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造孵化器” 紅蜻蜓將點燃創新之火
【-品牌觀察】近期,在紅蜻蜓中國鞋文化博物館內設的科技館里,充滿科技制鞋色彩的智造創意孵化器(IMI),不時迎來游客參觀。
智造創意孵化器(IMI),是紅蜻蜓搭建的一個制鞋創新平臺,將自身產業鏈上的企業資源進行聚合,依托最新的IT、大數據、自動化技術,探索數字化制鞋的新模式。該孵化器分布于永嘉甌北紅蜻蜓浦西工業園和五星工業園,配備產品動態發布廳、靜態創意展示廳、創意研發工作室、規劃材料分類展示廳、小線開發生產工坊、大型產學研基地等。
紅蜻蜓集團董事長錢金波表示,“IMI是一個變革與創新齊飛、科技與智能共贏的大平臺,集聚意大利、西班牙、韓國等全球頂尖的設計師;匯集皮料、鞋跟、鞋底、鞋楦以及飾扣為一體的海內外供應商,將成為一個全球設計師、原材料、OEM供應商合作互聯的平臺。”
“爆款”奧秘:
新設備工藝帶來新商機
在紅蜻蜓男鞋事業部車間采訪,總監胡益敏欣喜地介紹,這一季的紅蜻蜓男鞋有不少爆款,其中一款在天貓上就收獲了一萬多雙的訂單,而且還有不少“回頭單”。
這種爆款鞋除了設計時尚外,最主要的是特別柔軟、舒適。這樣的鞋是怎樣生產出來的呢?在一臺縫制設備前,生產工人正進行無粘膠、翻幫工藝的操作演示。原來,紅蜻蜓從意大利引進了這種先進設備和技術,該設備打破了原來長期應用的幫底粘膠工藝,直接將鞋幫縫紉到鞋底上,然后通過直接翻幫、定型、后整理、包裝,就完成了整雙成品鞋的加工。
新工藝創造新品類,帶來新商機。在智造創意孵化器(IMI),該技術經孵化又帶來了新的技術延伸創新,將成為紅蜻蜓制鞋技術的新亮點。
紅蜻蜓智造創意孵化器(IMI)負責人吳建欣介紹,一雙鞋涉及產業鏈上的許多家合作商,孵化器就是紅蜻蜓搭建的一個平臺,匯聚從鞋原材料到成品各個階段的供應商,聯通大家各自的資源,提升新技術、工藝、設備的轉化速度,最終達到制鞋模式的變革。
據了解,智造創意孵化器(IMI)建立后,紅蜻蜓鞋料、鞋底、飾扣等供應商已陸續進入平臺,提升各自對接的速度,達到相互提升的目的。
技術突破:
鞋款數字研發又快又省
走進智造創意孵化器(IMI)五星園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朝氣蓬勃的設計研發人員。他們正在集體討論下一季的流行款式,不是對著設計圖紙,也不是對著打版出來的鞋樣,而是對著電子顯示屏。目前,他們已掌握鞋款電腦設計、篩選、展示全程應用數字化三維技術。
為達到制鞋流程間信息的準確、快速傳遞,紅蜻蜓近幾年持續進行制鞋流程標準化體系建設。采訪中,吳建欣向記者展示了2份有關鞋楦底弧、底樣的企業標準文本,上邊的鞋部件標準數據來自紅蜻蜓長期積累的數據庫。“只有積累了大量的鞋數據,才能找出某一種類型鞋品的標準數據。按照這個數據做的鞋,穿起來才合腳、舒適。”吳建欣向記者講解制鞋大數據的技術含量。
有了數據標準庫的支撐,今后歐美鞋品時尚風會更快傳遞到國內鞋企,消費者能更快地穿上最時尚的鞋品。
智造孵化:
人才培養是關鍵一步
智造創意孵化器(IMI)關鍵在孵化人才。近年來,紅蜻蜓在技術人才培養上下足了功夫:一是采取師徒傳承形式,通過師徒會傳授技藝和做人的道理,以及傳幫帶教把豐富經驗和精湛技藝一代代傳承下去;二是產學研合作,通過聯合舉辦溫州時尚學院,學校教理論,企業提供實踐機會,校企合作共同培養專業人才;三是內部專業培育,通過引進優質資源,內部提升,充實人才庫,比如今年已有韓國設計師加入紅蜻蜓,頗受消費者歡迎的“韓流”鞋款在他們構思設計下,讓一些韓版鞋款擁有“原味”。
“我們招來的實習生,不是讓他們穿鞋帶、打打雜的。他們來了,我們就要讓他們感受到進入制鞋行業也有樂趣,也有成就感。”吳建欣告訴記者,有了孵化器這一平臺,大學生在校期間就來實習,我們讓實習生接觸制鞋業最前沿的技術,通過連續培訓,讓其中一部分人認同、熱愛制鞋行業,讓他們畢業后留下來成為企業的研發骨干。“這幾年,紅蜻蜓好幾位研發人才就是通過這一方式培養的。”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官方微信!
在線咨詢
快捷留言
- 請問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嗎?
- 我想了解加盟費用和細則。
- 留下郵箱,請將資料發給我謝謝!
- 我對加盟有興趣,請迅速聯系我!
- 我想了解貴品牌的加盟流程,請與我聯系!
- 請問投資所需要的費用有哪些!
-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