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世忠的人大建議: 創新驅動體育用品產業轉型升級
【-品牌動態】3月5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作為連任三屆的全國人大代表,安踏集團董事局主席丁世忠今年向大會提交了兩份建議:一份是《關于落實創新驅動戰略推動體育用品產業轉型升級的建議》,一份是《關于通過“扶體扶智”深化精準扶貧中青少年教育工作的建議》。
“未來,中國品牌走向國際市場,是靠商品品質、價值和品牌,從價格競爭走向創新競爭,這是中國品牌走向世界的新路徑。要成為勇于創新、鼓勵創新的品牌,為消費者提供專業化、高值感、國際化的商品。”丁世忠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期間表示。
創新驅動體育用品產業轉型升級
過去五年,“創新驅動”成果顯著,我國科技進步貢獻率從2012年的52.2%升至57.5%,國家創新能力排名從2012年的世界第20位升至第17位。“中國制造”要從過去的“價格競爭”走向“創新、創意、價值競爭”,核心驅動力就是“創新”,體育用品制造也不例外。
近兩年我國體育產業進入前所未有的發展時期,冰雪產業以北京成功申辦2022冬奧會的契機,國家提出“3億人上冰雪”,2025年中國冰雪產業規模將達到1萬億。然而,在體育產業繁榮背后,體育用品等傳統行業技術創新體系不完善,創新平臺缺失,創新人才不足嚴重困擾體育用品行業轉型升級。
為此,丁世忠建議,要加快建立產學研深度融合的體育用品行業技術創新體系,降低創新成果的知識產權保護成本,推動建立國家級的體育用品行業創新平臺和加大運動鞋設計人才培養。
“一方面,從院校和科研單位來看,其現有考核機制重心在于論文、著作,而不在于與企業合作的研發項目及其成果的有效應用,并不利于與企業的合作。建議改革高校和研究院所的考核機制,將與企業合作的研發項目及其成果的有效應用作為相關院校和科研人員的考核重點之一,讓其考核權重、激勵水平不低于論文、著作等其它成果。”丁世忠表示。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加速,資源共享已經成為市場的趨勢,丁世忠建議成立全國性的“體育用品產業研發創新服務平臺”,為體育用品行業提供技術支撐和公共服務。此外,在運動鞋設計人才培養上面,丁世忠建議在相關重點高等院校開設鞋類設計專業,提供專項資金,加大引進全球一流人才力度。
通過“扶體扶智”促進精準扶貧實施
“扶貧先扶智,扶智先扶體,實現體智同步發展。” 體育擁有改變的力量,有助于青少年堅強內心,學會團隊合作競爭。在青少年成長的窗口期通過“扶體扶智”,幫助青少年強健體魄,樹立遠大理想,并為夢想而努力奮斗,最終擺脫物資貧困和精神貧困。
針對我國貧困地區的中小學校有關體育教育方面的場地裝備保障、師資力量投入、課程完善開發、教學信息化等方面仍亟待加強等問題,丁世忠建議通過制定貧困地區“扶體扶智”的具體政策和措施,打造“共同參與平臺”,“硬件軟件”雙管齊下 加大貧困地區青少年體育教育的投入和促進青少年體適能的發展,推動素養教育均衡提升。
丁世忠認為,“扶體扶智”對青少年有著巨大的影響和作用,應有目的、有計劃、有標準地對貧困地區青少年進行專項教育提升。他建議政府牽頭出臺有利于“扶體扶智”工作開展的具體政策和措施,設立“體育扶貧”專項基金,發起推動青少年“每天運動一小時”活動。推動適合于貧困地區發展現狀的體育課程,讓更多的青少年首先要“動起來,熱愛運動”。
“推廣‘夢想運動課程’,并納入貧困地區中小學校的課程中。通過體育運動幫助青少年提高身體素質,建立自信,最終得以提高身心素質的體育課程。”丁世忠告訴記者,“夢想運動課程“可以促進青少年體適能的發展,推動素養教育均衡提升。特別是要抓住北京成功申辦2022冬奧會的契機,開展奧運項目在中小學的落地和實踐,傳授科普奧運項目和奧運知識,普及推廣奧林運動精神,達到“體育強身、體育育人、體育聚神”的作用,鍛造青少年樂觀、團結、拼搏的人格魄力。
丁世忠最后表示:“作為中國的體育品牌,讓偏遠及貧困山區的孩子們享受運動帶來的快樂,通過‘茁壯成長公益計劃’提升身體素質、用體育來提振他們的精神風貌,健強他們的體魄,是中國體育品牌的使命!”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