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中國,阿迪達斯要直接回家了(圖)
【中國鞋網-品牌觀察】中國消費者最為熟悉的,已經借著工業4.0 的核心技術,悄悄地搬回德國本土了。對不起,熟悉的中國供應鏈;對不起,低成本的越南崛起。三葉草直接回家了。
阿迪達斯自動化工廠研發陣容
2015年10月底,德國Manz集團也與阿迪達斯簽訂了一份合作協議,一同為阿迪達斯的SpeedFactory計劃而努力。極速工廠的項目,力圖重振體育用品界的“德國制造”。其合作伙伴包括德國亞琛工業大學、慕尼黑工業大學、德國凱爾曼特種設備公司及美國江森自控有限公司等。項目實施小組由來自創新事業部、全球IT創新部和采購事業部的專家們組成。
實現私人定制
極速工廠SpeedFactory,就是阿迪達斯牽頭的國家級項目,也是工業4.0組成項目之一,意圖通過智能技術生產,提供個性化的紡織消費品。
2015年10月底,德國Manz集團也與阿迪達斯簽訂了一份合作協議,Manz成功開發了最新運動用品的自動化生產設備及技術。憑借這項靈活的技術,定制化的鞋組件、材質及配件設計能夠被轉化成生產數據,并在未來通過一套全自動化系統進行生產。通過本次合作,該技術將被應用于位在德國及美國的SpeedFactory,最終實現全球部署。
在SpeedFactory中,阿迪達斯的鞋類產品將在目標市場實現本地生產,將新開發的技術從試生產轉為量產。
全新的零庫
極速工廠SpeedFactory核心部分是一套工業機器人設備,該設備可以在極小的空間內靈活的完成產品。
在極速工廠項目的第一階段,將重點放在運動鞋類產品的生產。計劃于2016年在德國進行首次試生產,隨后2017年將開拓美國市場,最后再部署到全球。
阿迪達斯會在德國打造一個自動化工廠,除了用機械取代人力的方法來提高效率,這些所謂的工廠將以極小的規模進行作業,差不多就是一個貨柜那樣,以保有最高的行動力與彈性。這種自動化生產線,可以依據終端消費者的需求做到客制化的設計及生產,為公司的客戶開啟全面革新且創新的經營模式。這種產地直銷的方式也免除了物流運輸過程產生的碳排量,為環境保護方面所帶來的正向意義不可小覷。
不只是用近乎全自動的方式把鞋子做出來,而是把生產設備搬到最貼近消費者的專賣店里,并同時提供客制化的選項服務,讓消費者能親眼看見自己專屬鞋款的整個誕生過程,這顛覆了業界一直以來的游戲規則。
貼上“德國制造”標簽
體育用鞋通常都是在亞洲國家大規模生產,但是阿迪達斯的SpeedFactory項目使得在德國生產成為了可能。完全的本地化生產使得鞋類產品,再度貼上“德國制造”的標簽。
正如德國聯邦政府多次重申的:通過此種方式,工業4.0的目標是延續未來德國制造業的持續輝煌,確保德國制造業的世界領先地位。
Speed Factory要創造一種新的本地快速定制生產模式,將自動化,信息技術、新型生產(包括3D技術)和創新產品相結合,把紡織和體育用品制造中心帶回德國和用戶現埸,并推廣到其他行業,保持德國制造的領先地位。
德國聯邦經濟和能源部BMWi正是看到了SpeedFactory將產生的近乎革命性的影響,才將其納入了國家資助項目并成為工業4.0的重要支撐項目。這是德國政府確定該項目的革命性意義。
該項目是在2010年獲得德國聯邦政府支持,2012年阿迪達斯開始關閉中國工廠;2013年該項目被并入工業4.0戰略計劃中;2016年德國工廠開業。
被擠掉的中國制造
如果用簡單的時間序列來審視它,這就是工業4.0前因后果的一個邏輯切片。略顯驚悚的是,其中的一環,似乎就是甩掉“中國制造”。
更為糟糕的是,極速工廠(SpeedFactory)項目除了將嘗試把當前的技術方案應用于紡織及體育用品行業,還將開拓更多的行業領域。
當然,也不全是壞消息。上個月末,上海電氣與SpeedFactory的參與單位Manz AG簽署了收購股份的協議。通過收購,上海電氣不僅可以提升公司在相關領域的自動化水平,而且可以利用其技術積累拓展在智能制造領域的應用。(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