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號同升和:手工定制炫出彩
【-品牌動態】在如今中國風盛行的當下,中國的手工工藝回到了人們的視野中,并且人們關注度在不斷的升溫中。作為百年老號的同升和,堅持的信念走過百年,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又是如何與時俱進推陳出新的,并不斷的開拓新時代下的“朋友圈”,成為別具匠心的百年老字號呢?為此記者采訪了北京同升和鞋業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裴國忠。
北京同升和鞋業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裴國忠
Q:同升和從1902年一直走到今天,經歷了沉浮,是什么樣的理念或者信念,讓同升和一直走到今天?
A:經歷了軍閥混戰、抗日戰爭、解放戰爭這些時期,經歷了這么多的事情,一路走到今天,成為一個百年老字號。那時候不像現在人們買鞋穿,大部分人都是穿自己家里做的鞋,能夠買鞋穿的都是有錢人。買賣創立時的字號同升和寓意為“同心協力,和氣生財”,剛起步時股東們立下了幾個規矩:
首先,豁出三年不掙錢,也要保質量,而且管退管換。這在當時是很需要些經商的魄力的,所以同升和的產品一直信譽度高。
第二個,不養“三爺”,指的是舅爺、姑爺、少爺,也就是說不能任用私人,對店員和掌柜的任用都有極為嚴格的要求;
第三個,特色是“售貨員的眼睛”,要有“眼力價兒”,客人一進來店員要能看出顧客的喜好、穿鞋的尺碼;立即好煙好茶伺候著,拉近與顧客的距離。當時顧客是認售貨員的,店里的售貨員都自己的“朋友圈”,如果這個售貨員不在的話,顧客寧可下次再來。
眼力還指的是能夠發現客人穿著的鞋式樣好的地方,店員可以畫出小樣,然后交給后面的車間制作。
Q:現在的市場環境在改變,所謂的“朋友圈”也不斷的變化,那么同升和在品牌定位、市場定位是怎樣變化的?如何應對市場的呢?
A:目前的鞋業市場商品存在生產過剩的問題,南方每日生產上萬雙鞋的有很多。咱們作為老字號,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屬于中小型企業,我們目前要是生產3種產品,手工布鞋、手工皮鞋、商務皮鞋。
在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人們追求個性和自我,手工制鞋必定會得到大的發展。
手工的鞋好在具有舒適度和環保性,環保性意味著它不是用化工膠水粘合的,從這方面講是工業生產替代不了的。從個性化來講,一個大生產的生產線,一個產品從設備、模具到楦型開發投入,不生產幾萬雙鞋,就達不到成本,而用手工做就較為靈活,隨時可以調整更換新的樣式,滿足顧客實現個性化服務更加容易。比如人的左右腳都不一樣大,每個人腳型也都不一樣,而流水線批量生產只能是標準號,也就是人去適應鞋,但是手工定制實現就很簡單了。
Q:您覺得同升和的手工皮鞋,相比于其他的皮鞋,有哪些優勢讓大眾所接受?
A:就像我們這個獲獎的產品,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它一種概念性的產品。第一個不同,敢下料用好料。這雙鞋子里外都是用的頭層皮,一般鞋里都是用的二層皮。第二個不同,鞋面用一張皮制作,全鞋只有后主根出接縫,這個是流水線做不出來的,只能靠手工工藝實現。個性化的實現,包括顏色也可以根據顧客的需求進行調色上色、在鞋上設計簽名等。
Q:同升和入駐了像淘寶、京東這些電商平臺,是出于一個怎樣的市場考量呢?
A:過去說“酒香不怕巷子深”,現在是“酒香也怕巷子深”。進入網絡后,感覺到知道你的人還是太少,可能原來你認為不錯的產品,放在網上如果不做些宣傳推廣沒人知道。現在是“流量為王”的時代,老字號需要與時俱進。
Q:布鞋的購買人群,通常年紀比較大,或者是買來送給老人穿的,相對的消費群體較為單一,年輕人對于布鞋的認知程度不高,在拓展顧客群體方面,尤其是針對年輕人這方面,同升和在今后有什么舉措嗎?
A:目前在北京布鞋是作為一個特色商品或是禮品在銷售,在外地北京布鞋的銷售量比北京要大得多這是為什么呢?也就是說,它的好多優勢,包括環保、吸汗,是被大眾所認可的。但是從消費群來講,聽著布鞋的名字可能感覺有些老氣橫秋,其實現在不是這樣的,年輕人也在穿,而且穿的比例還不低。我們也在看穿鞋的人群類別,一種在辦公室穿,一種在會議上穿,或是開車散步的時候穿。這個就像時裝一樣,一個人不會是只穿一套衣服,穿鞋也是一樣,不同的場合也會選擇不同風格的鞋。還有一部分是老年人,他們是不會上網的,在年輕人買來送給他們的過程中,這些年輕人也會對布鞋進行研究。這是一個培養消費群的過程。
Q:同升和的體驗店是開在王府井嗎?
A:是在王府井。開設旗艦店的主要有幾個目的,一個是定制服務的現場,可以直接量腳制作;二個是感受這樣的一個氛圍,是品牌文化的傳播與產品展示。這是一個線上線下的配合。(中國鞋網-全球專業的中文鞋類加盟門戶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