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泉州貨一鍵鋪上世界貨架
【-國內動態】作為“互聯網+”重點行動領域,電子商務在泉州的發展態勢良好。早在1998年,泉州就開始策劃發展電子商務,2011年至今,電子商務發展更是駛上了快車道。如今,我市已有超過90%規模以上企業涉足電子商務,電子商務與傳統制造業融合發展,跨境電商與一般進出口貿易同步推進,農村電商服務體系逐步健全,電商服務支撐體系不斷完善,并獲評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中國快遞示范城市。
本土電商的勃興發展態勢,離不開政策層面的發力。近年來,我市先后出臺《泉州市電子商務發展規劃》、《關于加快推進電子商務發展的意見》等政策和文件,并于今年創新性出臺了全國電子商務領域第一份發展路線圖——《市電子商務產業發展路線圖》,并配套出臺《市電子商務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16-2018)及《促進電子商務發展若干意見》等文件,設立每年2000萬元電子商務專項資金,大力推動我市電子商務發展。
電商交易額猛增的背后,也意味著本土大量產業資本進入了電子商務領域,成為泉州制造業產業優勢與互聯網深度融合的體現。從另一個側面,在“互聯網+”的催動下,傳統產業園區、電商園區的互聯網轉型也不斷加速。我市不斷健全電商服務支撐體系,引領電商企業抱團發展,目前已建成泉州網商(虛擬)產業園、石獅(海西)紡織服裝電子商務園、豐澤區領SHOW天地電子商務產業基地、德化陶瓷電子商務園區等28個電子商務園區(基地),園區總面積超過280萬平方米,入駐企業近萬家(其中,網商虛擬產業園已超5000家)。
值得一提的是,面對跨境電商這片“藍海”,泉州全面發力,讓越來越多的泉州貨鋪上世界各地的“網絡貨架”。
“泉州購” 質優價美泉州貨賣向全世界
泉州卓鼎貿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肖成雖然畢業時間不長,但在“互聯網+”的世界里也算是個“老人”了。2010年,那時還是大二學生的肖成就開始在淘寶商城(如今的“天貓”)上從事電商業務。
今年5月,“泉州購”平臺上線試運營,肖成也迅速加入到這個“大家庭”中,公司在“泉州購”以分銷的模式發展代理。“以往,供應商要發展網絡分銷商的時候,要么是通過淘寶的分銷平臺,要么是通過地方的一些公司,成本都需要兩三萬元以上。”肖成表示,這筆資金對于大學生創業者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并且,淘寶許多管理軟件平臺也是需要收費的。
加入“泉州購”后,肖成就停止了與之前收費平臺公司的合作,并且享受到“泉州購”平臺的眾多利好。“‘泉州購’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實現一鍵鋪貨到淘寶,資金等數據也可以從平臺走,庫存管理等都可以與平臺同步,重要的是,這些服務都是免費而又便捷的。”
“泉州購”平臺建設負責人介紹,“泉州購”的建設理念,就是要發揮泉州生產基地的貨源優勢,搭建本地生產企業與實體門店、網店、微店等經銷商戶之間的供、進貨網絡平臺,通過引領供應鏈電商模式轉型,實現“供應商、銷售商、服務商”三方的無縫對接。
三個月的時間過去,肖成見證了“泉州購”從無到有、不斷完善的過程。伴隨名氣的擴大,如今,平臺一天能為公司貢獻50單左右的單量,許多對“泉州制造”有明確需求的商家也通過“泉州購”找到了肖成。他希望,未來“泉州購”越做越好,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便捷地通過它找到質優價美的泉州貨。
微小店 300多萬人注冊店長 實現品牌全民營銷
“互聯網+”的魅力不僅僅只存在于移動終端,通過它,還可以實現泉州貨的“全民營銷”。
2014年7月,一位網名為qaz447002728的集美大學學生注冊了微小店的店長,建立了一家名為漫步人生的時尚經典女鞋店,主要經營拍鞋網平臺上的十幾種,不久后,她的月傭金已達到5000多元,成為微小店官網上的明星店長。
什么是微小店?微小店董事長董欣達解釋說,它屬于商家的全新平臺,幫助商家構建全方位移動分銷渠道的解決方案,為入駐商家提供供銷管理平臺及全網優質推廣渠道,實現品牌的全民營銷。也可以這么理解,微小店是微商的一個組成部分,與傳統的網店相比,微小店除了可以在PC端與移動端雙向操作外,其最大特點是店長無須投入成本自備貨源。而“商家版”則實現企業員工開啟員工店鋪,做到線上線下一體化,并最終實現企業自身的移動電商和O2O的閉環,實現全民開店、全民創業的夢想。“目前,微小店快速增長,已經有300多萬人注冊,日新增店長超過1000人。”
作為目前國內最大的移動分銷平臺,微小店可實現近10億的移動終端用戶通過其推廣商家商品,直接獲得傭金提成。下一步,平臺將繼續主推與實體連鎖店合作的移動商店+實體店的“O2O店中店”模式,讓更多人感受電子商務的多元魅力。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鞋網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