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企巨頭New Balance寄望2023年收入突破70億美元
由集團主席James S. Davis 在1972年將當時只有六名員工而日產量僅30雙跑鞋的 品牌收購后,New Balance Athletics Inc. 現已發展成為在全球雇用超過7,000人、擁有六間工廠、運動鞋世界市場份額達4%的跨國巨頭。
Rob DeMartini 在接受WWD 訪問時,透露過去十年集團收入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長,今年收入預計會從2007年的15億美元上漲到45億美元。而只需保持相同的增速,2023年便可增至大約72.5億美元。
他表示達到目標的過程不易,而堅定不移地以成為全球最佳跑鞋品牌為核心策略將是引領New Balance Athletics Inc. 邁向70億美元里程碑的信條。“我們不會試圖追逐市場或當下的熱門潮流,”Rob DeMartini 說道。
Rob DeMartini 同時認同擁有時尚感的必要性,而他們可輕易從歷史產品庫找到切合流行的型號,例如眼下的“老爹鞋”潮流該品牌便拿出了608型號來應對。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NPD Group 的數據,在截至2018年6月的前12個月,New Balance 品牌在美國功能運動鞋市場的占有率排名第三,僅次于 與Adidas 阿迪達斯,而在整體運動鞋市場中則落后Nike 耐克、Jordan、 和Skechers 斯凱奇。
New Balance 日本概念門店
日本是New Balance Athletics Inc. 的第二大市場,30年前創辦的日本子公司是該集團第一間子企,東京也有設計工作室。國際營銷總監Jeff McAdams 指出當地業務的基石是產自美國五間工廠和英國Flimby 工廠的運動鞋,這也使New Balance 成為現在絕無僅有仍將大量產能留在英美的主要世界性運動品牌。
該集團亦在中國、亞太地區、澳洲、新西蘭、南非、英國、西班牙、意大利和斯堪的納維亞設有子公司,其它地區則通過分銷經營。而中產階級迅速擴大且慢跑健身熱潮正旺的中國自然是最突出的重點市場,Jeff McAdams 指出三年前中國仍未有顯著的跑步潮跡象,情況在過去12-24個月發生可見的改變,現在中國就像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美國,發展勢頭令人振奮。
New Balance Athletics Inc. 在中國采取垂直模式,不設批發業務,而當地近3,000間零售店的規模幾乎是北美市場(略超300店)的十倍。而美國本土、日本和歐洲都以批發為主,主要分銷伙伴為跑步專門零售商,也在 設店,美國線下只有160間授權門店、80間工廠店和10間一線門店,Rob DeMartini 稱本土門店的數量不會有大幅增長。
2017年美國銷售實現12%的增長,歐洲也有優秀表現,亞洲則有所放緩,拉美、智利和巴西等新興市場欣欣向榮,近年也在中東設立分部。Rob DeMartini 透露目前整體銷售形勢不俗,預計今年增速可超越10%。
New Balance 美國旗艦店
在眾多市場的消費者眼中,New Balance 是一個運動生活方式品牌,而管理層則強調“功能運動”才是他們的傳統優勢和一直以來的重心。在中國,該品牌正圍繞著它的跑步專長開展活動和產品推廣。在日本,今年初品牌更與有“日本鞋神”美譽的制鞋職人三村仁司簽下了多年專屬顧問合約,期限跨越了2020年東京奧運會。
管理層又指出只有基于功能產品的成功,New Balance Athletics Inc. 才能把生活方式發展成為為集團貢獻一半銷售的業務。然而即使近年與Paul Smith、J.Crew 和Kith 等設計師、品牌和潮店的合作系列大獲成功,但Rob DeMartini 透露集團將減少外部合作,從而專注產品質量并加大對功能性的投資。
New Balance 在2017年贊助了紐約和倫敦馬拉松。Rob DeMartini 指出這些賽事同時為服裝和配件等產品提供了擴張的機會。于1906年作為腳弓支撐器生產商的該品牌在1938年創造第一雙New Balance 跑鞋,40年后才開辟運動服品類。過去七年服裝銷售增長四倍,目前占集團兩成銷售,其余均由鞋類貢獻。為了進一步促進服裝的增長,管理層把擴大女性服裝消費群體定為未來五年該品類的核心策略。
以往男裝和女裝各占New Balance Athletics Inc. 七成和三成的業務,該比例現已拉至平衡。與此同時,童裝和配件也是主要增長動力。2015年該集團宣布進入足球領域,并成為了英超球會利物浦的贊助商。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