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s陷入債務危機面臨破產風險 欲轉型電商艱難求生
5月初以來,伴隨著的Toms Shoes LLC 債券價格暴跌,曾經的明星公司的未來便引起市場擔心,而本月初,華爾街日報更是在Pro Bankruptcy 欄目中對其進行討論,盡管被列入該欄目的公司并不一定意味著即將申請破產保護。
2014年,Bain Capital LLC 貝恩資本以包含債務在內估值6.25億美元收購Toms 半數股份,彼時該鞋企冉冉上升,品牌以阿根廷元素和故事作為標志和背景。
不過,過去4年,Toms 如多數同行一樣,在渠道轉型方面滯后,同時受運動風潮趨勢影響,不但銷售和利潤下滑,且背負遠高于其償債能力的高額到期債務。
據評級機構Moodys Investors Service 穆迪投資者服務機構(下簡稱穆迪)去年底的報告,Toms 目前總債務高達3.5億美元,是其年利潤的約15倍,另一評級機構Fitch Ratings 惠譽評級的數據顯示,陷入困境零售商的平均債務水平是利潤的5-6倍。華爾街日報援引消息人士稱,該公司的債務10倍于EBITDA。
可想而知Toms 目前所面臨的風險,唯一值得安慰的是,該公司大部分,約3.06億美元的定期貸款到2020年才到期,仍有2年的喘息和尋求融資甚至出售的機會,不過,該公司仍需要面對明年10月到期的8,000萬資產擔保循環貸款。
Black Mycoskie
Toms 由Black Mycoskie 于2006年在洛杉磯成立,該品牌被包裝成一間慈善鞋履企業,倡導“售一贈一”的慈善方式,即每賣出一對鞋便向窮困兒童捐贈一對鞋。據稱Black Mycoskie 去阿根廷學習馬球,看到很多穿不起鞋的孩子,遂萌發Toms 創業想法。
去年底,貝恩資本被要求向公司注入1,800萬美元流動性,以維持公司日常運營,與此同時來自重組咨詢公司Alix Partners LLP 的前高管Deb Rieger-Paganis 加入公司擔任首席財務官。
上述行動再度被解讀為公司面臨財務危機,可能需要面臨破產重組。
彭博社在上月初援引消息人士稱,2017財年四季度,Toms 營收9,100萬美元,但利潤僅800萬美元。盡管收入有所增長,但仍低于投資者預期。該美國知名財經媒體甚至表示,即使是華爾街的青睞,亦難以阻止Toms 伴隨傳統零售業衰退,自獲得貝恩資本入股后,該鞋企持續燒錢,但利潤卻下滑了一半。
本月初,華爾街日報稱,盡管Toms 的電商轉型取得初步成果,去年下半年在線渠道銷售占比超過30%,不過,該成績是以犧牲傳統渠道的代價獲得的。
消息人士稱,Toms 面向傳統百貨、折扣零售連鎖店、精品店以及這樣的第三方電商平臺的批發端銷售出現大滑坡,其中一季度錄得個位數跌幅,而去年下半年則雙位數暴跌。
市場認為,Toms 最大的問題是產品單一,其最著名的Alpargata 帆布輕便鞋占據了品牌銷售的50%,而鞋類產品更是占據品牌96%的銷售。類似的情況在UGG 和Crocs 卡駱馳身上同樣出現過,不過后兩者更具標志性和排他性,而近期UGG 在男鞋以及時尚化方面的改善成果明顯,Crocs 亦通過明星合作增加吸引力。
Toms 同樣稱試圖走明星路線和時尚轉型,但品牌推出的女士楔形鞋和厚底涼鞋以及男士絲絨皮鞋及綁帶運動鞋都難有銷量。
以債務為主的多重問題自然讓市場將Toms 與已經申請破產保護的Nine West 等鞋履零售商聯想在一起,而2018年以來,美國零售業仍在延續2017年的破產趨勢。
不過,亦并非完全沒有好消息,由于去年四季度在線銷售大漲56%,美國零售業務亦有50%的增幅,今年初以來,Toms 1美元票面債券價格大漲12%至0.72美元。
評級機構標普企業評級總監Mariola Borysiak 此前在評論Toms 現狀時,隱晦地提到零售業破產潮背后另一原因。她表示,不確定Toms 是否從貝恩資本的投資中受益,私募基金試圖幫助品牌管理供應鏈、精簡成本提高利潤的同時,亦讓公司背負了大量的債務,尤其是在利潤下滑的時候對企業是毫無幫助的。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