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鞋網:奢侈品假貨泛濫何時休?
【中國鞋網-要聞分析】前言:仔細想來,與國內奢侈品市場缺乏相應的監管也是有很大關系。
今年以來,時尚行業不斷傳出品牌加大打假力度的消息。這次是法國高級羽絨品牌Moncler。Moncler成立之初主要生產戶外露營需要的帳篷和睡袋以及專業登山羽絨服,十幾年前被意大利人收購后逐漸轉型,一改傳統羽絨服的臃腫外表,賦予更多的設計感,而邁入時尚產業,有“羽絨服界的LV”之稱。在國內,因為王菲、楊冪等明星以及馬云等知名人士的穿著常見諸于媒體、時尚街拍,Moncler也逐漸為普通消費者所認識。
最近這家公司宣布將通過技術手段制止假冒現象,從今年春夏系列開始,所有Moncler產品將設置二維碼、通信芯片等防偽系統,消費者可以通過掃碼進行產品真實性識別并獲得更多驗證信息。不僅是Moncler,時尚行業越來越多的廠商采取類似的方式來增加產品透明度和可追溯性,希望能夠保護消費者以及品牌自身。此前菲拉格慕也在其女鞋、男鞋、男女小皮具、箱包和女包等產品上開始安裝無法偽造的NFC芯片。
針對時尚行業相當重視、但又面臨假貨泛濫嚴重問題的中國市場,Moncler和菲拉格慕、LV等同行一樣,也開始了“激烈的打假戰爭”,比如,今年早些時候,這家公司就向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舉報了50余個在2015年12月期間注冊的網站售賣假冒Moncler商品,而注冊這些網站的是3名中國籍人士。
每次看到品牌說“打假戰爭”的主戰場在中國和互聯網上,總是有種說不出的尷尬滋味。據世界海關組織估計,假貨占時尚行業全球貿易總量的10%,而中國的情況更為嚴重,根據財富品質研究院的調研顯示,奢侈品假貨的市場可見度是真品的6倍以上。
仔細想來,與國內奢侈品市場缺乏相應的監管也是有很大關系。我們的制造業發達,為假貨的生產提供了天然的土壤;而買賣雙方的信息不對等,消費者對奢侈品行業接觸的時間還比較短,缺乏相關的鑒別知識,給了造假商以可趁之機;奢侈品的價格一般比較昂貴,制假售假存在著誘人利潤空間,這些都是造成假貨泛濫的原因。
尤其是網購興起后,一些因素被進一步放大。而且,奢侈品牌在國內外的定價存在著較大的價差,除了出境旅游時購買外,不少消費者選擇通過網絡賣家代購的方式,或是在部分奢侈品電商購買,但多數奢侈品牌并不愿開放授權給這些電商,因此這部分也多是通過買手制或者與經銷商合作的形式。這些都給假貨的銷售提供了可能,甚至部分大電商平臺都存在售假的行為。
作為消費者,如果自己花了昂貴的價格購入的奢侈品居然是假貨,那種憤怒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對于品牌而言,大量造假售假的存在極大地影響了自身的銷售以及品牌形象。但泛濫的假貨問題到底什么時候才是頭,一方面,主管部門對市場需要更多的監管和規范,國人也需要提升知識產品保護意識;另一方面,品牌加大打假力度的同時,也應調整自己的銷售和渠道策略,逐漸減小不同市場的定價差異,以更開放的心態進入電商渠道,消費者能夠在正規或者官方渠道買到價格合理的心儀產品,就不會給造假售假者有可趁之機吧。(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