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 當個有夢想的鞋業人是種什么樣的體驗
2018年成都的夏天似乎沒有往年那么熱,年近50的“華琳杰女鞋”老板蒲志強躺在四川省腫瘤醫院外科大樓14層的病床上,室內的空調冷風讓他感受到的不是涼爽,而是陣陣寒意。
最近一年多來,他常常感覺后背隱隱作痛,一直以為是工作累到了就沒太在意,直到半個月前,半夜里他被后背的一陣抽痛痛醒,持續的疼痛讓他滿地打滾,實在忍不住才去到醫院檢查,卻被醫生告知胰腺癌晚期……
蒲志強是資陽人,26歲時就來到成都打工,第一份工作是在九眼橋的川南皮打工,從學徒到設計師,他在這個行業干了二十多年,換了近十家工廠,算得上是這個行業發展的見證者。直到三年前,看到網銷市場生意火爆,而且投資不大,他就從鞋廠出來自己開了個網單工廠,自己做設計,自己當老板。一開始,由于自己并不懂網絡,也沒有客戶積累,生意非常艱難。2017年,生意慢慢開始有些好轉,卻遭遇了史上最嚴的環保大檢查,廠房被關了,生意也停了。
今年初,他重新找了一個小廠房打算重新起步,花了好幾萬去開發今年秋冬的款式,正準備要大干一場的時候,卻遭遇了這樣的災難。老蒲有三個孩子,大兒子剛大學畢業,在廠里幫自己打下手,另外兩個雙胞胎女兒才上小學四年級。早些年打工掙的錢也就僅夠養家,加上前兩年開廠不但沒賺到錢,反而把積蓄賠光。而這次大病,才十多天的時間,就花了十來萬,讓這個原本就不寬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老蒲說,作為一個鞋業人,看到這幾年成都鞋業產業的大幅度下滑,很難受,一直期望用自己的二十多年的經驗去服務好賣家,用自己哪怕只有一丁點的努力,給這個產業帶來一些不一樣東西。但是,目前,這些愿望因為這一場大病,看樣子就要落空了。
成都鞋業的圈子是個重情義的、團結的圈子。不少鞋業老板聽說了老蒲的遭遇,紛紛在水滴籌上面給給他捐款,短短三天的時間,老蒲發在水滴籌上面的籌款項目,已經獲得了400多次轉發,900多筆捐款,款項金額3w多,雖然距離20萬的籌款目標還遠,但這個20多年從業經驗的鞋業人、這個四川漢子的心里,感受到的是來自“四川鞋幫”人的關愛。
二、“成都四大調楦師傅”李永川
夏日、午后、炎炎烈日。
夢煜鞋業的李永川在在李家祠公交車站等車,太陽的烘烤讓原本有些發胖的他滿頭大汗,他向一家銀行遞交的申請貸款二十萬,銀行通知他下午過去辦理面簽。
老李在成都鞋業圈也算是個小有名氣的人物了。1996年的時候,22歲的他已經做到正大飼料的高級管理層了,卻因為一次工廠內的打架斗毆事件自己路見不平被工廠辭退。后來投身鞋廠,從學徒開始,由于年輕又聰明肯干,別人需要學幾個月的上案,他3天就成了熟練工,后來工廠又學車工,也是只花了幾天時間就成了高手。到2006年,32歲的老李把鞋廠幾乎所有工種都干了一遍,而他最受人夸贊的,是他調楦的手藝。由于老李在行業里干的時間長,又愛學習和思考,經過他的兩只手調出來的楦頭,舒適度極高,版型堪稱完美。不少知名的工廠和一些大型的外單廠都紛紛邀請他親自去幫他們調楦,他也被業內人士成為“成都四大楦師”。
2006年,覺得各方面條件都比較成熟了,又看好當時正蓬勃發展的“中國女鞋之都”,老李毅然的辭掉原本收入不錯的工作出來單干。前幾年還算順風順水,到2013年,工廠里有接近四百號工人,自己工廠一年產量都有二十萬雙鞋子,外面還有幾個工廠專門給老李代工。而老李也最擅長開爆款,這幾年成都做得最好的一些淘寶品牌和天貓店,包括阿么女鞋等幾乎都賣過他家的鞋子。
然而,由于老李只和大賣家合作,到2014年,他在和一家天貓品牌合作時候,對方因為要上活動,讓老李大量備貨,后來活動被終止,老李的200多萬的貨被積壓了下來,加上之前還有不少被拖欠的應收款,老李在這一年直接虧損近400萬。
老李算是栽了個大跟斗,而這個跟斗栽下去之后,時隔三四年都還沒能恢復元氣。終于在今年,老李決定重出江湖,開發了幾十個他認為會很好賣的秋冬長靴,準備貸款來大干一場。
這幾年,外銷不好做了,市場單又下滑嚴重,電商單受廣州、溫州的沖擊很大,鞋廠越來越不好做了。當年和老李同時期起步創業的三四十個同行,如今只剩下了三四個還在堅守。老李不愿意放下自己這二十多年積累的經驗和手藝,說要成為“重振成都女鞋”的力量!
三、成都最大淘品牌阿么肖龍
連續多年銷售額過億元的阿么女鞋已經成為了西南地區最大的女鞋淘品牌。創始人肖龍出生于大巴山深處的巴中的一個小山村。2009年大學畢業后,肖龍發奮要改變家族命運和貧困的家庭現狀,東拼西湊借了三萬塊開公司,當時正是電子商務快速崛起的時期。肖龍看中做電商的資金門檻低,而且自己又學的是這個專業,看到成都的女鞋產業發達,肖龍決定在淘寶開店賣女鞋。
那時候的淘寶還是個藍海市場,國內真正會做電商的人還不多,阿么快速的發展了起來。2010年淘寶開啟團購模式,上線聚劃算,阿么算是第一批用好了聚劃算流量的,加上一直重視品質和服務,很快,阿么女鞋的年銷量就過億,成為了西南地區最大的女鞋淘品牌。
“然而,這幾年成都工廠的原創開款的優勢正在被廣州和溫州的成本優勢所取代。”肖龍認為,廣州原材料成本低、工廠技術革新速度快,導致廣州的產品無論做工和成本都優于成都,而溫州人專注、仿版能力強、管理細致,也讓溫州產品在成本上勝出成都不少。就在不久前,肖龍剛出差溫州去和一家大型工廠談定了合作,今年阿么在溫州的出貨量將不低于100萬雙。
肖龍認為,這幾年成都女鞋受環保等大環境影響,廠家們在創新和升級上缺乏動力,需要重振行業的興旺,還得花一些時間。“到那個時候,阿么還是愿意回來繼續和我們成都的工廠合作的”肖龍說。
四、C店賣家路哥
淘寶C店賣家路哥下午時分到蛟龍港一家工廠看款式。
路哥是個電商老賣家了,2011年,他從大學畢業后就開始在淘寶上賣鞋子,那時候淘寶規則還比較簡單,基本上一個款式放到店里,隨便刷兩單就能賣。但那時候路哥還是小路,人年輕,比較貪玩,一個月賺個兩三萬就想休息一下,就這樣做做停停,一年輕輕松松也能賺到二十來萬,生活過得很瀟灑。
然而,好景不長。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路哥發現店鋪的訂單一天一天的開始變少了,從開始的每天二三十單慢慢的變成十來單、三五單,到后來,干脆一單都沒有了。問了很多同行,大家差不多都遇到類似的情況。淘寶的規則一直在升級,而他們之前簡單粗暴的方法已經開始沒有效果了。
又過了一年多,眼見著前幾年賺的錢花得差不多了,店鋪也幾乎成了個死店,而這時候的路哥也結婚有了孩子,養家的壓力大了起來。這時候路哥經人推薦去參加淘寶專業運營的學習。學習之后的路哥的確變得專業了,會店鋪定位、會選款、會自然搜索、會開直通車,也學會了數據分析。
去年10月,路哥的一個款式突然爆了起來,一天能賣三四百單了,這時候,他突然發現每天要求退貨的比咨詢下單的還要多,路哥把買家退回的鞋子拿回來檢查,才發現廠家不知道什么時候把材料換了。
原本按照這個發展趨勢,路哥就憑這個款式,去年也能賺近百萬,廠家偷換材料直接把這個款給做死了,路哥這一戰,不但沒賺到錢,反而把前期投入的幾萬塊推廣費都賠了進去。
今年,路哥準備大干一場,但他從此再也不相信任何平臺了,他直接找到一家實力和服務他都很認可的工廠合作。
“這幾年成都市場下滑,和平臺不作為有關。”路哥認為,“當市場失去了合理的管理和引導,價格虛高、不誠信的行為當然會大行其道。”
五、找米斗的一群八零后
2018年7月12日下午,找米斗成立2周年;李文彬帶著一群八零九零后,在他們位于匯都皮革市場的概念店門口迎接前來道賀的來賓。找米斗CEO李文彬和匯都皮革鞋材城總裁李啟軍先生一起宣布,找米斗正式入駐匯都開始雙方的戰略合作。
作為“鞋二代”的李文彬,家人在鞋業打拼多年,讓他從小就對鞋業貿易很熟悉,大學時就開始創業做鞋業貿易。在啟動“找米斗”項目前,李文彬已有近10年鞋業貿易從業經驗,因為這樣的經驗讓他更明白傳統鞋業的痛點所在。
這家剛創辦不到兩年的新公司目前已經拿到A輪融資,估值過億。上線不到一年,“找米斗”在成都就已擁有超過3000個注冊用戶,超過700家工廠使用其服務,1500多家供應商入駐“找米斗”,新用戶下單率達78%,復購率68%,最高單筆成交額達20萬元。因為這樣的成績,也受到成都市副市長、四川省委副書記、四川鞋業協會的高度重視。
在創業兩年多里,最讓李文彬印象深刻的還是2017年的夏天,環保風暴在成都鞋業的歷史留下的重重一筆。
在工廠大面積停工,成都本土鞋業供應鏈遭到嚴重打擊的時候,找米斗在這次史無前例的環保整治下,通過互聯網平臺的優勢,為成都鞋業作出一些實實在在的貢獻,讓成都的鞋廠不在為開發、資訊、原材料等問題而煩惱。
這次環保督察工作對成都鞋業來說,是一次磨難,也是一次機遇,也讓李文彬更加堅信自己做的事情是正確的。
互聯網+鞋業結合,從問題的根源——供應鏈入手,為行業帶來改變。
六、伙拼云商的陳耀鍵
在進入成都女鞋行業之前,陳耀鍵算是一個資深互聯網創業者了。早年在媒體工作的他,是互聯網早期的深度用戶,后來在重慶創業做人人斑竹網。在他的創業故事里,“價值”兩個字是重復率最高的關鍵詞。他認為,在互聯網上,用戶的每一個行為,背后都是需求在驅動,而作為平臺,滿足用戶需求才是價值的體現。
然而,進入成都女鞋行業三年時間,陳耀鍵見證了這個行業由興旺到衰落的過程。
三年前,國際商貿城做生意的廠商有3000多家,現在只剩下不到1000家;三年前,集聚在新都、武侯、雙流的女鞋電商賣家超過2萬戶,現在只剩下了8000戶左右;三年前,成都女鞋占淘寶女鞋銷售份額28%左右,到今年年初的數據,已經不足8%……
這三年時間,他看到不少在這個行業里面打拼了十多年的廠商老板,在面臨生意下滑無能為力,抱憾離開這個行業,也看到不少原本對未來充滿了期望闖入電商行業的小賣家,在花了大量的推廣資金后,因為貨源不穩定或者廠商服務能力欠缺而導致流量下滑成為死店……
“宏觀經濟的下滑并非成都女鞋產業下滑的唯一原因。”陳耀鍵認為,“原材料成本高、資訊落后、管理粗狂、工藝落后以及在產量不斷下降的同時經營成本還在不斷攀升等都是導致行業越來越蕭條的重要因素。”
要解決這些的問題,首先得解決行業信心的問題,所以,陳耀鍵帶領團隊在5月初上線了伙拼云商女鞋網銷貨源平臺(),通過在線交易的方式,保障交易雙方的交易安全,同時,聯合行業協會和找米斗公司共同發起產能共享,讓因為環保或者搬遷導致停產的工廠能正常出貨,8月初,伙拼云商再一次改版,優化用戶體驗的同時,通過風格標簽、以圖找款等創新功能,提升中小賣家的生存力。
而最近,陳耀鍵還奔走于各個行業、政府部門以及其他平臺,呼吁為成都女鞋行業提供更好的產業配套和政策。
“第一步先讓這個產業能活下來,通過各種方式降低廠商成本、提升銷量,然后,再通過對管理、運營能力、技術、工藝和設備的升級,來增強這個行業在國內同行中的競爭力,讓行業活的更好。”陳耀鍵說。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