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迪卡儂如何與消費者對話并完成交易
【-品牌動態】中國體育用品的寒冬終于過去了,2016年國產行業老大安踏做了130多個億,行業老二李寧完成了80個億。2016年,不僅是國產體育品牌做得不錯,迪卡儂這個進入中國十幾年的法國品牌也迎來了屬于它自己的春天。2016年在全球新增了164個門店,其中中國市場的商場數量從2015年的166家上升至214家(臺灣地區9家)。2016年,集團的全球營收超100億歐元,同比增長12%。
一、巨大的需求
迪卡儂的做法:
中國市場經過十幾年發展,進入了一個全民運動的時代,中國的體育裝備消費逐年遞增,據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的報告預測,近5年來中國體育用品消費始終呈上升趨勢。而橫向對比美國,我國的體育裝備零售銷售額仍不足美國的1/3,人均體育用品消費則為其1/17,由此也反映出我國的體育裝備市場具備的較大潛力。
2003年迪卡儂剛剛進入中國的時候,也遇到了店鋪選址、消費方式等水土不服的現象。迪卡儂在這十幾年間,不斷調整店鋪選址、店鋪大小等策略,蓄精養銳,等待時機,終于等到了屬于迪卡儂的春天。
消費者的感受:現在動不動就參加個微信運動,動不動就參加個戶外,確實需要買些運動裝備。
二、低價的吸引
迪卡儂的做法:
有業內人士分析,從市場的發展方向來看,中國用戶在消費體育用品時還處在更加追求實用、高性價比的階段。在迪卡儂的商場大門上,掛著“運動專業超市”。因為是超市,所以一定是便宜的。迪卡儂就是為入門級體育愛好者提供專業和又便宜的運動專業超市。
迪卡儂有規模,以自主品牌為主,又從人力資本上想盡辦法節約開支。于是迪卡儂能夠做到低價,為消費者營造了一個無壓力的消費環境。
消費者的感受:正好需要,既然是低價,那,有空就去看看呢。
三、信任的建立
迪卡儂的做法:
迪卡儂定位為專業的運動超市,其產品品類分得非常細,足球、籃球、慢跑、游泳、登山、釣魚、高爾夫……運動品類應有盡有。同一種運動品類,其產品型號非常豐富,就一條健身褲,給你八種長度的選擇。尺碼足夠豐富,從XXXL到XXS全得很。顏色非常豐富,一件POLO衫給你14個顏色選擇。就連乒乓球桌也有許多不同的尺寸。
消費者的感受:原來慢跑的鞋跟打高爾夫的鞋應該不一樣,瑜伽服與健身服應該不一樣,打高爾夫的帽子與釣魚的帽子應該不一樣。迪卡儂果然是個專業的運動超市,提供的產品就是專業。
四、刺激下的購買
迪卡儂的做法:一個迪卡儂就是一個巨大的體驗場。打兵乓球的、健身的、騎車的……每個購物現場,都是一個體驗場。掛在產品旁邊的教學視頻資料不斷教你使用運動器械。產品旁的平面海報很清楚地告訴你每款運動服裝的使用場景及材質特色……迪卡儂鼓勵消費者放心去體驗,去感受,不斷刺激消費者的各種現有需求以及潛在的需求。
消費者的感受:一件POLO衫58,一條運運褲99,本來就用得上,又這么便宜,就多買兩件吧!
五、快速的成交
迪卡儂的做法:
收銀臺與普通的超市一樣一字排開,會有十來個員工同時為消費者服務。購買物品的消費者只需要將物品直接丟到收銀臺旁的盒子里,價格瞬間就顯示出來了。交付的方式可以刷卡,可以微信,可以支付寶,更可以現金。迪卡儂的收銀方式,在效率處理上已經遠遠快過普通超市了。
消費者的感受:筆者買了五件運動衣服,最后結賬競然只有310塊。迪卡儂,真快,真便宜,真方便。
迪卡儂的不足:
不過,迪卡儂雖然正處在高速增長的階段,不過也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比如說,購買的體驗不佳,貨品因被顧客拿來拿去,常常非常凌亂,試衣間常常要排隊。在產品專業上面,其產品在消費者心中無法與、阿迪達斯這些專業老品牌抗衡。服裝的品質細節控制還不夠到位,小線條隨處可見……中國運動市場還處于發展階段,迪卡儂不僅要考慮當前的銷售,還要考慮如何培養消費者的忠誠度。對于迪卡儂來說,不能只是因為價格的便宜而吸引消費者去購買,還要因為其專業的產品、專業的指導服務或者更多的原因去購買。這或許是迪卡儂在大力擴張的同時需要同步考慮的問題。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