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做了3年全渠道,經驗是什么?
【網-品牌觀察】全渠道是個新事物?不,361°已經做了好幾年了。
早在2013 年,就開始試水以門店發貨為代表的訂單下行模式。CIO 曾華水表示,電商已是不可逆轉的趨勢,但需要在集團內進行利益平衡,門店發貨就是平衡線上線下利益的切入口。
今年雙11,361°有20%~25% 的訂單是從線下發貨。其中,廣州和南京地區的門店,平均每天因此增加的訂單有10~20 個。
“電商要為門店服務”
與訂單上行類似,訂單下行也常常涉及線上線下益分配的問題。在許多傳統品牌內部,電商部門和線下銷售部門相互獨立,有時候甚至存在競爭關系。
361°并沒有存在類似困擾。其原因是,與馬克華菲等品牌不同,其對電商部門的定位不是區別于傳統線下業務的獨立業務,而更像是TP 服務商。用曾華水的話說,電商部門要為線下門店服務,幫門店把線下商品搬到線上。據了解,早期361°做電商,主要目的就是幫助門店清理庫存。
目前,361°電商部門仍不自建倉庫。一旦線上產生訂單,即通過系統直接分配給各分公司,各分公司再通過區域倉庫或當地門店進行發貨。分公司獲得訂單利潤的絕大部分,電商部門只從中收取小部分“服務費”。
商品方面,為避免線上線下沖突,品牌會實行嚴格的價格管控。一般來說,只要線下推出新品,線上就可以同步銷售。“因為電商(沒有倉庫),貨品都來自分公司”。上市后1~2 個月內,公司會實時監控各渠道銷售情況,并制定一個統一的最低限價。即使商品參與線上促銷,也不能低于該限度。“新品上市時,電商必須支持線下,才能實現聯動。”
“電商服務于門店,訂單從門店發貨”的模式在361°內部已經走了將近3 年。對他們來說,目前最大的困難并不在線上線下渠道的打通,而在系統承載能力和庫存實時更新上。
“現在能支持全渠道運作的門店大概有1000 家,接下去品牌還會繼續擴張,更多門店都會參與進來,對庫存同步的要求會越來越高。”接下來,361°將嘗試與ISV、阿里一起,利用阿里聚石塔輸出的奇門、計算容器等中間件能力,進一步提高系統性能及穩定性,保障門店發貨業務。
全渠道?別搞那么復雜
在考慮是否推進全渠道時,許多品牌上會糾結以下問題:分銷店鋪是否適合做全渠道?除了門店發貨外,訂單上行是否有違消費者購物習慣?
渠道方面,曾華水不認為分銷店鋪就不適合做全渠道,尤其在門店發貨方面,只要利益分配得當,品牌方和經銷商達成共識,全渠道就可以推行。據他介紹,今年天貓“萬店同慶”項目中,已經有少數分銷店鋪參與其中。
另一方面,訂單上行也是今年361°落地全渠道的新玩法之一。這個模式自推出以來一直面臨一個問題,即消費者到了門店,為什么不讓他直接支付提貨,反而要讓他延后支付再收貨呢?
對于該問題,曾華水認為,品牌商提供這個場景的目的不是引導消費者去“這么做”,而是當消費者需要這項服務時,品牌商能有對應場景滿足他。
此前,361°曾發起一個主題為“One cares One”的公益項目,消費者在平臺上每購買一件產品,即能為山區缺鞋兒童捐出一雙嶄新童鞋。為保證消費者數據與受捐兒童信息相對接,這個項目只在電商渠道進行。
在傳統消費場景下,線下消費者在門店支付購買,顯然無法參與該活動。但在全渠道場景下,線下消費者如果決定購買,可以掃碼支付,線上下單,從而獲得“買一送一”的權益,為山區兒童捐出童鞋。后期,還可以通過線上物流,實時了解該童鞋具體送到誰手上。
此外,曾華水還提到,一些鋪貨成本較大且無法迅速在全國鋪開的產品,也可以使用訂單上行模式。
接下來,361 °將進一步打通全渠道業務模式,為用戶提供更多應用場景。據了解,2016 年,品牌的發展目標是將全國目前支持全渠道運作的門店數量從1000 家擴展到5000 家。“訂單下行方面,我們要進一步強化,讓流程更加順暢;訂單上行方面,我們要進一步嘗試,努力營造更多場景。”
數說全渠道"下行模式"
去年雙11,凌致集團門店發貨16 萬單,拉夏貝爾3000 萬元銷售額的訂單更是全部由門店發出。今年雙11,天貓服飾共有20 個商家、3500 個店鋪通過門店發貨,發貨量共計80 萬單。
除了急速購場景外,門店發貨可解決的最大痛點是降低雙11 等大型促銷活動的備貨風險。對傳統電商倉庫來說,備貨有著巨大風險,門店承載分倉職能后,如果大促未能售罄,門店可以就近傾銷。另外,相比京東分倉發貨,門店發貨離消費者更近,結構也更合理。(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