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鞋等輕工業:仍處戰略機遇期
【-要聞分析】輕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傳統支柱產業、重要民生產業和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承擔著繁榮市場、穩定出口、擴大就業、滿足人民消費需求、服務“三農”的重要任務,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出臺的《關于開展消費品工業“三品”專項行動營造良好市場環境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再一次為輕工業蓄勢發展注入新內容。
6月初,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馮飛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中國的家電、制鞋、棉紡、化纖、服裝等產能占全球的50%以上,輕工、紡織出口占全球的30%以上,是名副其實的消費品制造、消費和出口大國。
2015年,中國消費品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過10%,消費品工業增加值、利潤總額占全部工業的比重分別為31.9%和35.8%,比2010年分別提高3.6個百分點和8.9個百分點。
同期,中國最終消費支出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66.4%,比上年提高15.4個百分點。
目前,中國正處在消費者結構快速變動和升級的時期,居民消費正從以衣、食為主的生存型、溫飽型消費向以住、行為代表的享受型、小康型消費轉變城鎮消費從小康向富余過渡。
與此同時,中國消費品工業產業規模巨大而有效供給不足、制造能力較強而創新能力不足的結構性矛盾凸顯。近年來,部分消費流向境外,反映出中國消費品工業有效供給能力和水平難以適應消費升級的問題。
近日,國務院印發《意見》,明確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個方面共12項任務,涵蓋了輕工、紡織、食品、醫藥和消費類電子等行業。
馮飛透露,工信部正計劃利用工業轉型升級資金設立消費品工業“三品”專項,今年重點支持嬰童服裝、嬰童用品、嬰童食品、嬰童藥品等嬰童消費品企業實施“三品”戰略。這項資金有幾億元人民幣規模,目前正在研究制定實施方案。
展望“十三五”,輕工業仍處于發展戰略機遇期,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韌性好、潛力足、回旋空間大的基本特質沒有變,持續增長的良好支撐基礎和條件沒有變,改造提升傳統行業、加快培育新興行業、結構調整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
新的經濟增長點正在加快孕育并不斷被激發,新的動能正在加快形成并不斷蓄積力量,輕工業創新發展顯現巨大潛力。為落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和《中國制造2025》,未來5 年輕工業將大跨步從“輕工大國”邁向“輕工強國”。(中國鞋網-全球專業的中文鞋類加盟門戶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