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廠上半年不好過?下半年可能更難過
不信?
近日,《中國新聞周刊》發文“外貿第一大省廣東,制造業訂單指數大幅下滑了?”文中開篇就指出:
“作為外貿第一大省,廣東近期的經濟數據變化,引發了一些擔憂。
9月初,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發布了2018年8月廣東省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3,較上月下降0.9個百分點,是自2016年3月以來指數第一次回落至榮枯線(50.0)下。
據海關總署廣東分署統計,2018年上半年,廣東進出口總值3.24萬億元,比2017年同期增長2.7%。但其中,出口額出現了下滑,出口1.9萬億元,同比下降3.3%。
訂單指數連續兩月出現較大幅度下滑,已跌至榮枯線下;生產指數回落1.5個百分點,錄得近30個月以來最低值。
廣東省經信委發布的新聞稿中稱,“工業經濟運行態勢總體平穩,但受外部環境出現明顯變化影響,穩中有變的形勢已經初步顯現。”
從全國情況看,廣東的下滑也走在了全國的前面。”
經濟學家郎咸平教授呼吁:
只有制造業才能夠真正創造財富,國家一定要盡最大力量幫助企業家賺大錢發大財,因為只有制造業,才是中國的唯一。
郎咸平教授指出,制造業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和基礎,如果一個國家制造業崩潰了,那么這個國家將永遠喪失創造財富的機會。
無論是美國還是德國,都非常重視制造業,某種程度上也是因為制造業的強大而位列世界強國,例如特朗普上臺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發展制造業;德國開啟了“工業4.0”計劃。
回歸到中國制造業,郎咸平提出了重要的一點,中國經濟真正的危機叫制造業危機。
如今,投資兩億蓋工廠還不如投資一千萬蓋樓賺得多,這也表明了制造業越差,樓價越漲,也就引發進一步的危機。
最后,郎咸平呼吁:只有制造業才能夠真正創造財富,國家一定要盡最大力量幫助企業家賺大錢發大財,因為只有制造業,才是中國的唯一。
篇外:
曹德旺:美國想恢復制造業大國很難 老板工人管理都沒了
9月16日,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專題研討會上,福耀玻璃董事長曹德旺表示,自己本打算9月份退休,但是中美貿易摩擦發生后,退休的事情還得往后拖一拖。對于美國重新發展制造業的提法,曹德旺稱這并不容易。
曹德旺在演講中表示,中美貿易摩擦應該要有個很認真負責的態度。現在中美貿易的互補性非常強,美國現在本土沒有工廠,現在說恢復制造業大國其實是很難的。不是今天說去工業化,明天就可以產出什么東西來。
在曹德旺看來,美國去工業化是70年代中期開始的,到現在已經四十多年。投資工廠的老板、工人、管理干部都沒有了。曹德旺以自身舉例,他表示自己在那邊投了23年的工廠,現在雇不到人。
這說明什么問題呢?美國恢復制造業大國就要把所有的政策、法律法規,甚至思想動員到70年代的水平。美國如果不把相關的政策動員回去的話,制造業回流也做不起來。
曹德旺表示,最好的選擇就是雙方實實在在的坐下來談判,尋找一個進步的方向去走。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