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皮鞋制造行業供需分析與發展前景調研
【-品牌動態】皮鞋(leather shoe)是指以天然皮革為鞋面,以皮革或橡膠、塑料、PU發泡、PVC等為鞋底,經縫绱、膠粘或注塑等工藝加工成型的鞋類。皮鞋透氣、吸濕,具有良好的衛生性能,是各類鞋靴中品位最高的鞋。
根據國家統計局制定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GB/T 4754-2011)》,皮鞋制造(國統局代碼1952)隸屬于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業(國統局代碼19)中的制鞋業(國統局代碼195)。皮鞋制造指全部或大部分用皮革、人造革、合成革為面料,以橡膠、塑料或合成材料等為外底,按縫绱、膠粘、模壓、注塑等工藝方法制作各種皮鞋的生產活動。
由于皮鞋屬于生活日常消費品,人們對皮鞋的需求會因一年四季的變化而變化,每個季度會有不同類別產品上市,每類產品的銷售價格和銷售策略會因季節不同而存在一定差異。國內由于第四季度節假日較多,且歲末年初為公司銷售的傳統旺季,因此,第四季度的銷售額通常為一年中最高。
皮鞋的銷售因各地的經濟發展程度、消費者購買力、消費者審美能力、氣候條件等因素存在差異。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及一線城市消費者購買力較高,追求時尚,因而對高端時尚類皮鞋的需求較高,而內地三、四線城市消費者的購買力較低,對滿足基本功能的產品需求較高。
據博思數據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皮鞋制造市場監測及投資前景研究報告》:近年來產量呈波動增長趨勢,到2015年末皮鞋產量達到了45.6億雙。近年皮鞋產量及供需平衡分析如下:
2003-2015年中國皮鞋制造行業產量分析
2003-2015年中國皮鞋制造行業供需平衡分析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深入,皮鞋行業在世界范圍內發生了深刻變化。由于土地資源、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銷售市場等多方面因素的變化,全球皮鞋制造中心從早期的意大利、西班牙等國家轉移到20 世紀80 年代末的日本、韓國和臺灣等國家和地區,20 世紀90 年代后期又逐步轉移到生產成本更低的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目前皮鞋行業形成了歐美皮鞋企業主要從事品牌運營,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皮鞋企業主要從事生產加工的行業格局。
歐美皮鞋企業把品牌運營放在首位,注重品牌價值提升和市場推廣,賺取產業鏈高額利潤。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皮鞋企業則主要依靠豐富的人力資源和低廉的勞動力成本等優勢,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為歐美知名品牌鞋企進行生產加工,實行嚴格的成本控制和質量管理,不斷提高生產效率和擴大生產規模,獲取生產加工環節的規模經濟效益。最近幾年,中國的大型皮鞋企業也已經開始注重品牌建設,并憑借自身的品牌形象和渠道優勢,取得較好經濟效益。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