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草根賣家瞄準女鞋 3萬元圓電商夢
【網-滾動快訊】回顧過去5年電子商務的發展,成都經歷了交易額從2000億元到5000億元的騰飛,電子商務企業、從業人員和集聚區的數量都在穩步增長。
在數據的背后,是一些人的電商創業傳奇,從微商升級大企業,從銷售升級自產自銷,從產業鏈齒輪到發動機……當然,對更多人來說,這個5年,是因為電子商務帶來的生活便利
1個成都人的十二五
肖龍
他是成都第7位進駐淘寶商城的商家,5年前,他是從巴中市下八廟鎮走出來的創業大學生,在淘寶上賣著“9.9包郵”的“無節操低價鞋”,被同行斥為“瘋子”;5年后,他扎根成都、面向全國,背靠30多條供應鏈,賣著品牌真皮女鞋,被同行贊為“王者”。
一個在成都創業并且圓夢的80后,他在電子商務市場打拼的5年,是成都電子商務行業起飛的縮影。
5年前
3萬元注冊公司被嘲笑
一頭扎進電商的大潮,肖龍說,這并不是因為他的前瞻性,“一個20歲的娃娃,哪有啥預見性,被生活一逼,就開始創業了。”據他回憶,決定做電商創業時,他才上大二,父親剛從車禍中恢復,家里生計更加窘迫。
肖龍當時在快遞網點蹲點后發現,女的包裹量遠大于其他種類,市場潛力大;成都又被稱作“女鞋之都”,貨源不用愁。盯準目標后,肖龍從親戚各處湊來3萬元,就去注冊了公司,并因此入駐了當時的淘寶商城。他還記得在銀行辦理手續時,一位大姐得知他的來意,不屑嘲笑:“3萬元就想注冊公司嗦?”
“3萬元怎么不能注冊公司?我還要用3萬元創造奇跡!”時隔多年,肖龍提起當時的場景,仍然激動得滿臉通紅。
奇跡來得不算太晚,2011年4月6日,肖龍至今還清楚地記得具體的日期。那天,他的阿么女鞋第一次上聚劃算,全場9.9包郵,3分鐘之內,2000雙鞋子被一搶而空。同行對此吐槽:肖龍瘋了嗎,賣的都是“無節操低價鞋”?
“我就是做低端市場的瘋子!”肖龍承認,他出身草根,對市場占有率達80%的高端女鞋不懂也不感興趣,“我要讓大學生和剛出社會的白領穿上最新款的鞋子,讓鞋子成為快銷品。”
一炮而紅后,阿么女鞋的銷量節節走高,據肖龍說,在2013年末,全網銷售額破一億。
5年后
一個“雙十一”接單16萬
鞋的盈利已足夠驚人,但肖龍的目標不止于此。銷量沖上去之后,伴隨而來的是庫房堆成小山的退貨和后臺一路高走的投訴。“還是因為質量惱火,低價鞋要做出成果,也必須注重質量和品牌。”肖龍反思了運營模式存在的問題,開始漫長的轉型升級之路。
二次創業的第一步,是變“進貨”為“產貨”,自己出設計出品牌,由加工廠代工生產。但是擺在眼前的難題是,網上商城不比線下賣家,做的是超快市場,款式多而數量少,比如,阿么此前每周上新貨100多款,賣得好的要生產20多萬雙,否則數量不過上百雙。這樣的要求,上哪兒去找供應商?
在成都,還真讓肖龍找到了。“成都供應鏈這點很牛,廣州、溫州最起碼500雙工廠才愿意接單。成都不一樣,這里有很多手工廠,別說10雙,哪怕1雙他也給你做。”賣得好的交給大廠批量生產,其余交給手工廠小量出貨,加上全部采用真皮制作,阿么女鞋的口碑漸漸也好了起來。
2013年后,肖龍帶著全新的阿么女鞋開始征戰各大電商平臺。除了早已扎根的天貓和當當網,還在京東、唯品會、楚楚街、蘑菇街、美麗說等開設了門店。今年“雙十一”,共接單16萬件,價值1700萬元。
站在2000多平方米的倉庫里,肖龍回望過去5年,他從零開始、艱難起步,又中途轉型、再次起飛,對于下個5年,他也有展望,“電商在未來的趨勢應該是面向全球,我們的目標也是讓外國的時尚達人來淘我們成都的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 上一篇:上海通盈鞋業捐贈4萬雙棉拖鞋給貧困家庭
- 下一篇:離職前起貪念 盜竊產品鞋被批捕











