水直排到附近農田的河溝內,已經造成非常嚴重的環境污染,并被群眾舉報;
在此之前,有新聞報道,福建亂排污河水呈紅砂斷撼∠炙老海鶚Ъ甘蛟�;
湖北省環保廳發出監察通知,請黃岡市環保局責令湖北孺子牛鞋業有限公司制定詳細整改方案,明確時間節點,限期整改存在的環境問題;
廣東省東莞的5家污染企業:大嶺山鎮楊屋村鑫光塑膠原料有限公司,東坑鎮角社新村裕鴻家俱有限公司、高埗鎮三聯村宏利木品廠有限公司、南城街道廣集鞋業有限公司,南城街道的金獅王皮鞋加工廠,因廢氣污染、違法生產等問題,上了環保部公布的“黑榜”;
廣州顏樂天紀念中學大門不遠處,河涌里流動著的水發黑發臭,右側工廠扎堆,有“新水建皮具有限公司”、“天翔鞋業”、“遠達皮具”、“景茜皮具制品廠”等,學生經常會聞到強烈刺激性的氣味,他們稱之為“毒氣”。
……
前幾天,筆者和一幫溫州鞋佬聊未來,談到了溫州鞋業環保的危機,一王姓總經理感慨萬分,他認為,現在在中國“玩”鞋,沒有幾個過的暢快的,都是產能過剩、惡性競爭惹的禍。中國制鞋業不僅要與世界鞋業進行生死博殺,還要與自己人相互殘殺。一些小鞋企為了生存,見利忘義,什么來錢就干什么,不顧環保,只顧眼前利益、自己的利益,有時候是一顆老鼠屎壞一鍋湯,影響了鞋業的整體聲譽。國家要求環保并沒有錯,畢竟我們還要給我們的子孫后代留下一個美好的生存環境。但是,國家應該在制度設計上優化,重點打擊那些破壞環境的個體鞋企,而不是一刀切,打擊整個鞋業。
王總經理的話得到了許多在場溫州鞋佬的贊同,溫州鞋佬們對為了個體利益破壞環境,破壞行業利益的現象深惡痛絕,對制造鄰苯二甲酸酯含量超標、鞋底鉛含量超標有“毒”、鞋類產品六價鉻超標的鞋企很鄙視,他們認為,不嚴厲打擊破壞環境、制造“毒”鞋的鞋企,將會引發鞋業的“破窗效應”,對中國鞋業不利,鞋業的發展也會受到制衡。
皮鞋制造列入《環境保護綜合名錄》對還是錯?
為什么單單是皮鞋?
其實,在環保部高污染、高環境風險產品名錄(2015年版)里,其43就是成品皮革(環保型固定皮革涂飾層工藝除外;非致害性染料染色工藝除外。)
我國是世界公認的皮革和制鞋生產大國,年加工豬牛羊皮革共計1.7億張,產量占到世界總量的20%。然而我國在制革上的技術科研投資不足,節能降耗形勢嚴峻,資源重復利用率差,環境污染問題已經成為我國制革行業發展的瓶頸。
據了解,皮革制品工業一般可以分為輕革和重革兩種。鉻鹽因為其具有優良的蹂性,能賦予皮革較高的耐濕熱穩定性、柔軟豐滿的手感,而且革成品耐水洗、耐腐蝕性優良,而成為制革業中最為廣泛的鞣革劑。輕革一般是用鉻鞣劑、植物鞣劑等對生皮進行鞣制加工而成的質地較輕的皮革,工業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工業鉻廢物。我國以輕革業為主,占到整個皮革制品工業的90%,也就是說,中國制革業工業鉻廢物污染是事實。
目前,對制革過程中鉻廢物污染的控制,國家已經有相應的標準及法律法規,對于制鞋業而言,皮革是鞋材的一種,其相關安全指標在各類鞋標準中也已有規定,鞋類對環境的污染,更多的是指在制鞋過程中使用的原輔材料中含有VOCs釋放超標造成的。
VOCs是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的英文縮寫。VOCs的危害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大氣環境的影響,另一個是對人體健康的影響。VOCs產生霧霾,是PM2.5的前體物。霧霾產生的其中一個條件是“空氣中存在大量灰塵、硫酸、有機碳氫化合物等細小霾粒子,使大氣渾濁。”VOCs對人體的危害表現為,空氣中VOCs含量過高時容易引起急性中毒,輕者會出現頭痛、頭暈、咳嗽、惡心、嘔吐、或呈酩醉狀;重者會出現肝中毒甚至很快昏迷,有的還可能有生命危險。長期生活或工作在VOCs污染的空間內,可引起慢性中毒,損害肝臟和神經系統、引起全身無力、瞌睡、皮膚瘙癢等。有的還可能引起內分泌失調、影響性功能;苯和二甲苯還能損害造血系統,以至引發白血病。
看到這些,我們都會心驚肉跳的,皮鞋制造過程有這樣的風險,會直接關停嗎?為什么2017年的《環境保護綜合名錄》要把皮鞋制造單列出來?
一位業內專家告訴筆者,皮鞋制造本身不會對環境造成大污染,但鞋生產中使用的鞋化材料里邊所含揮發性有機化合物超標,會對人體及環境造成傷害。
2016年秋,重慶市環保局曾接到市民反映,稱璧山壁青北路至濕地公園片區皮鞋廠空氣污染嚴重,整天彌漫著刺鼻的化學物品味道,讓人感覺頭暈、惡心、窒息的感覺,嚴重影響了周圍居民的生活環境、身體健康受到極大的危害。重慶市環保局立刻做出反應,現場檢查時,發現露同緣鞋業廢氣治理設施損壞。璧山區環保局責令露同緣鞋業于2016年11月31日前完成整改,確保污染物穩定持續有效排放。
顯而易見,提高鞋化企業的環保投入及標準制定實施、控制制鞋生產環節污染物排放是制鞋業環保問題的關鍵,這一點值得我們警覺。
皮鞋制造企業何去何從?
筆者通過與業內人士探討得出結論,皮鞋制造列入《環境保護綜合名錄》對中國鞋業影響很大,但也不必談虎色變,任何事都是辨證的,消極的事也能轉化為積極的事情。皮鞋制造列入《環境保護綜合名錄》在中國鞋業發展中或會呈現鯰魚效應。
挪威人喜歡吃活的沙丁魚。所以漁民總是千方百計地想辦法讓沙丁魚活著回到漁港。可是沙丁魚會在運輸中途因窒息而死亡。一位船長急中生智,在裝滿沙丁魚的魚槽里放進了一條以魚為主要食物的鯰魚。沙丁魚見了鯰魚十分緊張,左沖右突,四處躲避,加速游動。這樣沙丁魚缺氧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一條條沙丁魚活蹦亂跳地回到了漁港。這就是“鯰魚效應”。
其實,皮鞋制造列入《環境保護綜合名錄》對中國鞋業是一種鞭策,亦是一種激勵。
在環保問題上提高警惕,其實也是一種積極的做法。
早年,自然之友、公眾環境研究中心、達爾問、環友科技和南京綠石五家環保組織在北京聯合發布調研報告指出,、雅戈爾、、佐丹奴、瑪莎百貨、迪士尼、J.C.Penny、PoloRalphLauren和TommyHilfiger等22家大型鞋服品牌對其在華供應鏈的環境管理存在重大缺陷。
這種指責并沒有打倒這些著名品牌,而是讓這些品牌對環保工作警惕起來,在環保方面做得更好。
溫州知名的業內人士金哲敏稱:環境、資源是一個鞋企賴以生存的條件,是鞋企核心價值理念形成的平臺,中國鞋業以年產超百億雙鞋的產量躍為世界制鞋大國,必須保護這個平臺,環保先行。對鞋企環保來說,必須做到“你好,我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堅定環保創業的信仰。 哈·紀伯倫說過:“信仰是心中的綠洲”。沒有堅定的環保信仰,鞋企不會迎來黎明。
二、努力促使中國制鞋業產業升級,以環保的理念來改變企業的運作方式,探索出更多符合環保的生產模式。環保不僅僅是口號,它需要鞋企從點點滴滴、實實在在地去做,鞋企要在戰略規劃上,先謀后戰,堅定環保意識,堅持污染控制。
三、在制鞋清潔、粘合、整飾過程中盡量使用環保產品,以減少污染物排放,同時使用自動化裝置,節省人工操作步驟。通過空氣除塵,特別是煙塵脫硫和污水處理等措施清除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氣和污染物,進一步凈化生產環境。
四、皮鞋制造列入《環境保護綜合名錄》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避免造成國內產業空心化。
五、向意大利和美國學習,在培育知名鞋業品牌上下功夫,賦予中國鞋業品牌文化內涵,從而增加中國鞋業品牌的附加值。
《韓非子·奸劫弒臣》曰“ 善任勢:善于順應形勢。”皮鞋制造環境保護工作趨緊,這是大勢,“天下大勢所趨,非人力所能移也”。筆者認為,我們必須順應潮流,建立綠色環保、健康和諧的制鞋企業,才能形成強大的鞋企競爭優勢。
建設綠色環保的企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我們務必堅持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