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大逃亡 實體店迎來春天
【-品牌動態】在電商崛起的沉重打擊下,這幾年實體店活得很不容易。但今年,實體店終于迎來曙光。在消費升級的浪潮中,零售業的價格戰正在走向終結。
在連續多年攻城略池后,電商經營成本正變得越來越高,甚至不低于實體店:人工11%、天貓扣點5.5%、推廣成本15%、快遞12%、售后2%、財務成本2%、水電房租2%,加上稅務,如果沒有50%以上的毛利率,電商根本沒有辦法持續經營。
細心的人還會發現,盡管這些年電商一路高歌猛進,但在零售市場的份額始終沒超過20%,也就是說,實體店仍是零售業的“主流”。眼下,電商也發展到一個瓶頸期——經營成本上升,利潤增長趨于放緩,市場需求幾近飽和。價格戰導致中國零售走向無利潤時代,價格戰打到了頭。電商在毀滅傳統經濟結構的同時,自身也陷入了沼澤無法自拔。
如果我們現在將眼下實體店的蕭條的原因,直接歸結為整個經濟形勢的蕭條,顯然大錯特錯了。實際上,實體經濟不是被電商打敗的,而是敗給了自己。傳統的一打品牌,線上銷售越好,線下關店越狠。價格優勢就是關鍵因素,所以,只要做不到線上線下同價,實體商家就會被自己打敗。
經過了六年的洗牌,如今實體店確實到了一個生死存亡的最關鍵時刻!
未來,商業爭奪的是出生于80、90年代的消費群,這群人生下來就不缺物質、不缺產品,他們需要的是一種“關懷”,這種關懷更需要面對面的交流與觸覺才能體現。
而這恰恰就是“實體店”最大的機會!如果給我一個籌碼,我一定賭實體店會贏。
因為商業核心優勢正在從“價格”變成“服務”,但是比拼起服務,“電商”又怎么可能是“實體店”的對手?更何況再試想一下,當我們漫步在大街上,如果沒有一排排錯落有致的店家,那是一種怎樣的失落感?
電商是用“價格”逆襲的實體店,現在實體店需要用“服務”扳回一局!日本也曾有過實體店衰退期,但幾年的調整后,重新穩定崛起,當下的中國正如同當年的日本。
請記住:最優秀的商業模式,一定誕生最兵荒馬亂的時代!
作為全球唯一一家堅持純手工制作的韓風真皮女鞋,品牌深刻明白“服務”對實體門店銷量的重要性。
圣恩熙創始人朱林先生與杜曉紅女士于2015年9月首次提出了五環模式,是一套區別于傳統促銷營銷方法的商業模式,本質上提升門店的服務質量,加強消費者體驗,增強消費者粘性。以五環營銷法,環環相扣,步步為營。
2015年11月2日,圣恩熙首次發表五環模式的文學作品,并成立五環模式試點單位,并逐漸運用于其680多家門店,收獲頗豐,卓有見效。位于河南省任丘市的加盟商陳先生于2016年6月在圣恩熙華北區域經理的指導下落地執行五環模式,實施短短十天,當月超額完成22萬銷售額,同比去年增長了314%,一舉達成營銷戰略上的成功。
五環模式也于2016年7月26日通過中國版權保護中心審核,根據《作品自愿登記試行辦法》,獲得了作品登記證書。圣恩熙實行五環模式的成功,恰好證明了當今商業社會“服務”和“體驗”的重要性。
零售業已從一個交易的時代,進入到一個關系的時代,《論真理》里中有一句哲學名言:“人是萬物的尺度,人存在時萬物存在,人不存在時萬物不存在。”這說明未來萬物唯一的標準就是“人”,一切都因討好了“人”而存在。你討好“人”的程度,決定了你存在的價值。這是實體店崛起復蘇的機遇!
直到現在,“網店”成本在不斷攀升,而“實體店”成本在不斷下降,兩者終于跑到了同一條起跑線上!一切歸零,公平競爭。你能不能看到這個風口呢?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鞋網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