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蜻蜓集團打造“智造孵化圈”演繹創新之變
【-品牌動態】在供給側改革與工業4.0背景下,再次蛻變升級的,長出了不一樣的創新之翼。這一對創新之翼,就是智造孵化圈IMI。
浙江紅蜻蜓鞋業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國內少有的鞋業A股上市企業,以打造中國鞋文化博物館聞名。如今,該博物館的科技館,帶上了更多的科技色彩,成為智造孵化圈IMI1的一部分。而在紅蜻蜓浦西廠區智造孵化圈IMI2——智能制造創意設計園也已裝修完畢,吸引了不少設計師和供應商等待入駐。
數字三維技術運用到了鞋款研發
走進智造孵化圈IMI1,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朝氣蓬勃的設計研發人員。記者到來時,他們正在集體討論下一季的流行款式,不是對著設計圖紙,也不是對著打版出來的鞋樣,而是對著顯示屏,他們已實現鞋款通過電腦設計、篩選、展示數字化三維技術應用。
紅蜻蜓男鞋設計開發部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以前的設計開發流程是先打版出樣品再篩選,這樣會有過半的實物樣品不被采納,而如今,通過電腦三維設計展示選樣過程,被篩選下的實物樣品只有5%左右,減少了實物樣制作的無效勞動,加速了設計效率,節約了設計成本。
天貓“爆款”的背后是新設備新工藝
來到紅蜻蜓男鞋生產車間,男鞋總監胡益敏欣喜地介紹,這一季的男鞋有不少爆款,其中一款在天貓上就下了一萬多雙的訂單,而且還有不少“回頭單”,上線就斷貨,銷售根本停不下來。
看著這雙爆款鞋,我們注意到該鞋除了設計時尚外,最主要的是特別柔軟、舒適。這樣的鞋是怎樣生產出來的呢?我們到了一臺縫制設備前,觀看了生產工人進行無粘膠、翻幫工藝的操作演示。原來,紅蜻蜓從意大利引進了這種先進設備和技術,該設備打破了原來長期應用的幫底粘膠工藝,直接將鞋幫縫紉到鞋底上,然后通過直接翻幫、定型、后整理、包裝,就完成了整雙成品鞋的加工。新工藝創造新品類,帶來新商機,該技術經孵化,又帶來了新的技術延伸創新,將成為制鞋技術的新亮點。這也是紅蜻蜓機器換人、走在工業4.0道路上邁出的重要一步。“智造孵化圈IMI,就是要在設備改良、工藝提升上取得新突破。”
“智造孵化圈”關鍵在孵化人才
紅蜻蜓智造孵化圈的涵蓋了創新性研發、原材料創新、標準化體系、數字化工程技術、消費者個性化體驗以及信息大數據分析等,在國內同行中堪稱領先。
不過,在紅蜻蜓相關領導看來,“智造孵化圈”關鍵在孵化人才。一是傳承,通過師徒會的形式,老師傅傳授技藝和做人的道理,通過傳幫帶教把豐富經驗和精湛技藝一代代傳承下去; 二是產學研合作,通過聯合舉辦溫州時尚學院,學校教理論,企業提供實踐機會,校企合作共同培養專業人才;三是內部專業培育,通過引進優質資源,內部提升,充實人才庫,比如今年已有韓國設計師加入紅蜻蜓,頗受消費者歡迎的“韓流”鞋款在他們構思設計下,讓一些韓版鞋款擁有“原味”。
“我們招來的實習生,不是讓他們穿鞋帶、打打雜的,他們來了,我們就要讓他們感受到進入制鞋行業也有樂趣,也有成就感。”據了解,不少在紅蜻蜓實習過的大學生都選擇申請紅蜻蜓工作。有個四川女孩,媽媽叫她回老家工作,她不愿回去,覺得在紅蜻蜓能學到比課堂教的更多東西,很快樂,所以堅持留了下來。
值得一提的是,數字三維技術運用到鞋款研發,需要鉆研與韌性,他們打破了一個又一個技術瓶頸,實踐鍛煉了年輕的90后,跨界的交流開闊了他們的眼界,智造孵化圈孵化出了人才,也孵化出了創新成果。
紅蜻蜓打造“智造孵化圈”演繹創新之變,與董事長錢金波頗具前瞻性的戰略思維分不開,錢金波說,“這是變革與創新齊飛的時代,我們見證工業革命的一波又一波高潮;這是科技與智能共贏的時代,我們親歷互聯網的又一個奇跡。過去并不完美,未來大有可為。作為國內時尚行業的領軍者,紅蜻蜓將一如既往地堅持‘工業4.0’理念,堅守‘做一雙好鞋’的信仰,堅定地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越走越實,越走越好。”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鞋網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