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鞋之鄉”偃師市 亟待觸“網”轉型
【-國內動態】從偃師市區向東,的分布令人嘆為觀止,從城關鎮到山化鎮的路上,遍布著大大小小的制鞋廠,這也為偃師贏得了“中國布鞋之鄉”的美名。9月4日,記者來到偃師市山化鎮,探訪正在轉型升級的制鞋產業。
從獨占鰲頭到頻遇寒流
偃師市布鞋產業起步早、發展快,在國內同行業中一度“獨占鰲頭”。偃師鞋業協會秘書長張俊介紹,制鞋產業在偃師已有60年的發展歷史,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起步,如今制鞋業產值突破70億元,整體規模在全國領先。
紅火一時的偃師鞋業近年也頻頻遭遇市場寒流和不少波折,折射出諸多矛盾和深層次問題。從事鞋樣設計多年的當地設計師李宏表示,偃師鞋原來被戲稱為“禮拜鞋”,不耐穿,隨著工藝質量的提高,偃師鞋變得又輕又耐穿,不斷底,真正成了貨真價實的暢銷產品。產品質量雖上去了,可偃師鞋給人印象仍停留在低端鞋的層面上。
“低端鎖定”成瓶頸
偃師市鞋業協會的一份調研指出,當地的鞋業缺少自己的品牌,長期靠貼牌加工來賺取加工費,大部分都沒有企業發展的大腦——研發中心。這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了偃師鞋業品牌意識薄弱、創新能力不足的軟肋。
張俊認為,“重模仿、輕設計,重銷售、輕研發”的現象普遍存在。同質化說明偃師各鞋廠都相互模仿,不求新意,保守經營,也反映了偃師鞋廠規模散,研發能力弱的通病。偃師市副市長焦璐認為,制鞋業要走出尷尬困境,根本出路在于轉型升級。
電商成鞋企發展新平臺
創新意識強了,轉型升級的步伐也就快了。有創新創業傳統的偃師企業家,正加快向電商擴展,電商已然成鞋企發展新平臺。
據不完全統計,偃師全市在2015年各類網上銷售額已超過10億元。偃師市委宣傳部部長趙頗說:“前不久入駐偃師的萬達快錢,為偃師鞋企觸網銷售注入了新動力!痹摴疽雅c當地十余家鞋企建立了合作關系,為企業提供電商培訓、物流配送、網店代管運營等全程服務。偃師萬達集團快錢運營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把 “互聯網+”的概念引入到偃師,直接打通工廠和消費者之間的聯系。
偃師市委書記宋義林表示,制鞋業作為偃師的傳統產業,是近年偃師推進經濟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偃師如今正大舉進軍電子商務,希望制鞋這一成熟的產業集群,能搭乘“互聯網+”的快車,實現電子商務與實體經濟線上線下的“比翼雙飛”。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鞋網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