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鞋網:新黃金時代下的安踏與李寧
【中國鞋網-品牌觀察】在經歷了2011-2014年的行業深度調整之后,2015年幾家本土主流運動品牌公司都走上了業績回升的軌道,2016年起它們將迎來發展的第二個黃金時代。
依據《體育用品2015下一站(下)》一文的資料,“國務院在2014年10月印發《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到2025年,我國體育產業規模將達到5萬億元”。簡單測算,未來11年,我國體育產業將以每年近30%的復合增長才能實現規劃,運動鞋服將獲益不淺。同時,運動品牌公司已介入部分體育賽事,它們還將從體育產業中分到一杯羹。此外,隨著社會、環境變化,消費者對運動健康生活方式的認可與追捧,將給行業帶來更廣闊的空間。
:花開在眼前
2015年,安踏及艦長丁世忠先生迎來了第一座高峰——本土運動品牌第一家營收突破百億——營業、利潤再創新高,一家公司的利潤相當于行業其它公司之和。根據騰訊財經報道,2015年安踏“營收達111.26億元,增長24.7%,毛利率亦再創新高至46.62%;毛利達51.85億元,經營溢利26.97億元”。
根據安踏對外傳遞的信息,多品牌滿足更多群體需求、研發設計國際化,是去年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旗下安踏、FILA、NBA及安踏兒童、FILA KIDS等多個品牌,并且“公司正與兩三家國際運動品牌洽談并購可能”,安踏體育去年研發費用占銷售成本的5.2%,為行業第一。據了解,去年安踏子品牌FILA和電商業務的增長最為快速。
參照物不同,得出的結論當然不同。以“連虧三年后終于盈利”的對比,安踏業績可謂萬丈光芒,如果是阿迪達斯中國呢?去年1月阿迪CEO HerbertHainer宣布,2015年在中國市場獲得了超過20億歐元的銷售紀錄,約合141.45億人民幣,它已經連續第6年獲得增長。阿迪大中華區2015年前三季度“銷售額和毛利潤增幅分別達到42.0%和39.8%,是所有市場中增長最快的”。(根據財報,2015年前九月阿迪全球營收127.4億歐元(約合908.0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6.7%;毛利潤62億歐元(約合441.9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6.9%。)
多品牌,很多時候是誘惑!運營多品牌將導致集團資源分散,背后各個業務的品牌營銷、經驗、投入是很難有效整合,況且幾個品牌本身的定位就不同。由中國品牌晉升為全球品牌相信是安踏的夢想,但推進多品牌戰略就會讓安踏遇到巨大的困惑!筆者曾在《安踏新起點》中提到,海爾集團品牌國際化戰略啟示:以“自主品牌開拓海外市場”的戰略向“收購海外品牌”轉變,收購國際品牌或許是安踏體育國際化更好的策略之一,而不是用安踏品牌實現國際化。巧合的是,不久鳳凰網財經《總裁在線》(第38期)播出了“闖王”丁世忠——在長達幾十分鐘的采訪里,丁世忠無意中透露了極少的國際化細節,“安踏這個品牌還會專注于國內”,“安踏未來走向世界,我覺得我們會用這種收購兼并的這種方式”。筆者的朋友、知名評論人馬崗對媒體表示,“多品牌運作要看階段發展,前提是主品牌已經具備了很強的競爭力。如果主品牌都沒有做好,又引入新品牌,發展會很困難”。
李寧仍將是安踏最有力的競爭對手。2015年李寧營收70.89億元,同比上升17%,經營溢利為1.57億元,毛利率增幅、經營性現金流等多項指標恢復正數。李寧營收體量穩居本土第二的位置,經過調整逐步復蘇,未來競爭力將進一步釋放出來;產品力,作為國產運動品牌的多年霸主,從奧尼爾君臨系列到“狂”“逸”雙系列、韋德之道系列,李寧在籃球鞋上有著深厚、強大的積淀;李寧總部位于首都,北京作為全國政治、文化、科技創新中心,更是傳媒中心、體育資源中心,之于廈門,優勢明顯。
李寧:一切皆有可能
把廣告語從“讓改變發生”改回“一切皆有可能”說明,李寧先生還是有激情的!
開篇先潑一下李寧公司的冷水,2015年李寧公司的業績扭虧其實是“技術性”扭虧——2015年實現凈利潤1400萬元。翻一下李寧2015年的賬本,去年10月李寧發布公告,將旗下紅雙喜10%股權賣給非凡中國的全資附屬子公司,交易金額為1.24億元。李寧發布2015年業績公告“盈利1400萬元”之后,多家媒體紛紛報道李寧告別三年虧損,對該品牌的美譽度起到了極大的修復作用。
近期,李寧對自身的復蘇、回歸進行了系列的媒體傳播,從《李寧,讓一切皆有可能!》到《李寧:扭虧為盈,邁向新一輪增長》等。“李寧給這個公司帶來的巨大的凝聚力”,“李寧也全情投入在產品、渠道的細節上……與韋德共同選定入選作品”,“CBA冠軍T引發消費者熱議和追捧”,“發售半年余便賣出40萬雙的李寧智能跑鞋”,“電商在雙十一天貓平臺整體銷售額超過2億”……這些信息太容易讓人相信,李寧正在快速、強大地復蘇。
相對于安踏的多品牌戰略,李寧重新確定了“聚焦中國市場、聚焦體育、聚焦李寧牌“的三個聚焦策略,讓資源更加集中。一年多來,銷售門店快速擴張并且高度重視直營店拓展,電商收入飛漲并且大力發展電商,控制庫存,提高運營效率,一系列有效策略逐步將李寧公司帶回正軌。2015年李寧銷售門店達6133家,凈增加507家,其中直營增加313個。2016年李寧計劃凈增加300-500個銷售門店,“直營占比將從目前的35%發展至50%”——此前李寧渠道基本是加盟的。電商業務上升95%,在未來2-3年李寧希望電商在集團銷售占比提升至20%,電商業務毛利高。此外,李寧關注起了低價位、休閑運動服市場。(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