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鞋服引領可穿戴設備,前景廣闊
【-行業新聞】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辦的2016年奧運會上,針對寨卡病毒,一些國家為運動員開發了特制的抗病毒服裝,以抵御蚊蟲侵襲,防止疫病傳播。其實,除了驅蟲功能,近年來,兼具更多智能功能的服裝也已經頻頻亮相,有機構預計,2016年全球智能服裝出貨量將達2600萬件,成為出貨量最大的可穿戴設備。
智能衣服具備醫療監測功能
前不久,在我國貴陽舉辦的2016年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一件可采集駕駛員體溫、呼吸及身體姿勢等生理狀況的智能衣服正式亮相。研發人員介紹,智能服裝不僅能把車的數據連起來,還能把駕駛員的數據、環境的數據一起匯聚。通過傳回的駕駛員生理數據,可以判斷是否存在疲勞駕駛、酒后駕駛、邊打電話邊開車等行為。現場的模擬駕駛顯示,“司機”有五次加速、五次超速、兩次急剎車、兩次急轉彎、兩次變道、一次轉向燈沒有開。綜合環境等因素,這名“司機”最終得到3.8分。這個分數是用紅色表示的,說明存在一定的危險性。
比利時布魯塞爾的一家實驗室,目前也在研制一種引領潮流的神奇衣服。這種服裝的最大亮點是,具備醫療監測等功能。最貼近身體的一層,可以監控人體的心跳、血壓、體溫等;衣服內層安裝多個傳感器,還可敏感地監測環境變化,如通過監測光線的變化來感知白晝、黑夜的變化等。
在美國,類似“基本款”服裝也已走出了實驗室。一家科技公司推出了一款羅紋棉針織衫,它由導電纖維和棉纖維組成,可以嵌入傳感器并接收數據,用于監視穿衣人的生命特征。一旦穿衣人心臟病發作或出現虛脫休克時,就會及時報警。
智能夾克成為生活管家
有這么一件夾克,它可以用來播放音樂,還可以測量脈搏和血壓,并能根據外界氣候的變化調節保暖性;出門時忘記帶鑰匙,或錢包掉地上了,它還能及時發出提醒……這便是谷歌公司與某服裝品牌合作,最近推出的一款智能夾克。
據悉,這款看上去和普通衣服沒什么兩樣的產品,實際上暗藏玄機。穿戴者只需觸碰和滑動夾克的袖口,就能欣賞音樂、接聽電話、獲取導航信息等。除了適合戶外騎行者之外,這款智能夾克還能適合不同的職業,如保安、保潔員等。研發人員介紹,裝有多點觸控傳感器的袖口區域輕薄、柔韌和富有彈性,與正常的衣服沒有明顯區別,而且,只要把電子標簽取掉,就可以與日常衣服那樣正常清洗。而這塊電子標簽,連接了LED元件、觸覺元件、電池及傳感器,可以隨時拆卸并具有充電功能。
運動鞋可自動系鞋帶
對“懶人”更有誘惑力的是,一款能夠自動系鞋帶的運動鞋也已面世。其運行邏輯大致是:在鞋子兩側鞋帶孔處安裝一排小型馬達,馬達和鞋底的傳感器連接在一起;傳感器記錄鞋主人的體重、腳的位置和身體重心等關鍵數據;根據傳感器發回的數據,馬達就會像釣魚竿的繞線軸一樣將鞋帶繞緊,從而實現自動系鞋帶的效果。
“噴霧”服裝既合體又可調溫
隨著新型智能材料的開發,早上起來,拿起一罐噴霧,對著自己的身體,就能直接“噴”出自己想要的服裝,而且,你還無須擔心穿多穿少的問題,因為它能夠隨著外界溫度升高或降低,調節保暖性或透氣性……這樣的場景,可能借助于一種微生物成為現實。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小組,希望引入枯草芽孢桿菌(一種能根據大氣水分、皮膚汗水進行膨脹和收縮的微生物)作為一種納米執行器,用于響應身體的溫度和濕度變化。這種活性納米執行器可以制成生物膜,并且多層印刷在氨綸上。在較大濕度的環境中,合成的生物皮膚能夠予以響應,使熱區周圍的皮瓣打開,進而達到最佳透氣效果。
“隱形衣”借助量子材料實現
如今,科研人員早已不再滿足于開發僅僅是美觀或有機的面料,而在致力于開發服裝面料本身的各種功能性,如對氣味、色彩等的智能反應。這里面,最令人驚訝和期待的就是“隱形衣”。
加拿大一家生物技術公司表示,“量子隱形”材料可通過折射周圍光線來實現“完全隱形”的效果。日前,英國倫敦大學瑪麗女王學院的研究小組將一種納米微粒材料噴涂在物體表面,最終可使其“完全消失”。也許不久,這些新材料可以用來制作“隱形衣”。
智能服裝拒絕笨重
移動電源、運動手環、隨身電扇等功能集成到一起,會不會讓智能衣服變得笨重?隨著可穿戴技術的發展,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能夠以0.1毫米的精度,將電路繡進布料中。這樣的高精度,讓傳感器、內存等電子設備集成到衣物中成為可能。
為了盡可能增加刺繡技術的精確性,通常需要使用純銀線。但純銀線不像粗線,可以提供表面導電性,所以研究人員將純銀線變成繡花的形狀,從而提高表面的導電性,增強天線或者傳感器的性能。以前,研究人員曾經使用0.5毫米直徑的鍍銀聚合物線,每根線由600個更加細的細絲纏繞在一起,而現在這種新線僅有0.1毫米的直徑。
業內人士表示,未來智能服裝將是一個覆蓋全球數十億人、數百萬種應用產品的龐大市場。不過,目前市面上的智能衣服,多為融合多種傳感器,即主要將電子器件貼在衣服上。下一步,如何把傳感器、導線、絕緣線做到衣服纖維里,讓智能衣服變得更加輕盈、耐用,更加凸顯健康調節功能,是科研人員和設計者重點關注的方向。(中國鞋網-全球專業的中文鞋類加盟門戶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