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Ten AJ1 鞋盒市場要價一千塊 這事你怎么看?
對于一雙鞋來說,“原盒”到底重不重要?
一個鞋盒到底應該值多少錢?
應該是上個月吧,在沉寂了一段時間,也就是繼 Air Max Day 后, Air Max 家族又一次突然發力,決定找來老對象、荷蘭藝術家 Parra 再續前緣,推出了一款合作版本 Air Max 1,消息一出,Sneaker 圈可謂是風起云涌。
剛進門的朋友可能不會意識到什么,但對于老玩家來說,這事是讓人振奮的。畢竟距離上一次的 Parra x Nike 已經是 8 年前、畢竟這已經是雙方合作的第五款 Air Max 1、畢竟前幾雙 Air Max 1 在權威轉售平臺 StockX 的轉售價格分別為 6000、4000、3500 美元……
▲StockX 上要價 6000 美元的 Parra x Nike Air Max 1 “Amsterdam”(image:ad.nl)
當然,在我的內心深處,也都是非常渴望得到今年這款聯名的。但怎么說呢,還是想想就好了。排隊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排到的;抽簽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抽到的;蹲時間點搶鞋?呃,把可能兩字也去掉吧。
▲(image:Sneaker News)
雖說大右我最后還是沒能擁有,不過關于這對鞋倒是故事不斷呀,其中,最有趣的莫過于是德國鞋店 Solebox 發售這款鞋的實況:為了打擊 Reseller,Solebox 規定,顧客在購買這對鞋之后必須立即換上或是選擇將鞋盒留在店內。結果沒曾想卻出現了讓人哭笑不得的場景,一些倒賣者穿著新鞋小心翼翼抬著腳尖走路以避免鞋頭產生褶皺,而另一些倒賣者,更是一出門后就立馬脫下鞋子在門口擦拭鞋底。
不得不說,終究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但這不是大右關注的點,我關注的,是這些倒賣者們,為什么會選擇不惜弄臟鞋子,也不把鞋盒留在店內,直接拿鞋走人?難不成,一個鞋盒就那么重要?難不成,一個鞋盒還能讓這對鞋子的倒賣價大打折扣?
▲大右之前也有過關于“鞋盒”的悲傷回憶,在一次跟朋友借貨拍攝的過程中,因快遞運輸問題導致鞋盒破損,最后朋友在倒賣這對鞋時直接給買家砍了兩百元~沒錯,鞋子就是上面那一對 Sean Wotherspoon x Nike Air Max 97/1。而那事也困擾了我很久:“這個鞋盒到底值不值兩百塊。”(image:The Idle Man)
為能解答自己這個疑問,此次小編找來了 Mofo Select Shop 的店主 JJ,以及 ASICS 收藏家 8 司機,以賣家、買家兩個角度著手,或許能對“鞋盒價值”有更深的了解
與我想象的有所不同,在 JJ 從事球鞋行業多年以來,他倒覺得,普通買家對于鞋盒并沒有過多的執念,基本上原盒快遞過來,如果有所破損,又不會過分去追究,只能是長嘆一口氣,怪自己不好運。但有些比較有“噱頭”的鞋款,大多人都希望鞋盒是完整無破損的,JJ 也曾見過有人 400 塊錢求購 YEEZY 的鞋盒。當然,那也已經是 YEEZY 正火時候發生的事了。
▲(image:)
作為賣家而言,普遍也都會保證鞋子是隨原盒賣出,但有時候遇上海關清關,不得已扔掉鞋盒的時候,鞋子也會低于市場價賣出。JJ 認為,鞋盒對于他來說,基本都是在 100 塊這個價位內。但目前市場的話,鞋盒的價值普遍在 5 - 15% 這個區間內。就好像,一對市場價上萬的 Virgil Abloh x Air Jordan 1,其目前鞋盒價格也是在 1000 上下。
但有時候,有些特殊鞋盒不一定比普通盒貴,最后還是得看鞋子的噱頭以及尺碼本身。
▲(image:Kith)
出于球鞋收藏家的角度,8 司機對于鞋盒則是有不一樣的看法。在他看來,鞋盒的完整度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那也是鞋子的一部分,有些鞋盒是有特殊意義的,你能在鞋盒上發現不少的故事。在收藏鞋子的過程中,如果出現意外情況,8 司機也會拿膠布或者一些粘膠自己修復。
▲對 8 司機而言很特別的一款鞋子 — — END. x Saucony Shadow 5000“Burger”。這雙鞋的特別之處在于:在白色鞋盒的設定上,里面的防潮紙是做成放漢堡的餐紙樣子,同時兩幅鞋帶采用了類似番茄醬包裝的形式,只有撕開袋子才能拿出鞋帶。從鞋子、鞋盒再到各配件,都很完整了詮釋了設計概念。這對鞋也在一定意義上解釋了“鞋盒附加價值”這回事,想象一下,無論是缺了鞋盒還是配件,它都是不完整的,在這里,鞋盒不單單只是一個成本幾塊錢的瓦楞紙盒。(image:END.)
至于會否因為收鞋過程中,發現鞋盒破損而讓對方做出賠償這事,也會看情況:“我其實很少要求對方賠償鞋盒的錢,因為我收的鞋子有些基本上全世界沒幾雙。但是,如果像現在貨量比較大的鞋款,如 YEEZY 這些,鞋盒破損的話我會要求對方賠償。”
▲對于非常看重鞋子完整度的 8 司機來說,他坦言平時也會留意自己收藏的鞋子的鞋盒價值,如果按“自己收藏的鞋子鞋盒中最貴”來說的話,是一款 25 周年限定的 Ronnie Fieg x ASICS GEL-LYTE III“Homage”,雖說并沒有看到有人單獨拿出來賣,但幾百塊也是有的。(image:Kith)
“其實鞋盒溢價,在商業上看來也是為了獲取利益的一種手段,但不可否認,鞋盒也是一雙完整鞋子不可割舍的一部分。”對于這句話,我是完成認同的,高價買賣球鞋鞋盒這種操作,基本都是一個愿打一個愿挨,相信對于絕大部分人來說,都知道一個鞋盒不值幾百塊錢,但值不值得這種,也從來不是由第三者來決定的。
那么,對你來說,你能接受花幾百塊買一個鞋盒嗎?別急著說不,先想象一下,你家中最珍貴、最值得紀念的一對球鞋,當它某天鞋盒壞了,出于那種心境的你,會怎么做?
除了前面兩位受訪人之外,在球鞋圈“摸爬滾打”多年的 mita sneakers 負責人國井榮之對于球鞋又有什么看法呢?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